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崇尚權威的文化氛圍中,名人名言佔的地位是很重的,很多名家說的話,往往被人民當成指導自己人生觀世界觀的不二準則,但這些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名言中,也有一些話被人刻意或無知地曲解,背離了話語者本身的意旨與初衷,迷惑了天下萬千受眾。影不才,試舉數例解析一二,以還世情真相與大眾……好了我再文謅謅地說話大家估計要扔雞蛋,虛榮心也滿足了,下面開始舉例開講。
1、以德抱怨
原句:「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論語 憲問》
以德抱怨,是我們常聽到的一句話了,人們通常理解的「以德抱怨」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孔老夫子教我們,別人欺負你了,你要忍,被打碎牙齒也要往肚子裡吞,別人來欺負你,你反而應該對他更好,要用你的愛心去感化他,用你的胸懷去感動他。這就讓人感覺很有點肅然了。想想看,如果我一巴掌呼過去那個被打的人還笑笑說打得好啊,你越打我我就要對你越好……遇到這種情況我也會感動到傻眼,這多好一孩子,多偉大的情操啊……
但事實上,我們根本曲解了孔子的原意,我當初,也萬萬沒想到原來在孔子這句「以德抱怨」的後邊還跟著另外一段話,什麼話呢?子曰:「以德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看完以後,幡然醒悟,原來我們都被某個斷章取義的孔子fans給玩了一把!當時的真實情況是怎麼樣的呢?孔子的乙個**問他說:師傅,別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對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養羞死他,讓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說了,你以德抱怨,那「何以報德?」別人以德來待你的時候,你才需要以德來回報別人。可是現在別人打了你,你就應該「以直抱怨」,拿起板磚飛他!看!就因為被人故意省略了一句話,剛烈如火的孔老夫子一下就被扭曲成了現在這個溫婉的受氣包形象。
與西方文化相比,東方文明一向被認為是謙遜堅忍的,同樣是被人欺負,西方的帶頭大哥耶穌在聖經裡就叫囂要:「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小弟們!別人瞪了你一眼,你就要瞪回去,別人咬了你一口,你就要咬回來!而東方呢?佛家的精神領袖釋迦牟尼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一副逆來順受的樣子。而且他可不是說說而已的,大鷹來欺負他,要吃他的肉,他也真從自己身上一刀刀幫大鷹割下肉來,這就偉大得有點近乎bt了。說完了國外的幾位大領導,再回到中國,孔老宗師的這句話為什麼會被別人有意地曲解呢?根源還是當時封建統治者的需要,他們的心思,無外乎就是要信仰孔子的萬千民眾成為「以德抱怨」的順民,只有「以德抱怨」的民眾,才會老老實實地服從他們的剝削和壓迫。我們再來看看影響吧,孔老先生這句被曲解了的「以德抱怨」,在中國文化史上起的壓迫作用,可真是大到了天上。皇帝殘暴,我們要「以德抱怨」,地主剝削,我們要「以德抱怨」,八國聯軍都打到北京了,還是要「以德抱怨」,要卑躬屈膝,要割地稱臣,要想盡一切辦法彰現自己的「德」,要「量中華之物力,結大國之歡心」……就是沒想過反抗。試想,如果中國的文化裡,沒有這種把正確的思想東篡西改來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惡習,如果孔子這句原話沒有被刻意地曲解成這樣子,我們中國人會養成這樣一種懦弱的思維慣性嗎?有人說西方人的骨子裡本性是狼性,而東方人的骨子裡的本性是羊性,這裡如月影倒想問問了,是什麼原因讓我們變成了這樣?如果我們從古以來信奉的是西方那種「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訓誡,近代史上的中國,會給世界留下那麼乙個任人魚肉的印象嗎?
以德抱怨。
原句:以德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歪曲程度:8
反面影響:9
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原句:。「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論語·秦伯》
又是孔老先生的話,小小景仰一下下先。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句話什麼意思呢?是說,國家統治人民,指使驅趕他們去做事就行了,不要讓他們明白他們在做什麼。這句話在現在看來,絕對很明顯就是封建統治階級幾千年來一直在玩弄的愚民權術,小老百姓嘛,讓他們知道那麼多幹什麼?最好都是昏昏噩噩,只知道照著我們的意思去庸庸碌碌一輩子,這句訓誡不可謂不惡毒,它被千百年來中國的大小封建統治者奉為至寶,抹殺了多少真理與人民的創造性,但同時,我們的問題就來了,這樣的一條愚民之術,真是孔子這位致力於教化人民的教育家的本意嗎?
