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的去中心化

2021-04-22 07:38:43 字數 1646 閱讀 8314

**都想著方法去黏住使用者,所以現在的網際網路熙熙攘攘,喧鬧嘈雜。我們總是去嘗試著那些最新的應用,我們痴迷於最尖端的技術,我們熱衷於最流行的八卦(儘管它們中的很多其實是專門為我們設計的),這樣的體驗你感覺好嗎?至少我的感覺很不好。我展望乙個更為清淨的網際網路,正如文中的前半段所說,我們應該也有「不被人隨時打擾的權利」。

豆瓣正在多樣化的過程中失去公共注意力中心。這很好,我們正在全心全意地推波助瀾。

想像在春節的火車站廣場**開一家露天咖啡,支一張千人大桌討論… 比方說,**。只要發言,飲品免費。想像會是什麼樣的對話,除了喝到免費咖啡,你能不能得到更多的益處。

把這張大桌再放大幾百倍,就是豆瓣今天面臨的挑戰。

經常有熱心的朋友從各種角度解釋這個過程。作為豆瓣這個平台的設計和運營者,我們發現的是兩個簡單的原因。

另乙個是公共對話的規模上限:對話參加的人數大到一定程度就沒有辦法有效地進行下去。千萬人同時參與的溝通,除了講演,幹仗,就只有各說各話合成的 白噪音。這些都不是平等有效的對話。人太多的時候,也很難維持默契的行為標準。豆瓣最大的那些小組裡訊雜比越來越低,並非機制不全或管理員不盡責。幾萬人擠在一起的時候,聽到的一定是嗓門最大的,看到的一定是最歇斯底里的,這個是生理和物理決定的自然規律,管理員累死也無從抗拒。

如何來應對這些問題?豆瓣應該退回到服務單一單純人群嗎?這和小孩希望不長大一樣無益。豆瓣已經是乙個多種人群混居的城市。只是豆瓣的設計使得每個成員更容易看到和自己興趣一致的人和事,容易產生豆瓣上只有自己一類人的假象。

其實,我們人類自從走出百十人的部落就了對話的規模問題。辦法也早就有了:區隔。城中有區、區中有片、片中有樓、樓中有戶。餐廳有包間,會議有分場。人不能時時刻刻聽到所有人、看到所有人的時候,有效的溝通才能進行。不同興趣的人群之間能夠相互有區隔的時候,「熱點」也才有意義。乙個有多種多樣人群的城市才是有活力的。這些人群之間,既需要方便地交流,也需要有效地區隔。沒有區隔,也就沒有多樣化。

在豆瓣小組下面,我們已經用分類瀏覽取代了「最受歡迎的小組」列表。「所有小組的最新話題」也已經取消。(只要有「所有小組的最新話題」,豆瓣小組 就是乙個有幾萬個分論壇的大廣場,任何人都可以隨時看到一貼就跳進乙個小組,說一句話,然後跳走。)乙個小組有被發現的權利,也有不被人隨時打攪的權利。 這些舉措當然會對發現新小組產生不便,為了補償,我們已經把朋友加入小組的舉動放進了廣播,下面會開通正式的「友情小組」和對個人的小組推薦。

過去半年裡,豆瓣去中心化的腳步非常堅決:日記、相簿、推薦、同城活動……都已經依靠友鄰廣播在傳播。今天,乙個成員只要有一兩個活躍的朋友,即使 沒有首頁和小組,他產生的內容也完全可以依靠友鄰網路迅速地傳播出去,吸引成百上千的讀者。新的」友情小組」關係,也平衡了小組之間既要區隔又要交流的矛 盾。

找到了。豆瓣馬上會推出」廣場」功能。

這樣,舞文弄墨的夫子不必和呲牙咧嘴的後朋克互相鄙視,美劇達人也不用和美食大仙攪和不清。感覺豆瓣太熱鬧、同類被稀釋的」老」使用者可以有自己人群居的一角;每週呼朋喚友掃蕩賣場的打折強迫症患者,也不會覺得一出小組就走錯了地方。豆瓣是一座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城市。

( 多個廣場的想法沿用了豆瓣九點各套聚合的創意和技術沉澱。快兩年了,九點」以人群而不是內容為分類」的聚合方式仍然是乙個沒有後來者的創新。不過廣場會更直觀,更強大。)

中心化和去中心化

中心化和去中心化 分布式的架構中,同乙個服務會部署若干服務節點,在面對具體服務請求時,怎麼決定由哪個節點來提供服務,根據實現方案分為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兩種方式。中心化 在開源中介軟體codis的集群組網中,應用對快取節點的訪問都通過codis的proxy 由 來決定資料儲存到哪個節點上 這種分布式的組...

務實的去中心化

建立非盈利性的公司 在法律文書中,將資產作為解開功能特性的應用代幣 將你的資產放到mercury這樣的去中心化交易所裡。這是乙個務實的開始,可能也是有效去中心化所必須做的全部事情。這樣你就可以把去中心化交易在法律上的雷區全都交給交易者自己去處理了。交易是去中心化的,所以無法關掉,不過訂單匹配伺服器可...

去中心化存在的意義

今天來談談去中心化到底在區塊鏈中由什麼作用和意思,因為說到區塊鏈,那麼就會想到去中心化,感覺已經是習以為常了,那麼就想說上那麼一說。那我先概括的講一下去中心化的意思 區中心化通過各個節點的執行保證區塊鏈的穩定,從而避免資料的丟失 篡改 惡意支付等一些問題。我們先想象這樣應用場景 位元幣式 資產轉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