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在第九屆科博會中國高新企業發展國際論壇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在演講中給予上述說法。他還指出,要真正實現建設創新國家的目標,「我國現在確實還需要做出很大的努力。」
科技部副部長、中科院院士程津培也曾列出過一組資料:我國每年對裝置的投資中有60%是國外進口的,特別是在高階裝置領域,光纖製造裝置100%進口,積體電路85%進口,紡織品是我國的強項,但裝置進口達到70%,石化裝置80%進口,高階的醫療裝置差不多90%到100%進口。
《中國經濟週刊》在國家科技部**上公布的數字中發現,2002—2023年,我國高新技術產品進口逐年增加,計算機與通訊技術、生命科學技術、電子技術、計算機整合製造技術、光電技術等領域都保持了相當高的增長率。
其中,計算機與通訊技術領域2023年的進口額為282.69億美元,相對2023年年比增長19.9%,2023年則達到了403.06億美元,年比增長42.6%,到2023年進口額更是達到了507.2億美元;電子技術領域更是連續三年保持了50%左右的年增長率,至2023年進口額達到了772.0億美元。
而與技術產品進口額高增長相映襯的,則是國產品牌產品市場份額的逐年下降。
國產手機巨虧背後:
「oem是鴉片」
據新華網5月15日訊息,今年一季度,我國國產品牌手機市場銷量份額連續第9個季度下滑,並首次跌破40%關口,至36.9%,創3年來新低。
這不禁讓人心酸,然而令人倍感「淒涼」的遠非這幾個數字。4月18日,波導發布其2005的年報,該公司05年銷售收入為90.8億元,淨虧損4.71億元,同比下降了327.13%;兩天後,海爾電器發布的財報顯示:其手機業務去年帶來虧損額高達4.33億港幣,公司現已忍痛將其剝離。
事實上,自去年以來,國內廠商退出手機市場的訊息就從來沒有停息過,熊貓、科健、南方高科、迪位元、廈華……但賽迪顧問與水清木華研究中心的觀點都認為,這種「灰飛煙滅」的故事仍要繼續下去。
對於國產手機的現狀,計世資訊副總經理郭海濤告訴《中國經濟週刊》: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沒有核心技術,沒有塑造自己核心競爭力,一時還可以,但想維持下去很難。
「中國手機產業一直都是乙個oem、甚至是odm的模式,只是做組裝,這種模式在前期確實能夠取得一些好的市場效果,但大規模生產和低廉的勞動力是不可能成為長遠發展的動力的。」郭海濤說。
國內某著名品牌手機廠商的一位高階經理告訴《中國經濟週刊》,2023年之前,國產手機的毛利率平均在20%以上,有的企業甚至能打到30%。但隨著競爭的加劇,毛利率大幅下滑,現在平均也就在10%左右了。
據這位經理介紹,不要說晶元等核心元件,就算是一些中高階機型的開模、注塑、彩噴都要到南韓去才能進行,國內根本做不了。這在無形中增加了很多成本。
「絕大部分中國手機廠商做的事情就是從世界各地採購最先進技術的晶元、關鍵配件、原料甚至軟體,在國內利用廉價的勞動力拼湊到一起,然後再到世界各地尋找買家。」一位業內人士對《中國經濟週刊》發表的見解,似乎更加一針見血地說明了國產手機的問題。
「國產手機賺得也就是那麼一點點微薄的『辛苦錢』,所以有人說,oem是鴉片,會給你短暫的興奮,但是等你到了只能依靠它度日的時候,那你已經必死無疑了。」海爾集團的一位副總告訴《中國經濟週刊》。
賽迪顧問消費電子諮詢事業部副總經理、高階分析師蔣利峰的看法是,缺乏核心技術不僅是國產手機的問題,甚至是整個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資訊與通訊技術)產業都面臨的共同問題。
「我國越來越多的產業淪落到國際產業鏈的最下端,消耗大卻利潤低微,還要受制於人。」中國人民大學產業經濟學教授尹蔚燕對此現象深表憂慮。
「比如在計算機行業,英特爾和微軟這樣的上游公司,人力和原材料消耗最少,卻能獲取整個產業鏈中70%以上的利潤;而生產主機板、記憶體、硬碟的南韓和台灣廠商可以獲得20%以上的利潤;而我們的聯想、tcl這樣以組裝為主的企業,只能拿到6%左右。」 尹蔚燕說。