我們知道,在春秋時代的文章是沒有標點符號的,後人要研讀那時侯的文章,便要再經過乙個「句斷」的過程,即是根據上下文意思自己在句子的適當地方加上標點和停頓,這樣才能得出一句句意通順而連貫的話。在這裡插一句,孔子的文章為什麼被後人引用得非常多呢?這其一當然是孔子本身的名望使然,其二,則是因為他的語錄涵蓋的範圍非常廣,幾乎包括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樣一來,後來的人無論是誰,抱著什麼目的,都可以從孔子的話中斷章取義地引用其中的相關部分,再加以自己個人傾向的理解和句斷,用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比方說現在這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從前文來看,我們孔老先生前邊一直在討論詩禮樂這三種東東的教育問題,可怎麼後邊一下子就變成去教帝王權術的訓誡了呢?原來,這又是後人別有用心地斷章取義,刻意在句子的中間用乙個不恰當的「句斷」使這句話產生了歧義的緣故。我們結合上下文的語境,很容易就能得出這句話正確的分句方法:「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的整句話就是說,詩、禮、樂這三樣東西是教育民眾的基礎,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詩禮樂,好,讓他們自由發揮,如果人民還玩不來這些東東,我們就要去教化他們,讓他們知道和明白這些東西。」你看,這才是「有教無類」的大教育家孔老先生的本意嘛。好好的一句話,硬是被那些別有用心的混蛋生生地坳成了孔子要愚弄人民,要阻撓人民知書答理尋求知識的愚民之術。真不知道那些曲解這話的sb怎麼想的,你要說這種p話是教育家孔子說出來的,誰信啊?都把人民當白痴來忽悠了?
有人說古時候的中國人民是不幸的,即便是在物質豐富的盛世,他們的精神世界也貧乏得可憐,到了中近代,西方的思想領域漸漸迎來了文藝復興,迎來了民主共和,迎來了乙個又乙個推動世界的發明進步與思想啟蒙,而聰明的中華民族呢?在更早的時候他們就有了偉大的四大發明,走在了世界的前邊,可為什麼就是這麼好的基礎,到了近代我們反而遠遠於西方這些小字輩的民族?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多惡毒的訓誡啊!它象一條張開血盆大口的大蛇,狠狠地纏在中華民族的身上,泯滅了多少先進的思維火花,束縛了多少應有所作為的苗子。但反過來看看,故意曲解這句話的封建統治者固然可恨,但我們能完全把責任都推到他們身上嗎?這本身就是多麼可笑的一件事情,我們怎麼就沒想想,乙個偉大的教育家,乙個用一生置身於教化天下民眾的孔子,又怎麼會說出「民不可使知之」的蠢話來?更可笑的是,這句話我們竟然就這樣相信了幾千年膜拜了幾千年,這最後該傷心的,是孔老先生呢?還是我們呢?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原句:「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歪曲程度:7
反面影響:9
你怎樣理解這11句話?
2006年就註冊了csdn帳號,大概到2011年8月打算寫點什麼 從09年初通過部落格知道劉未鵬到現在一直都受劉未鵬一些文章的影響,尤其是 書寫是為了更好的思考 和 為什麼你應該 從現在開始就 寫部落格 於是對部落格進行了定位 知識分享 效率提公升 心路歷程,但心路歷程部分一直是空的。近來瀏覽過去寫...
職場的真相 七句話
提綱 做事有始有終 沒有苦勞,只有功勞 不犯同樣錯誤 職場當戰場,上級是司令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 向功課好的學生學習 錯了就是錯了 這七條是我的工作口頭禪。一 做事有始有終 何謂有始有終?案例一 生產環境裡由bug引發了髒資料 造成了損失,我們因收到投訴而得知情況。此時有兩個法則 一,切忌投訴一起...
時間管理的七句話
昨天,我做了乙個小分享,關於時間管理。0.下面七句話,我希望自己能做到 但都沒做到。1.程序切換非常昂貴,避免多工,保持單程序。不要同時做多件事,結果可能都沒做好,還拖長了工作時間。上圖是多工狀態和單程序狀態的對比,可以看到,多工狀態會花費更多的時間。2.研究表明,集中注意力 高效工作,每天最多4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