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分析與系統設計之讀書筆記之一》

2022-07-18 20:33:12 字數 1666 閱讀 2701

《需求分析與系統設計之讀書筆記之一》

《需求分析與系統設計》論述了軟體分析與設計的原理、方法和技術,並特別注重設計階段,以及對軟體體系結構的內容進行了很大的擴充,強調物件技術及統一建模語言(uml

)在企業資訊系統開發中的應用,並討論了使用

web技術和資料庫技術進行開發的方法。我希望在其中自由的遨遊,並獲取寶貴的知識和技巧。

我從第一章《軟體過程》中汲取到了以下寶貴的知識:首先我認到了軟體工程的本質是軟體固有的複雜性,一致性,可變性和不可見性的產物。軟體工程的偶然因素分為3

類,即投入者,過程和建模語言和工具;投入者指那些與軟體專案之間存在著利害關係的人,即客戶和開發人員;過程確定以促進開發小組內部合作的活動和組織的程式,使得能交給客戶乙個效能優良的產品,過程模型包括:說明執行活動的程式,說明交付的製品及時間,將活動和製品分配給開發者,提供衡量準則;建模語言和工具是為製品建模和文件化,

uml語言是最常用的建模語言。其次認識到了系統規劃的四種方法:

swot

方法,vcm

方法,bpr

方法和isa

方法,以及認識到了管理上的三個層次,即策略上,戰術上和運作上。最後認識了軟體生命週期的七個階段,即需求確定,需求規格說明,體系結構設計,詳細設計,實現,整合和維護;專案進行規劃分析後就需要解決一些問題,包括專案範圍,專案任務,指導和控制專案,質量管理,度量標準和度量,專案安排,資源分配和人員管理,以及知道了軟體的開發方法,即結構化方法,物件導向方法。

接著從第二章《需求分析基礎》中獲得了以下寶貴的知識:首先物件系統是由協作的例項物件組成,每個物件都有狀態,行為和標識,標識對正確理解物件系統是最本質的,它也是那些有很多計算機經驗的人難以接受的;其次類是物件建立的模板,它定義了物件能夠包含的屬性和能夠呼叫的操作;屬性可以有原始型別,或者可以指派其它類;指派為其它的類的屬性宣告了關聯,關聯包括聚合和泛化,泛化為多型和繼承提供了基礎。最後認識到了uml

建模的工具包即用例建模,活動建模,類建模,互動建模和狀態圖建模。

從第三章《需求確定》中獲得了以下寶貴知識:首先認識了需求確定的原則,需求確定是系統開發生命週期的第乙個階段,定義了系統被期望的服務和系統要服從的約束,需要從客戶那裡獲得;知道了需求抽取的方法,即現代和傳統的抽取方法;傳統的需求抽取方法包括與客戶和領域專家面談,問卷法,觀察和文件和軟體系統的研究;現代抽取方法包括原型法,聯合應用開發,快速應用開發。需求必須被管理,需求可以按父子關係建立層次化結構,需求是變化的,可以被改變,刪除或增加,需求的可跟蹤性貫穿於整個開發生命週期。採集到的業務需求稱為業務需求模型,包括系統範圍模型,業務用例模型,業務類模型。需求文件是需求確定階段的乙個實實在在的結果,主要部分被貢獻給了系統服務的定義;系統約束描述系統在完成它的服務時怎樣被約束。

從第四章《需求規格模型》中獲得了以下寶貴知識:需求規格說明用客戶的敘述性需求作為輸入,用構造規格說明模型作為輸出,這些模型分為3

組,即狀態模型,行為模型和狀態變化模型。物件的狀態由它的屬性和關聯的取值來決定,狀態規格說明提供系統的靜態檢視,通常情況下得首先識別類,方法包括名詞短語法,公共類模式方法,用例驅動方法,

crc方法和混合方法;接著是為關聯建模,依次是發現關聯,說明關聯;其次是為聚合和組合關係建模,之後是為泛化關係建模,物件建模,它們的建模方法與關聯一樣。行為規格說明從操作的角度描述了功能,是對需求分析與系統設計的用例,包括用例建模,活動建模,互動和公共介面建模。然而為狀態變化建模即為物件狀態建模,是從動態的角度描述功能,狀態圖用來為狀態變化建模。

《需求分析與系統設計》讀書筆記3

經過乙個月的閱讀,終於把 需求分析與系統設計 這本書讀完了,其中對需求和對設計方面的知識對我幫助很大。書中作者對需求分析的思想對我也有很大的啟示,在我現階段的學習中對需求的了解有了進一步的認知。這一階段我讀了這本書的最後幾章,在這幾章中作者主要對系統的設計做了一定的分析,同時讓我學到很多東西。第七章...

《需求分析與系統設計》讀書筆記1

這個月開始對 需求分析與系統設計 的閱讀,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先看了看網上對這本書的書評,了解到這本書論述了需求分析和系統設計的迭代增量式過程,並討論了軟體生命週期的其他階段 包括實現 測試和變化管理 本書提出了運用uml 統一建模語言 進行資訊系統分析和設計的方法,以克服大型系統模型的複雜性 改進軟體...

《需求工程 軟體建模與分析之讀書筆記之六》

最後一篇讀書筆記看的不是這本書了,是網上看到的乙個文章的摘要和一些自己的感悟,雖然不是太理解,但是對類的使用以及內聚和耦合有了一定的理解。設計良好的程式要最大化類的內聚同時要最小化類的耦合 遵循demeter法則就是在類方法內用於指向物件的訊息,那麼耦合和內聚的原理就可以實現 訪問程式方法的過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