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點評王石 捐贈門 他缺少對上帝的敬畏

2021-04-18 00:52:37 字數 3856 閱讀 8473

郎咸平點評王石"捐贈門":他缺少對上帝的敬畏

原來是對於上帝的敬畏和信仰,他有信託責任;今天,對於法律的畏懼讓他要替這個社會創造財富。那麼我們這個國家有像美國一樣嚴格、嚴密的法律,逼迫他們不敢不有信託責任嗎?似乎暫時也還沒有。

早期,歐美職業經理人基於信仰而有信託責任;今天,對於法律的畏懼讓他們不得不替這個社會創造財富。

現在我們中國的許多職業經理人處在什麼時代呢?那就是歐洲的中古時期,一切只為自己打算。他們有對什麼的敬畏嗎?沒有;那麼我們這個國家有像美國一樣嚴格、嚴密的法律,逼迫他們不敢不有信託責任嗎?似乎暫時也還沒有。

我們有著不同的歷史,所以我們的企業家如王石、馬雲,才會講出「不願多捐」這種話。

四川大**之後,當地民眾所受的苦難以及救援者的勇敢,已經報道過很多了,這裡不再重複。

就**這題目,想和各位談乙個沉重的話題:除了因為捐款事件而「著名的」萬科以及阿里巴巴之外,截止到21日,國際上幾個大公司,尤其是在中國賺了大錢的大公司也沒有怎麼捐錢,如可口可樂、肯德基、麥當勞、諾基亞、lv、大金、寶潔、摩托羅拉。

———但是我還是要表明自己的立場,我不是來罵人的,而是想從文化、從歷史的層面來討論一下。

比爾·蓋茨的託管理念

我想談論誰呢?談論資本主義國家的兩個企業家:一位是比爾·蓋茨,一位是巴菲特。他們兩個不是簡單的職業經理人,他們是為數不多的幾個擁有超大型上市公司的億萬富翁,尤其是比爾·蓋茨,巴菲特也差不多的。

比爾·蓋茨和巴菲特分別成立了不同的**會,叫公益**。比爾·蓋茨的**會叫蓋茲靈達**會,他把他所有的財產都捐給了**會,不僅如此,他還在電視上發表談話。其中一句話讓我很感動,「財富是取之於社會,要還之於社會,我只是幫助大家管理這份財富而已」。

他說他只給子女每人留100萬美金,供養他們到大學畢業之後,他這個做父親的職責就盡到了;巴菲特前年也把幾百萬美金捐進了他的**會,他的思維和比爾·蓋茨是一樣的。

請注意,我絕對不是在誇獎比爾·蓋茨,也不是責備我們的企業家。

我只是想請大家想一想,他們都是人,都是有能力的企業家,為什麼想法這麼的不同?此外我還要告訴你,這個不是對與錯的問題。你千萬不要說,比爾·蓋茨是對的,馬雲他們是錯的,不是這麼簡單。

我們不要拿一把道德的利劍隨意揮舞,因為這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原始形態的信託責任

我今天希望在這裡給各位乙個啟發,談一談歷史———首先談一談源自於西方的企業家精神。

公元10世紀孕育了第一批企業家———因為股份****就是在那時候出現的。

那時候,英國的土地有60%是屬於教會的,但是神職人員不能夠經營,又不能傳給下一代,怎麼辦?所以創立了現代化的股份****。

怎麼創立?那就是聘請職業經理人來經營這些教會企業,這些職業經理人是管理者,而這些公司的所有者是誰呢?是教會。管理權跟所有權之所以分開,在那個時候倒不是因為考慮到這個制度多好,而是在當時的情況之下是必然的。

大家請注意,這些經營企業的人就是職業經理人。

他們努力經營企業的目標是什麼?

他們心中有這樣乙個強烈的責任感:把公司經營好,來「榮耀上帝」———從骨子裡分析,這就是信託責任,這就是股份****正常運作的前提。

特別強調一下,這裡並不是要歌頌教會或者宗教教義,而只是純粹地分析當時的「職業經理人」的真實精神狀態。

發人深省的冰棍理論

當我們引進股份****概念的時候,我想請問你,有多少人理解這個背景?很少,我們中國人本就不是乙個喜歡讀書的民族。

現在我們不少專家學者說,國營企業做不好,是因為東西不是自己的,所以做不好,還提出個「冰棍理論」。

什麼叫「冰棍理論」?那就是企業不是自己的,所以做不好、會像冰棍一樣逐漸融化,「與其讓冰棍完全融化光,還不如在融化之前送給國企老總。」

這些專家學者就是這樣教育民眾的。

你有沒有發現,在這個節骨眼我們已經分開了。在這種教育之下,我們中華文化優良的傳統美德、是非善惡判斷標準,已經蕩然無存。

———自己好比什麼都重要,因為東西不是自己的就可以做不好,東西要是自己的才能夠做得好,因此我最愛誰?我最愛我的家人,我最愛我自己,我最愛我手上的錢。信託責任呢?他對老百姓的責任呢?都變得不重要。

事實上我講到這兒大家就已經明白了。在這種背景之下,馬雲或者王石這麼講話,你覺得奇怪嗎?

好像說得通吧!這種歷史文化所孕育的企業家就這種水平,大家不要覺得奇怪。

至於可口可樂為什麼不捐錢?摩托羅拉為什麼不在中國捐錢?他們沒有職業經理人的信託責任嗎?

