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台灣速食麵食品企業「康師傅」在內地的首次訂貨會上拿到3個月的訂單時,他們竟然找不到一家合格的麵碗生產企業,於是成立了專做麵碗的育新工廠;因不能忍受包裝袋生產企業2-3個月的出貨週期,他們又成立了頂正公司;為了解決對脫水蔬菜大規模的需求和實現配送的準時和倉儲的先進,他們又建立了頂芳公司和頂通公司。
「康師傅」曾經認為能發展到現今規模,與一開始就解決原物料配套問題有很大關係。然而,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康師傅」開始為此不安。配套廠已經暴露出了產能過剩的矛盾,「配套事業群」和「其他」事業單位對「康師傅」營業額的貢獻僅為2%。
「康師傅」最大的競爭對手「統一」企業集團走了與之截然不同的路徑。統一是台灣的速食麵老大,在起家時,他們沒有把上游**商做的事情收歸己有。這種做法也延續到開拓內地市場上,因此,統一(中國)負責人曾經拍著胸脯說:「我要什麼,很多人都會來搶著做,有競爭,不用自己背上那麼重的包袱。」事實上,統一企業的收益率遠勝「康師傅」。
兩廂比較,人們看到了「康師傅」的負重和「統一」的輕裝。這正是時下流行的專案外包給傳統企業帶來的最大價值。
美國現代營銷學創始人之一的科特勒撰文指出:「在2023年大多數公司的活動和需求中,有60%以上通過外包實現,少數公司甚至100%依賴外包,這使得它們實際上只擁有少數資產,但卻贏得了驚人的回報率。」
開啟專案外包之門
一體化的全球經濟浪潮和精細化的專業分工方式,已經使專案外包事實上成為公司現代化的明顯生態。
專案外包,其核心理念是「做你做得最好的,其餘的讓別人去做」。簡單來說,就是把生產經營活動中的環節交給其他企業來做,企業本身專注於最具核心競爭力的業務。在最初的時候,這樣做可以節省大量的成本和時間。這種重要的企業發展戰略和管理模式,目前已廣泛應用於電信、it、電力、人力資源和**管理部門等領域。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以及it技術的快速發展,專案外包已經不再是企業縮減開支需求的副產品,而是乙個機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原來的勞動密集型轉變為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的產業。外包專案對各個廠商的技術和資金要求達到較高的水準,與國內意義上的「來料加工」不是乙個概念,它進一步擴大了外包的範圍和業務環節。可以說,全球化的經濟催促國際專案外包市場近年來迅速擴張,由單個專案逐步形成了乙個規模較大的市場,形成資源在全球範圍內的較優組合。
根據美國專案外包研究機構最近所做的一項調查,採用專案外包方式的美國企業總裁認為,無論是經濟繁榮時期還是衰退時期,專案外包方式都已成為關係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經營管理手段。
經濟衰退時期,運用專案外包方式可降低運營成本,增強企業適應市場變化的速度和靈活性;經濟上公升時期,可節約機會成本,集中資源發展核心業務以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擴大經營規模,開闢新的市場。
it:外包的活躍地帶
國際專案外包全球年會主席、美國專案外包研究會主席及執行總裁卡伯特**,在未來2年中,全球專案外包開支的一半花在製造業、建築業、後勤服務、人力資源發展等領域,而目前約佔專案外包總開支10%的資訊科技產業的專案外包將會出現加速度的增長。
國際it跨國公司無疑是搶購專案外包的急先鋒,在許多傳統企業看來充滿著神秘感的專案外包,放在他們面前可能會變成一件十分平常的事。隨著it產品的日益標準化,市場准入的門檻越來越低,眾多的it巨頭正日益依賴於那些專業化的it產品「加工廠」。比如說,台灣的大眾並不為人熟知,但在它的生產線上,1年會產出數百萬台印著蘋果、惠普、索尼、戴爾等幾乎所有的國際著名品牌標籤的膝上型電腦;美國偉創力公司年產手機近億部,大都貼上了摩托羅拉和諾基亞等品牌。
為什麼眾多的it巨頭熱衷於把自己的產品交給別人生產?有關專家指出,這是企業整合利用其外部最優秀的專業化資源,為企業謀取最大生存空間的一種企業戰略。一方面,由於it技術的高速發展,大規模生產時代正在逐步向個性化定製時代過渡,企業的關鍵資源也由資本轉向資訊、知識和創新能力。這樣,企業能否真正獲利,在於它組合資源能力的高低,很多企業都採取借用外部資源的方式來提高運作效率。另一方面,it行業相對於其他行業而言,產品單位價值高、資金占有量大、供貨形勢波動大、技術更新快等因素,對**鏈管理有著更複雜的要求。同時由於it產品的生命週期越來越短,贏得市場競爭的第一要素就是時間。所以,**鏈上的企業分工合作、協同**、協同**、協同研發,以最短的時間推出新產品,已成為it企業的生存之道。
