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為大家介紹了http頭部資訊,中英文對比分析,還是比較全面的,若大家在使用過程中遇到不了解的,可以適當參考下
http 頭部解釋
1. accept:告訴web伺服器自己接受什麼介質型別,*/* 表示任何型別,type/* 表示該型別下的所有子型別,type/sub-type。
2. accept-charset: 瀏覽器申明自己接收的字符集
accept-encoding: 瀏覽器申明自己接收的編碼方法,通常指定壓縮方法,是否支援壓縮,支援什麼壓縮方法 (gzip,deflate)
accept-language::瀏覽器申明自己接收的語言語言跟字符集的區別:中文是語言,中文有多種字符集,比如big5,gb2312,gbk等等。
3. accept-ranges:web伺服器表明自己是否接受獲取其某個實體的一部分(比如檔案的一部分)的請求。bytes:表示接受,none:表示不接受。
4. age:當**伺服器用自己快取的實體去響應請求時,用該頭部表明該實體從產生到現在經過多長時間了。
5. authorization:當客戶端接收到來自web伺服器的 www-authenticate 響應時,該頭部來回應自己的身份驗證資訊給web伺服器。
6. cache-control:請求:no-cache(不要快取的實體,要求現在從web伺服器去取)
max-age:(只接受 age 值小於 max-age 值,並且沒有過期的物件)
max-stale:(可以接受過去的物件,但是過期時間必須小於
max-stale 值)
min-fresh:(接受其新鮮生命期大於其當前 age 跟 min-fresh 值之和的
快取物件)
響應:public(可以用 cached 內容回應任何使用者)
private(只能用快取內容回應先前請求該內容的那個使用者)
no-cache(可以快取,但是只有在跟web伺服器驗證了其有效後,才能返回給客戶端)
max-age:(本響應包含的物件的過期時間)
all: no-store(不允許快取)
7. connection:請求:close(告訴web伺服器或者**伺服器,在完成本次請求的響應
後,斷開連線,不要等待本次連線的後續請求了)。
keepalive(告訴web伺服器或者**伺服器,在完成本次請求的
響應後,保持連線,等待本次連線的後續請求)。
響應:close(連線已經關閉)。
keepalive(連線保持著,在等待本次連線的後續請求)。
keep-alive:如果瀏覽器請求保持連線,則該頭部表明希望 web 伺服器保持
連線多長時間(秒)。
例如:keep-alive:300
9. etag:就是乙個物件(比如url)的標誌值,就乙個物件而言,比如乙個 html 檔案,
如果被修改了,其 etag 也會別修改, 所以,etag 的作用跟 last-modified 的
作用差不多,主要供 web 伺服器 判斷乙個物件是否改變了。
比如前一次請求某個 html 檔案時,獲得了其 etag,當這次又請求這個檔案時,
瀏覽器就會把先前獲得的 etag 值傳送給 web 伺服器,然後 web 伺服器
會把這個 etag 跟該檔案的當前 etag 進行對比,然後就知道這個檔案
有沒有改變了。
10. expired:web伺服器表明該實體將在什麼時候過期,對於過期了的物件,只有在
跟web伺服器驗證了其有效性後,才能用來響應客戶請求。
是 http/1.0 的頭部。
例如:expires:sat, 23 may 2009 10:02:12 gmt
11. host:客戶端指定自己想訪問的web伺服器的網域名稱/ip 位址和埠號。
例如:host:rss.sina.com.cn
12. if-match:如果物件的 etag 沒有改變,其實也就意味著物件沒有改變,才執行請求的動作。
if-none-match:如果物件的 etag 改變了,其實也就意味著物件也改變了,才執行請求的動作。
13. if-modified-since:如果請求的物件在該頭部指定的時間之後修改了,才執行請求
的動作(比如返回物件),否則返回**304,告訴瀏覽器該物件
沒有修改。
例如:if-modified-since:thu, 10 apr 2008 09:14:42 gmt
if-unmodified-since:如果請求的物件在該頭部指定的時間之後沒修改過,才執行
請求的動作(比如返回物件)。
14. if-range:瀏覽器告訴 web 伺服器,如果我請求的物件沒有改變,就把我缺少的部分
給我,如果物件改變了,就把整個物件給我。 瀏覽器通過傳送請求物件的
etag 或者 自己所知道的最後修改時間給 web 伺服器,讓其判斷物件是否
改變了。
總是跟 range 頭部一起使用。
15. last-modified:web 伺服器認為物件的最後修改時間,比如檔案的最後修改時間,
動態頁面的最後產生時間等等。
例如:last-modified:tue, 06 may 2008 02:42:43 gmt
16. location:web 伺服器告訴瀏覽器,試圖訪問的物件已經被移到別的位置了,
到該頭部指定的位置去取。
例如:location:
17. pramga:主要使用 pramga: no-cache,相當於 cache-control: no-cache。
例如:pragma:no-cache
18. proxy-authenticate: **伺服器響應瀏覽器,要求其提供**身份驗證資訊。
proxy-authorization:瀏覽器響應**伺服器的身份驗證請求,提供自己的身份資訊。
20. referer:瀏覽器向 web 伺服器表明自己是從哪個 網頁/url 獲得/點選 當前請求中的**/url。
例如:referer:
21. server: web 伺服器表明自己是什麼軟體及版本等資訊。
例如:server:apache/2.0.61 (unix)
22. user-agent: 瀏覽器表明自己的身份(是哪種瀏覽器)。
例如:user-agent:mozilla/5.0 (windows; u; windows nt 5.1; zh-cn;
rv:1.8.1.14) gecko/20080404 firefox/2.0.0.14
23. transfer-encoding: web 伺服器表明自己對本響應訊息體(不是訊息體裡面的物件)
作了怎樣的編碼,比如是否分塊(chunked)。
例如:transfer-encoding: chunked
24. vary: web伺服器用該頭部的內容告訴 cache 伺服器,在什麼條件下才能用本響應
所返回的物件響應後續的請求。
假如源web伺服器在接到第乙個請求訊息時,其響應訊息的頭部為:
content-encoding: gzip; vary: content-encoding 那麼 cache 伺服器會分析後續
請求訊息的頭部,檢查其 accept-encoding,是否跟先前響應的 vary 頭部值
一致,即是否使用相同的內容編碼方法,這樣就可以防止 cache 伺服器用自己
cache 裡面壓縮後的實體響應給不具備解壓能力的瀏覽器。
例如:vary:accept-encoding
http頭部資訊
每個http請求和響應都會帶有相應的頭部資訊,xhr物件也提供了操作這兩種頭部 請求頭部和響應頭部 資訊的方法。1 預設情況下,在傳送xhr請求 request 的同時,還會傳送下列頭部資訊 accept 瀏覽器能夠顯示的字符集。accept charset 瀏覽器能夠顯示的字符集。accept e...
HTTP頭部資訊
http頭部資訊包括三部分 通用頭部 請求頭部 響應頭部 查詢字串引數 分別介紹 通用頭域包含請求和響應訊息都支援的頭域。request url 請求的url位址 request method 請求方法,get post put status code 狀態碼,200 為請求成功 remote ad...
HTTP常用頭部資訊
下面用例子的形式來記錄下常用的一些http頭部資訊 request header get sample.jsp http 1.1 請求行 host www.uuid.online 請求的目標網域名稱和埠號 origin http localhost 8081 請求的 網域名稱和埠號 跨域請求時,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