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知乎上有個熱門話題,「我們只能慣著駕校教練嗎?」
我截圖的時候是 688 萬熱度,後來再看時,該話題已經是熱榜第一, 1939 萬熱度。
話題裡面的答主大都在控訴自己的教練,說他們有罵人的,有吃拿卡要的,有不會教的,有亂收費的,總之怨氣十足。
這些怨氣貼背後,其程式設計客棧實是乙個供給和需求的匹配問題。
考駕照是剛需,而使用者的居住地又限制了供給。當地一般就幾家駕校可以選,只能矮子裡挑將軍。
這是駕校行業的「運氣」,它們不用付出太多就能源源不斷的獲取使用者和收入。但也很諷刺,就是使用者消費後沒什麼好評。
而對於新消費的品牌方來說,如果敢像大部分駕校這樣做,第一年就可以關門。
現在的使用者,選擇多,想法多,獲取資訊的渠道也多。想取悅他們,還是得按規則來。
什麼樣的規則?
認知,興趣,評價,試用和採用。
這五個步驟是產品採用過程,只有把這個過程打通,才能獲得源源不斷的消費者。
推廣產品的第一步是認知,使用者得知道江湖上有你的這麼一號產品,才可能把你的產品加入購買決策中。
產品認知過程和交朋友有些像。如果做不到一見如故,就只能靠次數累計。
營銷圈盛行「七次法則」,就是要想讓潛在使用者買你的產品,至少得在他們面前** 7 次。
怎麼判定 7 次呢,比如說某護膚品,全面推廣告,當你開啟微信、微博、小紅書、抖音等app,都能刷到同乙個品牌的廣告,那很快就能湊齊 7 次,進入下乙個環節。
另一種打法,是把某辦公樓的電梯廣告包下來,比如某某旅拍,會在電梯裡反覆**自己的「婚紗照去哪拍」廣告。
按照大家每天上下班至少用 2 次電梯算,只要 4 天就能刷夠 7 次。如果中午下樓吃飯,多用 2 次電梯,那只要 2 天就刷夠 7 次。
我沒有說這是哪個旅拍品牌,但如果你已經知道了,你可能就是「被 7 次」的潛在使用者。
除了電梯轟炸這種簡單粗暴的打法,「七次法則」還有更雅的應用。
比如某某支付公司,做的是to b業務,也需要**。那麼該公司的創始人,就去給各種財經類書籍做序。
各企業的高管們在閱讀財經書籍的時候,就會漸漸發現,怎麼這幾本書作者不一樣,但是序者是同一人?這人是做什麼業務的?
就這樣,該名創始人的名字,和他的支付公司就從財經書籍裡,走進潛在使用者的認知。
還有一些公司,在最開始就想突破七次法則的限制,所以給自己取一些簡單好記的產品名或者是品牌名。
大量以動物為詞根的品牌詞語已經瀕臨滅絕,好聽的、好記的都已經註冊了。
原因很簡單,聽到名字就能想到畫面,快的話可能一兩次就有印象。
而如今私域流量這麼火,也是因為在輸出認知上能佔大便宜:只要潛在使用者能看到你 7 條優質的朋友圈,就算熟悉了。直接進入下一關。
等完成了初步認知,就進入下乙個階段:興趣和評價,深度評估這款產品。
但是得注意,這個階段是最為被動的階段。
品牌方無法主動找到使用者,告訴他們自己的好。品牌方能做的,就是在各個地方留下好的痕跡,讓使用者自己尋找。
興趣和評價,有乙個很應景的畫面:
當你想請朋友去新餐館吃飯,回憶起前幾天不斷聽到的一家餐館,於是就到點評類app去檢視該餐館的,好評和差評。
在這個階段,潛在使用者需要自己回答幾個問題:
1.新餐館有什麼亮點?
2.和之前去過的餐館比,有什麼優勢?
3.大家都喜歡新餐館什麼方面?
4.新餐館有什麼致命缺點?
在解題過程中,品牌方無法主動發力,只能靠之前留下的各種資訊和痕跡產生影響。
這也意味著,品牌對資訊沒有完全的控制力。
如果有憤怒的使用者留下長長的差評,或者是**上的負面新聞,都會影響到潛在使用者的判斷tjnrlxqphl。
還有就是,現在使用者所喜愛的搜尋方式差異較大,如果他們在慣用的搜尋平台沒有找到太多的好訊息,這個朋友也交不成。
最早期的時候,做品牌推廣,需要有個自己的**,再有個百科。
後來有了兩微一抖的概念,即微博,微信,抖音。
然後小紅書起來了,b站起來了,越來越多的新平台起來了。
該如何選擇自己在哪些平台發力呢?
