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麼學習 要麼滅亡 IT企業必選學習之道

2021-04-13 13:44:02 字數 3661 閱讀 1685

21世紀的企業將是學習型企業如同我們每個人成長歷程一樣,組織的成長壯大也是乙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可以說企業的每一項進步都是通過學習實現的。譬如開發一種新產品,引進一 項新技術、新方法,或者改造企業的組織結構、推行新的管理制度,都需要企業更新原有知識,吸收或創造出新知識,這不都是乙個個學習過程嗎?《第五項修煉》 的作者彼得·聖吉曾經說過:「學習智障對孩童來說是個悲劇,但對組織來說,可能是致命的。」因此,他認為,真正有生命力的企業是那些善於學習的企業。

在21世紀,企業面臨的環境呈現出三個特點:第一,變化更加劇烈,變化幾乎無處不在。甚至有人預言,在這個不確定性的時代,惟一確定的就是變 化。第二,變化更加巨大。很多變化不僅影響的範圍廣、持續時間長,而且影響的深度強,例如網際網路和資訊、通訊技術的廣泛應用,必將影響到各個產業和每乙個 企業。英特爾公司前任總裁安迪·葛洛夫曾經說過:以後將沒有網際網路企業,因為每一家企業都將是網際網路企業。第三,變化是緩慢發生的,很多企業甚至無法感知 到它的來臨,等到企業意識到這種變化再試圖調整時,已經無力應變。如同將乙隻青蛙放入涼水中慢慢加熱,青蛙無法感知溫度的慢慢公升高,等到它意識到溫度已經 很高時,青蛙已經變得非常虛弱,根本無力跳出。

因此,正如達爾文所說:在劇烈變動的環境中,能夠生存下來的不是最聰明的,也不是最強壯的,而是最靈活的。任何乙個企業想要在劇烈變動的市場中 生存與發展,必須有能力及時察覺組織內外環境的變化,並積極做出調整,學習新的技能,採用新的經營運作模式,成為學習型組織。

那麼,企業到底如何學習,並使學習持續下去,是很多睿智的企業家們關注的話題。

組織如何學習?——英國山雀的啟示

在2023年以前,英國工人送到訂戶門口的牛奶,奶瓶口既沒蓋子也不封口,因此,山雀與知更鳥這兩種在英國常見的鳥,每天都可以輕鬆愉悅地喝到 漂浮在奶瓶上層的忌廉。後來,牛奶公司把奶瓶口用鋁箔封裝起來,藉以阻止早起的鳥兒偷 奶喝。沒想到,大約在20年後的2023年,英國所有的山雀都學習到把奶瓶的鋁箔啄開,繼續喝它們喜愛的忌廉;然而知更鳥卻一直沒學到這套啄功,它們自然 也就沒奶可喝了。

雖然從生理結構、智力特徵、個體的創造性以及交流能力等方面而言,這兩種鳥沒有太大區別,但為什麼這兩種鳥會有這種差別呢?

根據生物學家艾倫·威爾森的研究,這兩種鳥之所以會在學習「新技能」上有所不同,與它們的生活習性有很大的關係。威爾森教授指出,任何乙個物種 要具備三種條件,才可能發展出適應環境變遷的新技能。這三個條件是:第一,物種必須常常集體遷徙交流,而不是單獨行動;第二,物種中的某些個體要有創新或 發展新技能的能力;第三,物種要有一套彼此直接溝通學習的機制。

山雀是群居的動物,常常遷徙換巢,當有某只山雀發明了新的啄法,啄破奶瓶喝到忌廉時,別的山雀也會透過它們群居的特性,溝通學習到新的技能。知 更鳥則是有領域習性的獨居動物,它們各自據巢為王,相互間的溝通常常僅止於排斥來犯之鳥,因此,就算偶有知更鳥發現奶瓶的封口可以啄破,其他的知更鳥也無 從學得。

這個生物學的研究對於企業經營有很重要的啟示。我們可以將乙個企業視作乙個物種,這個企業若要迅速偵測環境生態的改變,並及時適應調整,就必須 同樣地滿足物種學習的三個條件:第一,企業內的成員不可各擁山頭,互不往來,企業應該採取一些具體的方法打破部門間的隔閡,增加互動。第二,企業未必需要 鼓勵每一位員工嘗試創新,但應該至少有些人具有創新的能力,這些創新力強的人,就是企業學習的種子,企業應特別珍惜;第三,企業要建立有效的機制與環境, 以鼓勵員工間的直接溝通與學習。其實,企業的許多創新並不是少數幾個人苦想的結果,更可能是人際之間對話溝通的產物。

組織學習迴圈——滾動學習的「雪球」

考夫曼將個體的學習過程描述為「見-解-思-行」的迴圈(簡稱oadi迴圈),所謂「見(observe)」,指的是從特定經歷中取得素材,不 僅指觀察,還包括通過各種渠道獲得的感覺、知覺等;「解(assess)」是對得到的素材進行解釋、評估,加以理解;「思(design)」是對解釋、評 估以後的資訊加以總結,形成抽象的概念、理論或模式;而「行(implement)」則是將概念、理論付諸實踐,以檢驗概念或理論的真偽。

與此相對應,結合山雀群體學習的啟示,筆者認為,組織學習迴圈包括以下四個環節:

