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流行的乙個說法是,現在的程式設計師與工業時期的工廠工人並無二致。
均是富集於人口密集的城市、均是超時勞動、均是遭受資本家的盤剝、均是一架大機器上的螺絲釘,在超過「勞動年齡」之後被棄如敝屣。
基於這些相似點,有些人得出結論,程式設計師不過是這個時代的「無產階級」,和以前的流水線工人,紡織廠女工屬於同一社會分工和定位。
是否當真如此,這個問題值得仔細推敲一下。
個人所處的社會階層,取決於他能讓屬於他的生產資料產生的價值。傳統的生產資料報括實體的機器、廠房、地皮、原材料、資本和人等等。
而作為資訊時代的標誌,人人都可以通過網路獲取一項虛擬的生產資料——資訊。誠然,資訊壁壘依然存在,但普通人能接觸到的資訊總量和質量與資訊革命之前的時代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語。
程式設計師是與電子計算裝置打交道的人,此類裝置本質上是資訊的產生、加工和分發工具。一台電腦加一條網線,程式設計師就可以以極其低廉的方式獲得他所需要的生產資料。而擁有生產資料的人,就不能再稱之為「無產階級」。
我們已經聽過了太多程式設計師在車庫創業的故事,也許這些故事仍然可以稱之為「個例」,畢竟,哪個時代沒有一些白手起家的人。
但如果某個行業能在全社會掀起創業的熱潮,那麼就不能再以孤例的眼光看待。只有在該行業的生產資料極大豐富,且對再加工之後的產品有持續需求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出現這類情況。
是否能以足夠廉價的方式獲取生產資料,是程式設計師與工廠工人的第乙個區別
注意這裡強調的是再「分」工,而不是再加工。
程式設計師能夠開發出各種程式滿足人們的需求,工人也能生產出各種生活必需品,所以在生產資料再加工這一點上,兩者沒有本質區別。
專業細分是社會生產率提高的根本因素。每個人只負責整條產業鏈中的一環,愈發細緻的分工與合作是現代生產活動的組織方式。
程式設計師和工人均為某一細分領域的專家,但二者所處的分工鏈條深度不同。
工人是分工鏈條的末端,他所能做的就是盡自己所能做好手頭的事情。
而程式設計師雖然仍然要聽老闆的,但他手下仍有電子裝置作為分工的最後一環。
程式設計師可以通過編碼為這些電子裝置「分工」,從而令其為程式設計師服務。
從某種意義上說,程式設計師就是這些電子裝置的「老闆」。同時隨著裝置的計算能力越來越強,這些裝置就能逐漸勝任更加精細的分工任務。
隨著分工的深入,一方面帶動社會整體勞動生產率的提公升,一方面更加高效地產生價值。
乙個大型工廠的老闆最多能令數萬工人為其服務,而所有能跑**的裝置都可能為程式設計師服務。
在分工鏈所處的位置和對生產資料的再分工能力,是程式設計師與工廠工人的第二個區別。
其實程式設計師是新時代的工廠工人這種論調,只不過是之前「青春飯」、「過了30歲不能再程式設計「等論調的新瓶裝舊酒而已。
但程式設計師面對的現實壓力確實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很多人學了很多技術,掉了很多頭髮,但最後仍被公司掃地出門,問題就在於做了無用的努力。
解決之道其實就蘊含在前文論述的兩點之內:
實際執行的術便是一定要有自己的「產品」。
這當然是乙個程式,可以是公司的產品,也可以是個人作品。但需要關注兩個關鍵點:
可以看看這些久盛不衰的「產品」:作業系統、資料庫、瀏覽器、伺服器軟體、辦公處理、影象應用處理等等甚或程式語言本身,都是這兩個關鍵點的很好的體現。
當你擁有這樣的產品時,操心的就不是公司會不會要你了,而是如何高效地指揮你自己這支被你分工的生產隊,實踐一些大膽的想法。
HTTP和HTTPS有何不同
一 什麼是http和https http 是乙個簡單的請求 響應協議,它通常執行在tcp之上。它指定了客戶端可能傳送給伺服器什麼樣的訊息以及得到什麼樣的響應。請求和響應訊息的頭以ascii碼形式給出 而訊息內容則具有乙個類似mime的格式。http工作流程 第一步 建立tcp ip連線,客戶端與伺服...
程式設計師如何不故步自封?
一直覺得為什麼我們偉大祖國在科技領域好像總是創新不足,拷貝有餘。新的idea基本都是國外的人在帶頭?當然了,現在祖國也越來越強大了。前天和一位同樣在法國的it行業朋友聊天,他是中國人,很喜歡跟人切磋技術問題,也一直認真堅持每天自學程式設計技術,在跟單位裡幾位中國同事聊新興技術時比較容易被說 喲,知道...
程式設計師為何不愛設計?
大多數程式設計師,都是喜愛編碼多過設計。遇到什麼問題,首先就是想著上機 試一試 直到碰壁之後,才思考 出了問題。為何程式設計師不愛預先設計?我認為是缺乏設計工具造成的。雖然知道設計很重要,但是卻缺乏行之有效的設計工具,只能見步行步。因此,我們不需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強調設計的重要性,而需要總結一套行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