「技術黑洞」不容迴避:
科技投資怪圈是根源
早在2023年8月,《人民**》就曾刊文:中國的產業發展要警惕陷入的「技術黑洞」,因為技術依賴比資金依賴和市場依賴危害更大、更難以擺脫。
「技術黑洞」,是指發展中國家由於技術的自主研發能力的缺失,導致其產業發展依賴於發達國家,多數行業的關鍵核心技術與裝備基本依賴國外,核心硬體、系統軟體大量依賴進口,從而不由自主地被發達國家用技術牽著走,永遠只能走重複購買別人技術的老路。
但直到今日,「技術黑洞」現象的依然存在。「這實際上是乙個不可**技術邊界的問題,現在我們國家的不可**技術的邊界確實在逐步擴大。」 國家科技部研究中心戰略研究部部長、創業投資研究所所長房漢廷告訴《中國經濟週刊》,他對這種「技術黑洞」現象的存在表示認同。
「**邊界與一國的自主研發能力是結合在一起的。研發能力越強,可**的邊界就越大;研發能力越弱,可**的邊界就越小。當然它應有乙個合理的區間。」 房漢廷說。
「基本上中國現在所有的產業,都面臨著陷入技術黑洞的危險。」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企劃部主任巨建國對《中國經濟週刊》表達的觀點更為激烈。
「手機這樣市場化程度較高的競爭行業,狀況還比較好一些,它要逃離『黑洞』、進而與國際大企業比肩的問題可能還不大;而真正的國家工業的基礎產業,現在很多還是完全依賴引進,這才是更加令人憂慮的事情。」巨建國說。
「雖然我們不願去承認,但黑洞的存在已經不可否認。」巨建國反覆強調:「不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他認為僅僅是討論、抱怨是沒有用的,「問題的關鍵就是如何去解決它。」他說。
巨建國認為,建設創新性國家,**對科技投入的加大是不用懷疑的,但投資轉化效率還是比較低的話,那投資再多也是沒用,「我們還是會在黑洞裡面。」他說,「我們的科研經費常常是變成**、專利,而不是生產力。我們把科學技術變成生產力的水平和轉換效率太低了。」
巨建國給記者舉了這樣乙個例子,比如美國此次在伊拉克戰爭中,士兵**很大,因此希望搞乙個「測地雷達」,用於勘測地下的炸彈。於是,國防部就在網上發布「需求一種測地雷達」的資訊,其目標是能夠測出土質炸彈,而所有的公司,無論是軍工公司還是民用公司,只要有這種技術儲備都可以來投標。
「創新是逼出來的。」巨建國說。現在作為創新主體的國有企業,國家科技投資的90%流向了他們,但是他們創新的動力和成果不如很多民營企業,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錢是國家給的,而且來得很容易。
而之所以出現這樣問題的原因,巨建國認為是由於對技術成果 「我們沒有乙個統一的、精確的度量,國家常常是把錢撒完就完了,而對科技成果常常是描述不精確或者根本不描述,這樣雖然有利於逃責,但不利於整個國家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
而且「乙個專案中參與研發的人數以算術基數增加的時候,總設計師解決的問題數量是要以幾何基數增加的。」 據巨建國介紹,同樣乙個產品,中國參研的工程師幾乎是美國的一倍。「現在我們國家對工程師的素質要求和培養、提拔制度已經嚴重地影響了國有企業的創新能力。」
巨建國很痛心地說,乙個美國人曾經對他放言:「中國在科技上永遠趕不上美國,你們永遠會在我們的『黑洞』裡面。」巨問其原因,美國人說:「就因為你們的人員減不下來。」
完整的產業鏈是創新的關鍵
「除了體制、投入、研發能力等等問題,實際上,自主創新還存在乙個產業鏈的瓶頸。」 計世資訊資深分析師郭海濤告訴《中國經濟週刊》,「比如,我們有些晶元的研發能力也很強,但是晶元製造跟不上,設計出來造不出來。」
郭海濤舉了「視美樂」的例子,它是幾個清華的大學生組成的創業公司,由於它是第一家獲得風險投資的大學生創業企業,當時很有影響力。
據郭海濤介紹,視美樂是做投影儀的,產品全部是由自主研發,自己擁有核心技術,而且技術非常好。但是在製造產品的過程中,視美樂卻遇到很多問題。比如投影儀上的燈泡,國內沒有企業生產這種燈泡,而到國外生產成本就要2000多塊錢。