乙個原則:使用者的注意力在哪,就去那裡建站。
認知、興趣、評價…
其實在品牌方真正有機會主動接觸消費者時,後者已經自己完成了以上三個階段,也形成了一些印象。
品牌方得把握機會,在試用階段好好表現。
如果試用環節體驗好,就購買,甚至變成長期使用者,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超市裡的免費麵包,化妝品櫃檯的免費試裝,服裝店裡的更衣室,都是在試用階段發力。
但是對於缺乏實體渠道的線上品牌,試用就需要花更多心思。
線上品牌需要從自己的產品線裡精挑細選,選出一款適合「試用」的產品。
怎麼理解?
這款產品,首先要不犯錯,其次要容易出效果。
拿護膚品舉例,護膚品產品有個特點,就是容易因各種原因,會讓使用者的臉上有類似過敏的反應。
這有可能是護膚品裡的防腐劑導致的,有可能是原料導致的,也有可能是使用者本身**狀態不好,還有可能是使用者因其它東西過敏,誤以為是護膚品過敏。
可是,使用者不會分那麼細緻。他們的判斷是,我用了你的產品,臉上癢,那我就拉黑你的品牌。
game over。
回到品牌方這邊,想最大程度避免使用者拉黑的情況,就是選不會犯錯的產品。
護膚品導致**過敏,往往和護膚品在臉上停留的時長有關。
在眾多護膚產品中,**產品是停留時間比較短的,大概只有10- 20 分鐘,潔面產品則更短,就幾十秒。
所以,這兩種型別的產品,就成為最合適的試用品。
再來看出效果,**和潔面的短期效果也很明顯。前者是敷完就顯得水亮,後者是洗完就顯得乾淨。
而且它們在**上一般也是整個產品線裡偏低價的,適合新使用者最開始的嘗試。
每個產品線,都可以按照這個規律去尋找最適合拿來試用的產品,不犯錯,出效果,拿下使用者。
對於特別昂貴的產品,也可以試用。
比如特斯拉電動車,一台車大幾十萬。銷售會帶著客戶試駕,在讓客戶駕駛之前,銷售會先開上幾分鐘,把加速踩到底,讓客戶享受一下特斯拉的推背感。
好感度上來,買車或者好口碑也就順理成章。
試用,是很多品牌的勝負手。
經歷了千山萬水,潛在使用者終於要做決策了。
買,還是不買?
經過之前的幾個階段,使用者是有購買意圖的,但是會被其它因素所阻礙,大都是錢的問題。
購買公式也就變成了:
購買決策 = 購買意圖 - 心理阻礙
如果能把心理阻礙清零,那購買意圖就直接變成購買決策。
汽車行業特別擅長清除心理阻礙。
在 2008 年經濟不好的時候,現代汽車在美國推出了乙個失業退車計畫:如果車主買了車之後因為各種原因失業,可以無成本退車,把車換成錢。
那些擔心經濟危機影響收入的車主,有了這個保證之後欣然下單。在這個計畫執行乙個月後,現代索納塔的銷售上公升了85%。
在 2013 年,經濟又不太好了,雪佛蘭學了這一招。他們說,買家買了車之後,只要里程低於 4000 英里,以及車輛本身沒有損壞,就可以在 60 天內退貨。
同樣的思路橫跨不同行業。
某線下課程會說,如果你覺得沒有學到什麼知識,可以無條件退款。
天貓會說,大部分商品可以七天無條件退貨。
某餐廳會說,哪道菜不好吃www.cppcns.com,就退錢。
這些退貨退款政策,都是在掃開使用者的心理阻礙,誰先掃開,誰先收錢。
五個步驟寫著簡單,但真正做起來,每步都有大學問。
認知是讓使用者知道你的產品;
興趣是讓使用者尋找你的產品資訊;
評價是讓使用者認真考慮要不要用你的產品;
試用tjnrlxqphl是讓使用者體驗你的產品;
採用是讓使用者決定長期用你的產品。
這五個步驟一環扣一環。雖然有很多套路可以用,但最重要的還是以誠待人,把自己能做的環節做好,剩下的交給使用者來判斷。
本文標題: 怎麼把你的產品賣給「新使用者」?上來先得過這5大關
本文位址: /news/media/328157.html
mySQL 建立新使用者的方法
1.create user 語法 create user username host identified by password 例子 create user dog localhost identified by 123456 create user pig 192.168.1.101 iden...
python新使用者無法register的問題調查
突然發現生產環境新使用者無法註冊。心中一驚!最後定位是model中有一列 department models.foreignkey cmm.department null true,verbose name 隸屬部門 既然是外來鍵,又允許為null。這樣的定義在實踐中肯定要發生異常。我也不改mode...
Ubuntu建立新使用者的正確姿勢
最近在學習 系統程式設計 老師讓建立新的使用者,以name 學號的格式命名,來防止抄襲。因此,每次到一台新電腦,都要在 ubuntu 上建立新使用者。然而,sudo useradd 使用者名稱只能建立使用者,卻無法在 home 中建立使用者目錄,也無法設定使用者許可權。查了很多篇部落格,為了方便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