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philex chen
過去幾年,copy to china 的路子屢試不爽。但「中國snapchat」的頭銜卻始終沒能在千呼萬喚中被本土公司搶走。甚至,這一命題本身都已經發生了動搖。
本月 21 日上午,抖音宣布「隨拍」功能將於 8.1.0 版本下線,使用者將無法繼續拍攝、瀏覽其他人的隨拍內容,使用者可在「設定-歷史隨拍」中檢視自己的歷史隨拍。
它由今年 1 月 15 日上線的定位多閃作為承載,主打生活記錄**,僅對私密好友開放,並會在發布 72 小時後消失,與 snapchat 最早開發的 stories(故事)玩法一致。
從本質上講,這宣告了又乙個試圖成為「中國snapchat」的產品走向死亡。
為什麼這麼說?
snapchat 於 2013 年 10 月上線 stories,它僅有好友可見,且會在 24 小時後自動刪除,支援**、**和 gif 格式。上線半年後,藉著一系列社會事件走紅。截止 2014 年 6 月,使用者每天會看 10 億個 stories,甚至超越了閱後即焚的**/**。
於是,「講故事」成了過去幾年的社交賽道的必修課。
facebook 先後將 stories 移植到 instagram、whatsapp 以及 im 產品 messenger 中;短**鼻祖 vine、職業社交平台 linkedin 甚至 skype 都已上線類似功能。
國內方面,微博於 2017 年 4 月開啟「故事」功能內測;去年 12 月,微信大版本更新的 7.0.0 上線「時刻**」;再然後便是今年 1 月的抖音「隨拍」上線。
不過,牆內牆外卻是兩種光景。
相較於海外同行的屢試不爽,從立足熟人關係鏈的微信,到半熟人關係鏈的微博,再到脫離熟人關係鏈的社交**抖音,國內的「故事」講得卻一路坎坷。
中國社交到底有沒有「故事」?
在微信及其掌舵人張小龍的「布道」之下,社交產品早已言必及「克制」、「壓力」等字眼。
這一概念其實並不是中國特色。在著作《群體性孤獨》中,麻省理工學院社會學教授雪莉特克爾在闡述過這麼乙個結論:
「我們時常感到孤獨,卻又害怕被親密關係所束縛。數位化的社交關係和機械人恰恰為我們製造了一種幻覺,那就是我們有人陪伴,卻無須付出友誼。在網路世界中我們彼此連線,同時也可以互相隱身。」
一言以蔽之,特克爾認為社交網路的本質是一種「自我中心主義的單薄社交」:
1.社交網路能更以自我為中心:
社交網路不僅總能在開啟手機後,帶領使用者完成一次從現實場景的逃離,營造一種「永遠有人陪伴」的安全感;
2.社交網路是「人設」評價體系;
點讚、評論、**等各種社交行為,降低了維護一段社交關係的成本。它們就像《黑鏡》中的一次次打分,推動使用者極力塑造乙個「完美人設」。
我們表面上有了對社交體驗的掌控力,但反過來也將評價標準交到了別人手中。
親友、同事、客戶……大部分人的社交網路承載了各種不同的關係鏈,各自又有著截然不同的評價體系,由此帶來對「完美人設」複雜的評價標準。
在外界看來,snapchat 就誕生於這樣的背景之下:
隨著 facebook 的走向普及,父母、老師、各路親戚都成為了年輕一代的「好友」。facebook 不僅不再是酷的代名詞,甚至連發什麼都成了頭疼的問題。
於是,上手門檻高,主打「閱後即焚」的 snapchat 自然成了年輕人的烏托邦。
但,只是這樣嗎?
