一、
引言初看責任鏈模式,心裡不禁想起了乙個以前聽過的相聲:看牙。說的是乙個病人看牙的時候,醫生不小心把拔下的乙個牙掉進了病人嗓子裡。病人因此樓上樓下的跑了好多科室,最後無果而終。
責任鏈模式就是這種「推卸
」責任的模式,你的問題在我這裡能解決我就解決,不行就把你推給另乙個物件。至於到底誰解決了這個問題了呢?我管呢!
二、定義與結構
從名字上大概也能猜出這個模式的大概模樣
——系統中將會存在多個有類似處理能力的物件。當乙個請求觸發後,請求將在這些物件組成的鏈條中傳遞,直到找到最合適的「責任
」物件,並進行處理。
《設計模式》中給它的定義如下:使多個物件都有機會處理請求,從而避免請求的傳送者和接收者之間的耦合關係。將這些物件連成一條鏈,並沿著這條鏈傳遞該請求,直到有乙個物件處理它為止。
呵呵,從定義上可以看出,責任鏈模式的提出是為了「解耦
」,以應變系統需求的變更和不明確性。
下面是《設計模式》中給出的適用範圍:
1)有多個的物件可以處理乙個請求,哪個物件處理該請求執行時刻自動確定。
2)你想在不明確指定接收者的情況下,向多個物件中的乙個提交乙個請求。
3)可處理乙個請求的物件集合應被動態指定。
責任鏈模式真的能給傳送者和接收者之間解耦(這好像很神奇)嗎?先來看下它的組成角色。這個問題我會在下面提及。
責任鏈模式由兩個角色組成:
1)抽象處理者角色(
handler
):它定義了乙個處理請求的介面。當然對於鍊子的不同實現,也可以在這個角色中實現後繼鏈。
2)具體處理者角色(
concrete handler
):實現抽象角色中定義的介面,並
處理它所負責的請求。如果不能處理則訪問它的後繼者。
至於類圖不放也罷。畢竟就是乙個繼承或者實現。
三、純與不純
責任鏈模式的純與不純的區別,就像黑貓、白貓的區別一樣。不要刻意的去使自己的**來符合乙個模式的公式。只要能夠使**降低耦合、提高重用,滿足系統需求並能很好的適應變化就好了。正所謂:管它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
純的責任鏈模式,規定乙個具體處理者角色只能對請求作出兩種動作:自己處理;傳給下家。不能出現處理了一部分,把剩下的傳給了下家的情況。而且請求在責任鏈中必須被處理,而不能出現無果而終的結局。
反之,則就是不純的責任鏈模式。
下面的例子就是採用了上面提到的
「不純的責任鏈模式」。
四、舉例
這個例子**於專案中我剛剛完成的乙個小功能點
——「代號自動生成器
」。在專案中存在很多地方,比如:員工工號、檔案代號,要求客戶在使用時輸入。而這些代號對於乙個特定的企業或者類別,往往有一定的規則。因此可以讓使用者在系統引數中維護一定的規則,然後通過
「代號自動生成器
」來給使用者生成代號。
根據初期需求,使用者代號中往往存在以下幾種變動元素:年份、月份、日期、流水號。由於需求比較簡單,因此考慮到使用者可能存在其他變動元素,所以我打算在
「被第一顆子彈擊中
」後重構一下現有的結構。下面就是我在頭腦中演繹過的使用責任鏈模式的重構。
這裡只用來說明下責任鏈模式的結構和使用,因此不體現功能細節。
//這是抽象處理者角色
public inte***ce codeautoparse
//這個為處理日期使用的具體處理者
public class dateautoparse implements codeautoparse/**
實現的處理請求的介面
*這個介面首先判斷使用者定義的格式是否有流水號
,有則解析
,沒有則跳過
*下傳到下乙個處理者
*/ public string generatecode(string modulecode, int number, string rule, string target)
throws baseexception
其它具體處理者也是如此的結構,每乙個裡面都設定有乙個用來存放下乙個處理者的引用,不管你有沒有下乙個處理者。
其實責任鏈模式本身的結構和使用都沒有什麼,就是乙個繼承或者實現。在處理請求的時候,按照規定去呼叫下乙個處理者。但是怎麼來維護這樣一條鍊子呢?
《設計模式》一書中僅僅說必須自己引入它,可以參考使用
list
或者map
來進行註冊。而在上面我使用
spring
來管理具體處理者角色的引入。當有了新的處理者需要新增的時候,僅僅需要修改下配置檔案。
五、其他
責任鏈模式優點,上面已經體現出來了。無非就是降低了耦合、提高了靈活性。但是責任鏈模式可能會帶來一些額外的效能損耗,因為它要從鍊子開頭開始遍歷。
六、總結
完成了責任鏈模式的學習,希望大家一起**,指正。
深入淺出設計模式筆記之十一 責任鏈模式
一 引言 初看責任鏈模式,心裡不禁想起了乙個以前聽過的相聲 看牙。說的是乙個病人看牙的時候,醫生不小心把拔下的乙個牙掉進了病人嗓子裡。病人因此樓上樓下的跑了好多科室,最後無果而終。責任鏈模式就是這種 推卸 責任的模式,你的問題在我這裡能解決我就解決,不行就把你推給另乙個物件。至於到底誰解決了這個問題...
深入淺出模板方法模式
一 引子這是乙個很簡單的模式,卻被非常廣泛的使用。之所以簡單是因為在這個模式中僅僅使用到了繼承關係。繼承關係由於自身的缺陷,被專家們扣上了 罪惡 的帽子。使用委派關係代替繼承關係 盡量使用介面實現而不是抽象類繼承 等等專家警告,讓我們這些菜鳥對繼承 另眼相看 其實,繼承還是有很多自身的優點所在。只是...
深入淺出之工廠模式
首先說說簡單工廠模式,我用現實中的汽車工廠舉例子,首先有個汽車類的介面叫做car,裡面有個開車的方法叫做drive 然後有個吉利車的類叫做jili,實現了car的介面,還有個奇瑞車的類叫做qirui,也實現了car的介面 因為都是車嘛,當然能開了 inte ce carelse if qirui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