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筆記主要來自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的《計算機作業系統》一書,侵刪
若有不當,歡迎指出
作業系統(os)是配置在計算機硬體上的第一層軟體,是對硬體系統的首次擴充。
作業系統的定義:作業系統是一組能有效地組織和管理計算機硬體和軟體資源,合理地對各類作業進行排程,以及方便使用者使用的程式的集合。
(關鍵點:系統軟體、程式模組集合、資源管理和使用者介面功能)配置作業系統的主要目標:方便性、有效性、可擴充性和開放性。
作業系統的作用:
使用者與計算機硬體系統之間的介面;
計算機系統資源的管理者;
實現了對計算機資源的抽象(作為擴充器/虛擬機器)。
人工操作方式:
離線輸入/輸出方式:
(程式和資料的輸入/輸出是外圍機控制下完成的(脫離主機,不受cpu控制))
單道批處理系統(os前身):
(提高系統資源利用率和系統吞吐量;監督程式:執行控制權)
多道批處理系統:
分時系統:
實時系統:
分時系統和實時系統的特徵比較:
多路性分時系統:按分時原則為使用者服務
實時系統:週期性對多路現場資訊進行採集,對多個物件或執行機構進行控制
獨立性分時系統:終端使用者彼此相互獨立互不干擾
實時系統:對資訊的採集和物件的控制互不干擾
及時性分時系統:按使用者所能接受的時間而確定
實時系統:以控制物件要求的截止時間來確定
互動性分時系統:向終端使用者提供資料處理、資源共享等服務
實時系統:僅限使用者訪問某種特定的程式等
可靠性分時系統:要求可靠
實時系統:要求高度可靠
分時系統對響應時間的要求比實時系統高。
微機作業系統的發展:單使用者單任務作業系統->單使用者多工作業系統->多使用者多工作業系統
併發
並行與併發:共享並行性:兩個或多個事件在同一時刻發生
併發性:兩個或多個事件在同一時間間隔內發生
程序:在系統中能獨立執行並作為資源分配的基本單位
實現資源共享的兩種方式:互斥共享方式、同時訪問方式虛擬
時分復用技術、空分復用技術非同步
多個程序併發執行,每個程序都以不可預知的速度向前推進傳統作業系統應具有的基本功能:處理機管理、儲存器管理、裝置管理、檔案管理等。
程序:在記憶體中正在執行的程式。
處理機管理功能(對程序的管理/處理機的排程管理):
儲存器管理功能
裝置管理功能:
檔案管理功能
作業系統與使用者之間的介面
現代作業系統的新功能:
傳統結構的os:無結構的os(第一代)、模組化結構的os(第二代)、分層式結構的os(第三代)
現代結構的os:微核心結構的os
傳統作業系統的結構:
(1)作業系統引論 計算機作業系統複習筆記
作業系統 operating system,os 是指控制和管理整個計算機系統的硬體和軟體資源,並合理地組織排程計算機的工作和資源的分配,以提供給使用者和其他軟體方便的介面和環境,它是計算機系統中最基本的系統軟體。作業系統的作用 程式介面 允許使用者通過程式間接使用 gui 現代作業系統中最流行的圖...
計算機作業系統(筆記二)
作業系統 operating system 是執行在計算機上的最重要的程式,它可以管理和控制計算機的活動。硬體 作業系統 應用程式和使用者之間的關係如下圖。作業系統的主要任務 控制和監視系統的活動分配和調配系統資源排程操作 全球資訊網是無數個網路站點和網頁的集合,它們在一起構成了網際網路最主要的部分...
計算機作業系統筆記(7)
作業系統的功能 作業系統管理磁碟的兩步 化整為零 化零為整 本章是關於化零為整的 化零為整的大致步驟 從目錄找檔案起始位址,從磁碟塊中依次找到零散分布的檔案資料,把零散的資料拼接起來 os系統通過檔案系統組織和管理在計算機中儲存的大量程式和資料 資料項 基本資料項 可命名的最小邏輯單位 檔案 檔案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