不能忽視的一點在於,snapchat 之所以成功「偷襲珍珠港」,相當重要的因素是 facebook 在切入移動網際網路時慢了一拍。
梳理當年**報道不難發現,彼時的 facebook 正處於向移動端轉型期。比如,2013 年 7 月的《連線》雜誌便撰文,提出「只有移動才能拯救facebook乃至網際網路脫離所謂的「斷點」,從而讓facebook免於緩慢而痛苦的走向「死亡」。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有個極為關鍵的先決條件是,美國電信業的強大基礎,簡訊以極低成本得以普及。所以,pc 網際網路時代的剛需並不是即時通訊,所以 facebook 這類社交網路(sns)產品首先迎來爆發。
總的來說,snapchat 的成功其實有兩方面:
1.成功卡位「移動即時通訊」市場;
在移動網際網路崛起時,snapchat 本質上與 facebook 重新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面對的都是移動端的 im 產品需求。
2.對於真實社交場景的高度還原;
「閱後即焚」比起 facebook 那種會「留下痕跡」的機制更加接近現實:兩個人碰到便輕鬆盡興地聊上幾句,至於聊過什麼,絕不會被「小本本」記下來。
而將目光回到國內,情況剛好相反。
我國移動通訊與網際網路普及有極長的重合期。所以,社交產品最早成功的不是 facebook quqiksktb這類 sns 產品,而是 qq 這類 im 產品,解決的是電信運營商沒解決的即時通訊問題。
這一慣性也被延續至移動網際網路階段,qq 與微信互相打配合,一邊承接 pc 網際網路時代的 im 關係鏈程式設計客棧,一邊踩準產品創新點和節奏打造新的關係鏈。
所以,為什麼一直沒有「snapchat」:
1.強關係的 im 產品的既有社交壓力其實已經被分流;
父母長輩人手乙個微信,年輕一代被 qq 的新奇個性的社交功能所拴住,雙方各自的社交關係鏈條已經產生了天然區隔;
2.移動網際網路普及後的下乙個技術浪潮尚未到來;
參照當年 snapchat,新的技術浪潮其實是一段視窗期。它意味著讓新舊勢力重新站在同一起跑線之上。而當下的技術迭代幅度並不能動搖 qq/微信的根基。
所以,獨立的「中國snapchat」始終未能誕生。
上面討論了為什麼「中國snapchat」沒能誕生,那麼為何將 stories 作為加分項也不靈?
這背後的乙個關鍵在於,歐美國家很早就實現了家用手持 dv 的普及,這也催生了後來的 youtube。以至於歐美國家對於**的消費體現出兩大趨勢:普及化、多樣化。
1.普及化,體現在以**作為素材記錄生活;
無論是家庭錄影,還是近兩年興起的 vlog,在「對著鏡頭說話」這件事上,國內一直尚未產生成熟的底蘊。
2.多樣化則在於,成熟的 pgc/ugc 內容消費文化。
相較於國外有 youtube 作為基礎,並已經摸索出成熟的收入分成模式,最近甚至興起由電影公司主導的精品短**。
國內早年由於缺乏內容生產土壤,土豆等 ugc 平台落敗使得行業陷入停滯;而提速降費帶來的短**消費潮,也早已有微博等平台先行探索,實現了商業化的無縫銜接。不僅**消費仍處於起步階段,商業模式也仍以投放頭部生產者為主。
換言之,國內尚沒有成熟的 stories 內容的消費土壤。
有個經典的表情包在社交平台廣為流傳:背面是「微博的你」,呈現的是穿著情趣內衣「騷斷腿」,正面是「朋友圈的你」,呈現的則是西裝革履一臉嚴肅:
這背後說明的道理在上文已經聊過,關係鏈熟人比例越高其「社交壓力」就越大。
這就導致了這麼乙個悖論:在能夠基於點讚、評論等社交反饋平台(微博、微信)中,當下並沒有成熟的 stories 生產消費土壤作為承接;
而在已經形成氛圍的社交**(抖音)中,u程式設計客棧gc 內容既無法競爭過 pgc(有 mcn 作為保障)內容,又無法得到熟人社交關係鏈的點讚、評論作為反饋,最終也會因為缺乏獲得感喪失動力。
或許可以這麼說,stories 並不屬於當下的國內網際網路。
本文標題: 從微博故事到抖音隨拍,中國社交真的沒有「故事」?
本文位址: /news/comment/276671.html
抖音熱之後,微博重新團結網紅
費啟鳴在微博的粉絲已經達到 477 萬,他在微博發布的內容比抖音更多樣,而且經常在微博評論區與粉絲互動。費啟鳴去年他靠 如果你的前男友和現男友同時掉進水裡,你是否願意讓我做你男朋友?的 系短 在抖音走紅,目前抖音粉絲達到 1800 萬,也是抖音上成長起來的首批網紅。但他至今只在抖音上發布 26 條作...
微博開啟全民內容導購 能否贏過與抖音之戰
億邦動力訊 前阿里巴巴總參謀長程式設計客棧曾鳴曾這樣描述過網紅電商的興起 從 2013 年開始,我給 的運營團隊安排了乙個額外任務 看 平台上是否長出了新東西。到 2014 年下半年,我們突然注意到乙個新現象 有這樣一批店鋪,他們從來不參加 的活動,也不依靠 的流量,但銷量卻出奇的好,並且銷售非常集...
類似微博抖音評論分頁的簡單設計與實現
我們假設以每一頁的最後乙個id在zset中的rank作為left rank page size 為right,那麼 對於實時的分頁來說,存在這麼乙個問題 假設前端已經獲取了列表1 comment 1 comment 2 comment 3 comment 4 comment 5 當c5 和 c4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