「最後好不容易找到一家肯做的,雖然便宜但質量達不到,因為他們的燈泡是用嘴吹出來的,精度很高的投影機的燈泡還是用嘴吹,其質量完全掌握在吹燈泡師傅的能力上,看來很可笑,但是它反映的問題很嚴肅。」郭海濤說。
《中國經濟週刊》對視美樂公司進行了調查,目前該企業仍然存在,但當記者問及那幾位當年被稱為「學生總裁」的創業英雄時,公司方面稱「您說的那幾位先生早已經離開公司了,具體去向我們不清楚」。
記者後來了解到,視美樂公司在幾年內一直被賣來賣去,幾經轉手,目前仍在清華旁邊的「孵化器」(科技園區)內「孵化」。
「視美樂已經不行了,因為它的產品一直沒有很好的產業化。如果它能夠成功的話,說不定,我們現在不用花幾萬塊錢去買外國的投影儀了。」郭海濤也很無奈。
「這樣的問題太多了,技術很好,在實驗室階段很好,但一到產品話不成了,產業化就更不行了;自主創新很好,但沒有產業化的平台,產業鏈也不完整。要真正做到自主創新,面臨的挑戰還非常多。」郭海濤說。
「科技戰略將有大的變局」
「沒有核心技術、只能靠引進和技術跟進;利潤低微、只能靠**戰取勝,這是任何發展中國家都難以超越的乙個歷史階段。」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研究所的一位研究員告訴《中國經濟週刊》,「南韓有過,拉美也有過,但顯然兩者現在是截然不同的結局,這其中起決定作用的就是自主創新。」
「雖然各界有一些批評的聲音,但實際上,我們可以欣喜地看到,我們已經確立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房漢廷說。
從2023年開始,房漢廷就全程參與《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3年)》的戰略研究、綱要編制和配套政策起草工作,這其中提出了許多振奮人心的規劃:
「到2023年,全社會研究開發投入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投入總量將超過9000億元;投入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企業將成為科技創新主體。」
「力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以上,對外技術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本國人發明專利年度授權量和國際科學**被引用數均進入世界前5位。」
可以想見的是,在不久的將來,「我國的科技戰略將有大的變局。」 房漢廷對此充滿信心。
是指什麼 cpu是指什麼
cpu是 處理器。是計算機的運算器與控制器。cpu內部結構大概可以分為控制單元 運算單元 儲存單元和時鐘等幾個主要部分 運算器是計算機對資料進行加工處理的中心,它主要由算術邏輯部件 alu arithmeticandlogicunit 暫存器組和狀態暫存器組成 控制器是計算機的控制中心,它決定了計算...
硬碟被搜 迅雷被指「盜竊使用者檔案」
7 10倍。但不少也發現,開啟迅雷之後,網路資源被神秘地大量占用,網速很受影響,甚至一些其他網路活動也無法進行。近期,一篇關於迅雷會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況下搜尋使用者電腦硬碟檔案並上傳的文章在各大電腦論壇中投下重磅炸彈。此次爭論的焦點放在迅雷是否存在 搜尋使用者電腦中的檔案並秘密上傳 這種黑客行為上。...
bsc是指什麼 什麼是BSC
什麼是 bsckpi mbo度 考核平衡記分卡 balanced scorecard 簡稱bsc 哈佛大學 商學院著名的教授羅勃特 卡普蘭創立的平衡記分卡。平衡記分法的優點是它既強調了績效管理與企業戰略之 間的緊密關係,又提出了一套具體的指標框架體系。bsc的框架體系包括四部分 或稱為四個指標類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