個體學習與創新 指的是個體在觀察、思考基礎上進行學習和創新。從根本上講,只有人才能學習,離開了個體的學習,組織將無法學習。雖然個體的學習和創新並不能自然導致團體 和組織的學習,但個體學習和創新卻是組織學習的基礎,是組織學習的「種子」。創新也許來自乙個靈感或頓悟,但其實離不開長期的實踐積累和總結思考。

制度化的溝通 個體創新成果必須通過一種制度化的社會傳播機制,讓更多的人了解、掌握、共享,才能促進組織學習。在組織內,要打破部門之間的隔閡,增加員工之間的交流, 使知識能夠盡快地傳播和流動。為了增進員工間的溝通,進而提公升學習與創新能力,有些國際知名公司在辦公總部裡,增設扶手電梯,要求員工盡量用扶手梯而非公升 降梯上下樓;有些公司則把公司資料檔案集中放在走動式的櫥架上,員工需要資料時,再去把資料架推到適當的地點;還有些企業則在辦公室的設計上,特別增加了 員工可以互相閒聊的交誼空間。類似這些作法,都不是正式的法令規定,而是在員工的工作環境上,自然地增進員工間互動與溝通的機會。

形成學習網路 更多的人在學習和運用該創新成果的基礎上,應該給出更多的反饋,形成特定的學習網路(也有人成為實踐小組、社團,community of practice,簡稱cop)。這時候,學習就從少數創新個體過渡到乙個或更多的團體,並形成互動。

除了企業內部的互動與溝通以外,企業之間的溝通互動也不能忽略,例如,同行業之間可以透過業務的往來或商會、公會的活動而互動。從創新學習的角度來看,除了同業間的溝通交流外,現在流行的異業交流,也十分值得推廣。

形成學習機制和學習保證與促進機制 組織學習是乙個系統工程,如果不是精心培育,學習就不會真正發生。同樣,如果學習只是乙個孤立的專案或任務,而不是全體員工發自內心的追求,企業也不會開 始真正的學習。因此,在組織學習的第四個環節中,組織應該在整個企業層面上建立學習機制和學習促進與保證機制。所謂組織的學習機制,包括建立組織共享的知 識庫、知識的顯性化、從過去經驗中學習和「幹中學(learning by action)」以及向顧客學習、向他人學習等社會化的制度和規範;而組織學習促進和保證機制,則要從企業文化、規章制度、組織結構與流程以及技術等方 面,建立適宜學習、鼓勵學習、促進學習的環境。

通過這麼乙個迴圈的過程,將促進個體產生更多的創新和反饋,從而使組織學習能夠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壯大。通過促進個體學習,進而帶動團隊 和組織學習,企業就可以建立起靈敏的競爭情報系統,敏銳地察覺客戶需求、競爭對手的變化以及技術、社會環境的發展趨勢;同時,快速掌握組織內部運轉狀態以 及各項指標的健康狀況,每個個體都能理解這個組織的目標,並適時採取最佳的應對策略和行動,從而使企業成為「敏捷」的學習型組織。

矽谷與3m:成功的集體學習範例

事實上,上述組織學習持續發展的過程和矽谷的發展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在矽谷發展的早期,得益於史丹福大學和仙童(fairchild)半導體 公司這些極具創新性的「個體」以及美國加里福尼亞州適宜的環境,吸引了大量知識工人,加上矽谷獨特的文化氛圍,大量的知識交流、傳播和人員流動,促進了更 多的創造,從而引發了矽谷的迅速成長。

而位於明尼蘇達州聖保羅的美國3m公司,其產品種類達6.6萬種之多,年年被美國《幸福》雜誌評為「最受企業界欽佩」的企業。它能夠持續創新和 學習的秘密就在於充分發揮個人創造性並建立一種適宜學習的文化。公司維護著「創新的沃土」,然後培養員工的學習創造精神以及創造性思維,對新思想和新成果 給予大力的支援,鼓勵員工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從而使得公司能夠持續保持青春和活力。

要麼學習 要麼滅亡 IT企業必選學習之道

從根本上講,只有人才能學習,離開了個體的學習,組織將無法學習。雖然個體的學習和創新並不能自然導致團體 和組織的學習,但個體學習和創新卻是組織學習的基礎,是組織學習的 種子 而組織學習促進和保證機制,則要從企業文化 規章制度 組織結構與流程以及技術等方 面,建立適宜學習 鼓勵學習 促進學習的環境。21...

要麼出眾 要麼出局

千萬不要自己感動自己。大部分人看似的努力,不過是愚蠢導致的。什麼熬夜看書到天亮,連續幾天只睡幾小時,多久沒放假了,如果這些東西也值得誇耀,那麼富士康流水線上任何乙個人都比你努力多了。人難免天生有自憐的情緒,唯有時刻保持清醒,才能看清真正的價值在 想的太多,終究是讀書讀的太少 提高自己的做事效率,也是...

要麼忍要麼滾

覺得現在的工作實在是乏味至極,沒有人管,沒有人帶領,似乎我們成了這研發中心唯一的孤島和棄兒。可是出於職業責任心,我又不能完全拋開工作,在上班時間學習想學的東西。要麼忍,要麼滾,我現在真的好想滾啊 3月已經提過一次離職了,這次我真的又想提了。哎,果然分手過一次,復合後還是會因為同樣的原因分手第二次,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