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2
蜿蜓盤旋的山路、生機盎然的苗木,時值初冬的f縣羅壩村木種植基地,漫山的紅楓、桂花和玉蘭苗木讓人心曠神怡。
有著20年苗木種植經驗的老周,從自家5畝責任田起家,如今已經是鄰里皆知的苗木種植大戶。在他的示範帶領下,周邊村民紛紛斥資種樹,投身到荒山種樹的大潮中,全鎮上萬畝荒廢的山丘地重新披上綠衣裳。老周說:「當初是為了謀生養家,但種著種著,山綠了,環境好了,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接踵而至。」
f縣地貌以丘陵為主,傳統作物的種植模式很難有起色,收成好的年景只能解決溫飽。窮則思變,改革開放以來,f縣開始了規模綠化苗木種植,經過多年的發展壯大,全縣苗木產業規模已逾33萬畝。
老周說,從全國來看,f縣是數得上的老苗木產區,不僅品種多,而且規格全,有一整套苗木培育、種植、銷售的隊伍。僅他所在的羅壩村,苗木產業最興盛的那些年,苗木經紀人就多達200人。當時的客戶群不僅覆蓋全國各地,有的苗木還走出國門,賣到義大利和南韓。在這之前,老周怎麼也想不到,看上去並不起眼的苗木,市場竟有這麼好:「大夥兒站在山包邊就把買賣給做了。」
到2023年,全國各地苗木種植紛紛興起,市場供大於求的情況逐漸凸顯。此外,隨著城市化建設要求越來越高,市場需求已經不再是過去簡單的綠化和美化,彩化和藝化苗木正成為主流。伴隨而來的則是苗木**整體下滑,****導致苗農收入也跟著大幅度減少。老周深有體會:「像從前那樣的傳統方式,很難再有市場。」
在f縣苗木種植的幾十年發展道路中,不少苗農走過彎路、吃過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難題就是,市場需要什麼?苗農一窩蜂種植同乙個品種,最後導致產品過剩。苗賣不出去不說,大量土地還被占用,最終只能忍痛當柴砍掉。
f縣苗木產業的轉型公升級迫在眉睫。「相比較過去小而全、品種多的狀況,苗木種植的專業化、標準化和品牌化才是當下的發展方向。」縣林業局李局長說。在他看來,換個思維理解市場下滑,就是苗木產業結構的乙個調整期,也是提公升標準的過渡期。雖然**不比從前,但標準化種植的苗木市場仍然存在,樹冠統一的苗木還是供不應求。「要跟市場接上軌,不僅品種要好,樹形要好,檔次也要提高,只有符合市場需求的苗木才有出路。」
要轉型,怎麼轉?難題擺在了作為傳統苗木大縣的f縣面前。
「用過去的生態成果來發展旅遊產業,形成『綠色銀行』,進一步增加苗木附加值。」在縣委金書記看來,這不失為一條打破僵局的路子。2023年,f縣以規劃引領鄉村振興,突出產業支撐,走出了一條一產、三產融合的發展路徑。
產業興才能鄉村興,經濟強才能人氣旺。「十八大以來,***提出新發展理念。產業興旺是農業農村發展的物質基礎,是促進農民脫貧增收、生活富裕的保障,也是匯聚人財物力支撐鄉村振興的原動力。」金書記的一席話,道出了苗木產業轉型的必要性。
登上位於f縣官亭林海的觀景台,放眼望去,五彩斑斕的苗木盡收眼底,這裡是國家生態公園,也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6萬多畝的苗木基地輻射周邊5個村,目前擁有各類精品苗木100餘種。全縣7個鄉鎮,通過這幾年發展林苗兩用林,不僅營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同時也提高了土地資源利用率和產出率。
「環境美了,生態好了,遊客來了,人氣越來越旺。」看到官亭林海的變化,縣外宣辦王主任感慨道。這兩年,舉辦的觀花節、採摘節、旅遊節,一天就來好幾千人,通過一產帶動搞活三產,讓當地百姓實實在在受惠。
從民間自發種植到引進企業入駐運營,如今的f縣通過加大林業招商力度,引進了省內外30多家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市場為導向的發展理念,潛移默化地影響並改進了f縣原有的苗木生產結構,標準生產、規模布局的工廠化育苗新模式正在逐漸形成,產品涵蓋觀賞綠化苗、經果林苗、用材苗、花卉、盆景和草坪地被等六大類400多個品種,年銷售7億多株,交易額40多億元。
如今,苗農們嘗到了轉型發展的甜頭。市場份額沒少,賺到的錢更多。最為關鍵的是,通過產業結構及時調整,激發了苗農的種植熱情,促進了苗木產業的發展。去年,老周所在的羅壩村人均收入就高達26400元。
給定資料2提到了f縣在2023年發展苗木產業時遇到的困難,請談談f縣是如何破解這一難題的?(25分)
要求:準確、全面、有條理,字數不超過400字。
一、調整產業結構。1.提公升標準。跟市場接軌,種植品種好,樹形好,檔次高的苗木,滿足差異化、個性化需求;2.苗木種植專業化、標準化、品牌化。
二、促進融合發展。1. 建立苗木生產基地,種植精品苗木,發展林苗兩用林,建設國家生態公園,建立景區;2.利用生態充分發展旅遊業,形成綠色銀行,增加苗木附加值;3.舉辦各類活動,吸引遊客;4.制定規劃,突出產業支撐。
三、加大招商力度。1.引進省內外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入駐運營,帶來先進生產技術和市場為導向的發展理念;2.改變苗木生產結構,形成標準生產、規模布局的工廠化育苗模式,豐富產品種類。(歸類有點牽強)
個人覺得這個答案分類很一般。1.產業轉型公升級 2:產業結構調整 3.招商引資 4.生態環境 5.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