不是沒有,情況非常複雜。由於種種原因,歐洲企業原有的信託理念到了14世紀之後頓然瓦解,所以從歐洲中世紀開始,這種由宗教而來的信託責任同樣沒有了。

歷史片段:逼出來的責任

到了19世紀、20世紀,像可口可樂等企業進入了乙個新的階段。

什麼階段?大家想一想。這段歷史非常重要,那就是從2023年開始美國**開始反托拉斯,搞了乙個《反壟斷法》,用嚴刑峻法逼迫美國的企業「不得不有信託責任」。

這和早期不同,早期是自發的,19世紀之後是強迫的。

美國**利用《反壟斷法》將大家族排出經濟體系,怎麼排出呢?

———讓大家在高市盈率下套現低產,讓美國企業從過去的家族企業變成大眾持股企業。所以今天大家看到美國的上市公司都是大眾持股公司,實際上是美國**運作的結果。

這種大眾持股公司,它的職業經理人經過了中世紀的磨難之後,他的血跟我們也差不多,也是為自己打算,當時美國**不過是用嚴刑峻法,讓這些職業經理人不敢不有歐洲早期的那些職業經理人的信託責任。

所以這些公司在美國和類似的國家都奉公守法,而且一樣傳承著過去的社會責任、信託責任。也就是說,他們還在想替社會創造財富。

怎麼創造?那就是通過美國的**市場這種大眾持股公司來創造。

大家想想看,美國的上市公司和中國的不太一樣:中國的大股東很多都是家族、個人,但美國不是,美國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股民都是中小股民。

因此,美國**利用法律的力量強迫這些職業經理人要替這些中小股民創造財富。如果你做不到,那就法律伺候、坐牢,就這麼嚴格。

所以職業經理人如果一旦缺乏信託責任,被舉報或者逮捕的話,那後果是很嚴重的,要坐牢。

這種制度的好處,就是讓歐洲一千年以前的信託精神、信託制度以相近的形式得以延續(當然原因已經與宗教無關),逼迫職業經理人有社會責任感、替這個社會創造財富,因為所有的上市公司都是這個社會的中小股民、老百姓所持股的。

每乙個職業經理人只要好好做他的工作,他賺1美元,就能夠透過**市場的市盈率的放大給你幾十倍的回報,這就是市盈率的意思吧!

也就是說這家公司賺了1塊錢,他的股價就會以幾十倍的倍數回報給每乙個中小股民,因此美國越成長,老百姓越富裕。

「無所畏懼」的眾多中國企業家

財富由誰創造的呢?由美國這些職業經理人所創造。拿這一批職業經理人和10世紀的職業經理人相比,大家可以發現,他做的事情是一樣的。

什麼事情?替這個社會創造財富,是他們這一生所努力的客觀結果。

但心態是不同的。早期是基於對上帝的畏懼而做的。今天呢?是基於對法律的畏懼而做的。

理解我的意思嗎?原來是對於上帝的敬畏和信仰,他有信託責任;今天,對於法律的畏懼讓他要替這個社會創造財富。

在這裡我講得很簡單,從歐洲的早期、中期到晚期,我就把這些職業經理人的心態跟大家分析得清清楚楚的。

那麼今天我們中國的許多職業經理人處在什麼時代呢?那就是歐洲的中古時期的時代,一切只為自己打算,你說他們有對什麼的敬畏嗎?沒有的,我們是不信神的;那麼我們這個國家有像美國一樣嚴格的法律,逼迫他們不敢不有信託責任嗎?暫時也沒有。

其結果,就是一切只為自己打算。所以大家就不要奇怪,為什麼會有「冰棍理論」這樣的言論出現、為什麼會有只捐1元錢的舉動,這是我們這個轉型時期社會的乙個特殊產物。

難道比爾·蓋茨跟巴菲特比我們的企業家更有道德良心嗎?我不相信。但是我告訴你,我們有著不同的歷史,所以我們的企業家像王石、馬雲,他們才會講出這種話。

請各位從更高的角度來看這個現象的可怕,那就是我們整個歷史傳承是如何孕育我們這代企業家的?

每乙個人都是歷史的參與者。所以我們要呼籲,對我們下一代的教育,大家要想一想,我們中很多人過去「一切只為自己打算」的這種利己的做法對不對?要怎麼教育下一代?大家想一想,這種現象可能延展到什麼地步?

關於王石捐款

近日,王石先生的一片博文可謂是 一石激起千層浪 得罪了不少,網上是罵聲漫天飛啊。我想實在是大可不必了,現在這種情況完全是一些別有用心者刻意造成的局面。那麼讓我們想想為什麼要罵王石,罵的理由又是什麼,無非是認為萬科200萬的捐款 太小氣 萬科提示員工 只捐10元 對於萬科提示員工 只捐10元 這完全是...

王石與萬科

1.做房地產千萬別把錢賺絕,要學會和市場共贏。2.現在我們發現,次貸只是危機爆發點,房地產過熱才是危機的根源。3.次貸說到底也是一種產品,只不過人們稱之為金融衍生品。4.在完全的市場經濟體系中,每一種產品的誕生,對應的都是一種新需求。5.次貸真正對應的新需求是房地產公司,是幫助它們消化已經過剩的供給...

王石 活著的意義在哪?

2013年12月下旬,在劍橋學習的企業家王石回到深圳,25日晚約了幾位朋友共進晚餐。不錄音不錄影的餐桌交流,其中乙個主題是回顧每個人的2013。王石最後乙個發言,講了自己2013年的三個故事三點體會。故事之一 華人院士的 中國胃 劍橋大學有一位頗有成就的華人,在劍橋大學工作十幾年,當上了院士,很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