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伊萬
這是反思90後系列的第二篇,如有不詳者,可翻閱前面一篇。
說到這裡,我不得不強調兩點,第一,我自己也是90後,所以這些內容不是乙個「倚老賣老」的他人之言;另一方面,我對90後的反思最不願意的就是貼標籤,給這代人簡單粗暴地扣帽子。也正因此這些判斷只是作為特徵描述,而不是標籤解讀。
往往,每個年代的人都對其所處時代憤懣不平,咒怨「這是最壞的時代」;既無限緬懷逝去的先輩時代,又憧憬美好的來世,視其為 「最好的時代」;然而在精神上,前代人向來看不慣新生代,批其墮落,哀怨一代不如一代;然而卻在物質上,又羨慕這些新一代,常念叨這些年輕人趕上好時代了。就這樣一代又一代……
以前我們總說他們那一代人是書齋裡、象牙塔內的,對這個廣闊的世界缺乏了解。而到了我們這一代,終於有機會去見識這世界的浩瀚無垠,豐富多彩,卻不免停留於浮光掠影。我們都成了塞涅卡所說的「無處不在,而又無處所在」。
借用蘇珊·桑塔格一段話來描寫90後的狀態最為合適不過了,如下:
「我們當中有些人躊躇不定,但也有敢於勇往直前的。有些人變得更加膽怯。而與此同時,我們中的多數人永遠也不知道正在發生什麼。」我們有太多與這個世界交流的渠道,有太多關於這個世界的認知,你去問問90後,有哪乙個不知道這個世界上已然發生或正在發生的大事小情的。我們常常表現的正氣秉然,90後對這個世界有太多的訴求了,以至於不免顯得輕浮。就拿當下來說,一到期末,我就要寫十幾篇**。各種各樣的選題,無論我是否有能力操作,都必須按要求完成任務。但是每次寫作前總感覺發現了很少有人覺察到的問題,到頭來卻不過是拾人牙慧;而在文中提建議時總是義正言辭,好像解決之道皆是如此的簡單;最後在談意義時總有一種居高臨下、言不由衷的感覺。寫完後總感覺碼了好多字,卻又好像什麼都沒說。每年為寫**而碼的字都可以出本書了,畢業時還能結個文集。對於大學生來說,這是通病。貌似嚴謹的學術**裡,卻不免顯得輕浮。
作家慕容雪村有句話,我非常喜歡,也常常被我用來反思自我,他說:
「我曾經在微博上為陳光誠說過話,但無論從何種角度,我的言論都顯得有點輕浮。他在黑暗中孤獨地承受苦難,我卻在溫暖明亮的屋子裡喝著咖啡。」現在社交網路的發展使得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了發言權,卻無端地出現了言語上的「制高點」和「正義感」,語言上的攻擊在當下表現的尤為激烈。而隔透著無影無形的網際網路,每個人的言辭不再必然富有真情實感了。90後一代更多的是沉浸在網路世界的喧嘩,而在現實生活中卻呈現了孤獨之態。當你坐在電腦前看著對方說的一段義正言辭的話,你**知道ta是誰,處於什麼樣的狀態。
(持續……)
時代精神的精華
古希臘時期被稱為人類的軸心時代,這一時期,人類的理性之光充分發揚,產生了希臘早期的四大學派,四大學派對於世界的解釋大致可分為兩類 一是自然哲學,將世界的本原看作是某種具體的物質形態,如 泰勒斯的水,赫拉克利特的火等。二是形上學,認為世界是某種形式的規定性,如畢達哥拉斯的數本原說。這兩種區分奠定了哲學...
70後 80後 90後的區別
工作狂基本上都是70後的。80後拒絕加班!90後拒絕上班!2 70後喜歡穿七匹狼或者猛龍牌子的衣服。80後喜歡g star之類的。90後乞丐服,越花越好,越破越好。乙個洞時尚,兩個洞潮流,三個洞個性。3 70後唱k的時候只會 例如2002年的第一場雪,然後就拼命拉著你喝酒,不讓你唱。mic霸一般是8...
90後的奮鬥宣言!
csdn圈子裡大牛太多,作為一名90後,我只是想在這裡留下自己每乙個成長的腳印。也許當我老了,抑或n年以後再回過頭來看看自己年輕時的足跡,一定別有一番感觸!此篇謹獻給一直都在拼命努力的自己!一直在學習os的相關知識,但學的一直都是理論,讀了幾遍 modren operating systems 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