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報名了軟考中的高階考試,系統架構設計師。知道軟考這個考試因為在本科上學的時候,那時候學校有保研的名額,學院是根據綜合成績的排名決定是否有資格,其中通過了軟考中級有相應的加分,通過了軟考高階有更高的加分。當時參加了軟考,但是在確定排名之前僅有兩次軟考的機會,本來計畫先通過中級,然後在挑戰高階,但是第一次中級沒有通過,第二次沒有魄力直接參加高階,如果無法通過,中級的加分就喪失了。所以第二次還是選擇了比較穩的重新通過中級考試,軟體設計師。
參加工作以來,從事計算機網際網路領域能獲得的短期成就感真的很少,參與大型專案的機會也挺少。在大型的網際網路公司參與模組的開發,在小型的公司負責的非上線專案有種一直做課程大作業的感覺。當然這也和自己的態度有關,其實應該將自己負責的所有工作認真對待,做出自己能達到的最高質量標準。其實軟考這個證書在求職過程中沒有什麼用途,網際網路領域還是以能力論英雄,但是思來想去,軟考裡面還是有很多基礎知識的。想通過這個考試複習鞏固一下自己的基礎知識,然後驗證一下自己的學習能力,增強一下自信心,所以報名了系統架構設計師的考試。大約提前乙個多月複習。現在正在緊張的複習中。加油。
17年年尾再來編輯一下,這次系統架構設計師的考試通過了,雖然複習的時間比較短,但是也耗盡了很多的精力,教材買了《系統架構設計師教程》(清華大學出版社),《系統架構設計師考試全程指導(第2版)》(清華大學出版社),不過在複習的前期通讀了一下《系統架構設計師考試全程指導(第2版)》,考慮想大概了解其中的概念,但是發現這次考試並不如我所想,能夠讓我鞏固一下工作中使用到的基礎知識,比如作業系統、程式語言、計算機網路等,但是複習的過程中發現並不是如此,其中大量的考點集中在軟體架構、資訊系統基礎、系統開發基礎等,其中很多都是大量的概念性的東西,需要記憶,這讓我非常頭痛。
花了大概兩周的時間,工作日的晚上,週末的全天把書籍瀏覽一遍發現並沒有抓住考點,依照以往的應試經驗,肯定需要刷歷年真題的,但是教材沒有。此時只能求助於萬能的**,買到了09年-16年的真題,列印出來,從上午科目,基礎知識的選擇題刷起,答案寫在草紙上,這樣多次刷的時候不會有影響,前後刷了兩邊,並且把其中的錯誤試題記錄下來,瀏覽其中不清晰的知識點的詳解,後來就能夠保證選擇題都在合格線以上了,這樣上午科目就算暫時攻克了,當然刷題過程中需要自己總結每個章節的分數佔比有多少,這樣才能夠掌握複習的重點,畢竟我們計算的保證拿到合格線以上就可以了。
刷題的時候其實發現下午的案例分析其實挺難拿到分的,但是在刷題過程中發現近幾年來,題目的型別有些相似。必選題的考點幾乎就是架構的評價方面的知識。所以認真的刷題,針對不熟悉的有共性的知識點著重複習。
最後考試能夠通過應該也有一定的運氣,**剛好合格線,大概有些跑題,但是判卷老師手下留情讓通過了。案例分析題目的知識點比較熟悉,所以答起來沒有壓力。其實最容易複習的就是上午的基礎知識了,工作這麼久作業系統,網路的基礎知識還是有的,一些需要記憶的通過多刷幾遍歷年真題完全沒有問題。
最後,祝各位想要考證的童鞋都會取得好的成績~
軟考之系統架構設計師
自己報名了軟考中的高階考試,系統架構設計師。知道軟考這個考試因為在本科上學的時候,那時候學校有保研的名額,學院是根據綜合成績的排名決定是否有資格,其中通過了軟考中級有相應的加分,通過了軟考高階有更高的加分。當時參加了軟考,但是在確定排名之前僅有兩次軟考的機會,本來計畫先通過中級,然後在挑戰高階,但是...
系統架構設計師軟考總結
2009年系統架構設計師第一次出現在軟考高階考試中,當時我參加了考試,最終下午的案例差了2分沒考過,一直覺得是個遺憾。十年後再考,昨天成績出來三科成績分別是54 58 46,終於了卻了一樁多年前許下的心願。為什麼要報名考試 以考促學,將十多年來的研發經驗及知識做個全面的理論化總結,提高理論水平。我對...
2017軟考系統架構設計師 記我的軟考之路
2017年通過了系統架構設計師,達到了期待已久的 三高 我的軟考歷程 2017 系統架構設計師 2010 系統分析師 2009 資訊系統專案管理師 2003 高階程式設計師 2002 高階程式設計師 未通過 2001 計算機四級 2009年考資訊系統專案管理師,當時對專案管理一無所知,所以就像學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