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
subversion有乙個很標準的目錄結構,是這樣的。
比如專案是proj,svn位址為svn://proj/,那麼標準的svn布局是
svn://proj/這是乙個標準的布局,trunk為主開發目錄,branches為分支開發目錄,tags為tag存檔目錄(不允許修改)。但是具體這幾個目錄應該如何使用,svn並沒有明確的規範,更多的還是使用者自己的習慣。|+-trunk
+-branches
+-tags
對於這幾個開發目錄,一般的使用方法有兩種。我更多的是從軟體產品的角度出發(比如freebsd),因為網際網路的開發模式是完全不一樣的。
第一種方法,使用trunk作為主要的開發目錄。
一般的,我們的所有的開發都是基於trunk進行開發,當乙個版本/release開發告一段落(開發、測試、文件、製作安裝程式、打包等)結束後,**處於凍結狀態(人為規定,可以通過hook來進行管理)。此時應該基於當前凍結的**庫,打tag。當下乙個版本/階段的開發任務開始,繼續在trunk進行開發。
此時,如果發現了上乙個已發行版本(released version)有一些bug,或者一些很急迫的功能要求,而正在開發的版本(developing version)無法滿足時間要求,這時候就需要在上乙個版本上進行修改了。應該基於發行版對應的tag,做相應的分支(branch)進行開發。
例如,剛剛發布1.0,正在開發2.0,此時要在1.0的基礎上進行bug修正。
按照時間的順序
1.0開發完畢,**凍結
基於已經凍結的trunk,為release1.0打tag
此時的目錄結構為
svn://proj/
+trunk/ (freeze)
+branches/
+tags/
+tag_release_1.0 (copy from trunk)
2.0開始開發,trunk此時為2.0的開發版
發現1.0有bug,需要修改,基於1.0的tag做branch
此時的目錄結構為
svn://proj/
+trunk/ ( dev 2.0 )
+branches/
+dev_1.0_bugfix (copy from tag/release_1.0)
+tags/
+release_1.0 (copy from trunk)
在1.0 bugfix branch進行1.0 bugfix開發,在trunk進行2.0開發
在1.0 bugfix 完成之後,基於dev_1.0_bugfix的branch做release等
根據需要選擇性的把dev_1.0_bugfix這個分支merge回trunk(什麼時候進行這步操作,要根據具體情況)
這是一種很標準的開發模式,很多的公司都是採用這種模式進行開發的。trunk永遠是開發的主要目錄。
第二種方法,在每乙個release的branch中進行各自的開發,trunk只做發布使用。
這種開發模式當中,trunk是不承擔具體開發任務的,乙個版本/階段的開發任務在開始的時候,根據已經release的版本做新的開發分支,並且基於這個分支進行開發。還是舉上面的例子,這裡面的時序關係是。
1.0開發,做dev1.0的branch
此時的目錄結構
svn://proj/
+trunk/ (不擔負開發任務 )
+branches/
+dev_1.0 (copy from trunk)
+tags/
1.0開發完成,merge dev1.0到trunk
此時的目錄結構
svn://proj/
+trunk/ (merge from branch dev_1.0)
+branches/
+dev_1.0 (開發任務結束,freeze)
+tags/
根據trunk做1.0的tag
此時的目錄結構
svn://proj/
+trunk/ (merge from branch dev_1.0)
+branches/
+dev_1.0 (開發任務結束,freeze)
+tags/
+tag_release_1.0 (copy from trunk)
1.0開發,做dev2.0分支
此時的目錄結構
svn://proj/
+trunk/
+branches/
+dev_1.0 (開發任務結束,freeze)
+dev_2.0 (進行2.0開發)
+tags/
+tag_release_1.0 (copy from trunk)
1.0有bug,直接在dev1.0的分支上修復
此時的目錄結構
svn://proj/
+trunk/
+branches/
+dev_1.0 (1.0bugfix)
+dev_2.0 (進行2.0開發)
+tags/
+tag_release_1.0 (copy from trunk)
選擇性的進行**merge
這其實是一種分布式的開發,當各個部分相對獨立一些(功能性的),可以開多個dev的分支進行開發,這樣各人/組都不會相互影響。比如dev_2.0_search和dev_2.0_cache等。但是這樣merge起來就是乙個很痛苦的事情。
這裡要注意一下的,第六步進行選擇性的merge,是可以當2.0開發結束後一起把dev_1.0(bugfix用)和dev_2.0(新版本開發用)merge回trunk。或者先把dev_1.0 merge到dev_2.0,進行測試等之後再merge回trunk。
這兩種方法各有利弊,第一種方法是可以得到乙個比較純的dev_2.0的開發分支,而第二種方法則更加的保險,因為要測試嘛。
以上呢,就是我說的兩種開發模式了,具體哪種好,並沒有定論。這裡大致的說一下各自的優缺點
第一種開發模式(trunk進行主要開發,集中式):
優點:管理簡單
缺點:當開發的模組比較多,開發人數/小團隊比較多的時候,很容易產生衝突而影響對方的開發。因為所有的改動都有可能觸碰對方的改動
第二重開發模式(分支進行主要開發,分布式):
優點:各自開發獨立,不容易相互影響。
缺點:管理複雜,merge的時候很麻煩,容易死人。
其實,這裡並沒有一定之規,更多的時候是兩種模式結合使用。我個人來說是採用第一種方式為主,在某些情況下使用第二種方法。
如果你還有其他的好的方法,那麼請賜教。:)
SVN 專案的目錄結構
svn 專案的目錄結構 乙個 svn 專案的良好目錄結構如下 project1 trunk branches tags 1.project1 專案名。2.trunk 主幹目錄,用於主幹產品的維護。大部分操作都在此目錄下完成。3.branches 分支目錄,用於分支產品的維護。分支目錄通過 trunk...
ios專案的目錄結構
的部落格 網上相關的資源不多,開源的且質量還不錯的ios專案也是少之又少,最近正好跟同事合作了乙個ios專案,來說說自己的一些想法。目錄結構 models macro general helpers vendors sections resources 乙個合理的目錄結構首先應該是清晰的,讓人一眼看...
Go專案的目錄結構
專案目錄結構如何組織,一般語言都是沒有規定。但go語言這方面做了規定,這樣可以保持一致性,做到統 一 規則化比較明確。1 一般的,乙個go專案在gopath下,會有如下三個目錄 bin pkg src 其中,bin存放編譯後的可執行檔案 pkg存放編譯後的包檔案 src存放專案原始檔。一般,bin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