對於那些有實力的it大企業來說,外包出一部分業務當然不失為明智的選擇。並且外包市場的擴大,也吸引著他們開始為別人做外包。
日用消費品巨擘寶潔(p&g)就與惠普達成為期10年、價值30億美元的it外包合同。惠普將為寶潔在全球160個國家的運營提供it基礎設施管理、資料中心運營、終端使用者支援、網路管理、應用開發和維護支援服務。惠普的乙份資料說,這個合同將在10年內為寶潔節省大約10%到15%的it成本。
與惠普一樣試圖搶食外包服務蛋糕的it企業並不是少數。國內神州數碼斥巨資向it服務轉型、惠普和康柏合併後要與ibm在服務市場叫板,他們共同追逐的當然都是方興未艾的外包服務市場。對他們來說,客戶有可能是大多數的企業(包括中小企業)和**部門。
中國企業的機會
當越來越多的國際大型it企業繼續挖掘它的深度和廣度,國內企業也許會在受到劇烈衝擊時考慮「換一種活法」。
gartner的研究報告表明,印度早已成為國際大公司傳送外包專案的最大受益者。據統計,2023年,印度僅在bpo(業務流程外包)的收入就達13億美元,從軟體外包中獲益80億美元。與印度相比,中國企業所得就相形見絀。有市場調研公司的調查顯示,2023年中國it外包市場僅35億元人民幣(約合4.4億美元)。
失去的不會再來,但留給中國企業的機會仍十分豐厚。據統計,《財富》500強企業中已有近400多家將其生產網路擴充套件到中國,其中多為電腦、電子產品、電信裝置、石油化工等製造商,國內企業在外包領域的機會隨之增加。gartner公布的全球外包市場報告顯示,到2023年,中國it外包服務、客服中心以及後端辦公室等服務營收將達270億美元,與印度相當。報告還解釋說,中國在it市場、it服務業和其他科技發展方面的競爭力將迅速提高,這為爭取更多的外包市場奠定基礎。
排名全球500強企業第87位的美國eds電子資訊系統公司,則因為另乙個原因看好中國外包市場。eds大中華區及南韓區董事總經理伍壯明說:「隨著跨國企業的大量湧入,中國本土企業必將面臨建立全球銷售及製造網路的挑戰,而採用外包業務是這些本土企業生產、銷售達到國際標準的必然選擇。」目前eds已經成為上海通用汽車、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等中國企業的it外包業務提供商。
無獨有偶,經濟學家鐘朋榮在考察了江蘇、廣東的企業後,認為這兩地的企業之所以能夠迅速發展,建立在業務外包基礎上的產業鏈和企業群落的形成是乙個重要原因。他把東南沿海企業發展的特點概括為「小狗經濟」模式——指乙個企業的模式等於核心競爭力加外包。「無數小狗聚在一起能咬死乙隻老虎,這是中國的優勢。」鐘朋榮說。
不過,人們普遍寄予希望的還是國內it外包市場。專家認為,通過參與專案外包,原本落後先進國家10年左右的中國it企業可以避免國外企業走過的彎路,加快融入國際市場,並在3年內縮短差距。卡伯特先生指出:「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現在是全球生產總值的9%,到2023年將達到全球生產總值的25%,而且中國剛剛進入外包市場,在科技、商業流程甚至在製造業方面,中國是乙個巨大的未開發的離岸外包服務場所。」gartner**,中國在未來的5至8年間將成為世界的三大市場之一。
一項針對國內100家大型製造業企業與流通企業的調查顯示,48%的企業認為**鏈管理對企業發展最為重要,佔第一位。這從乙個側面反映了企業對採購與**鏈管理的重視。不過,如何建立**鏈管理,建立什麼樣模式的**鏈,對於中國大部分企業而言還有乙個試錯和歸正的過程。
《it時代周刊》特約撰稿人/張 銳(供《it時代周刊》專稿)
本文**
長不大的中國企業
長不大的中國企業 發布日期 2006 06 08 小本經營時養成的小家子氣讓很多企業最終難以長大。童雪松 文 先說兩個外國故事。乙個是有關巴菲特的。一次巴菲特和朋友外出,在車站朋友要打乙個 需要兩毛錢硬幣,巴菲特在身上摸了半天,只摸出乙個兩毛五的硬幣,於是他讓朋友等著,自己找路人破開了這兩毛五分錢,...
中國企業裡老闆的幾條「潛規則」
中國企業裡老闆的幾條 潛規則 北京cbct品牌營銷機構董事長 李志起 十年的諮詢生涯,幾乎全是在跟被稱為 老闆 的人打交道,也算是 閱人無數 了,就發現中國人對於 老闆 的認識有兩個極端 一種是將 老闆 尊上了天,覺得這是個人前人後都可以吆五喝 六 出入相擁的好角色,其印象類似於早年港產片中的 大哥...
中國企業對軟體人才利用的思考
中方落敗軟體人才爭奪戰 人才利用率堪憂 二 這讓我想到了一件事情。前幾年在大學裡,大家都認為電腦科學與技術是熱門專業,許多優秀的考生都是非計算機不報,都想進入這個金牌領域,抱住這個金飯碗,但實際情況是什麼呢,在一般情況下,當大多數人發現一門學科是熱門專業的時候,其實這門學科很可能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