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些非唯物主義相關的書,當然都是些入門的書,為作者嚴密的推理邏輯所折服。但讀完之後放下書總是感覺**不對。根據以往的經驗,每當我產生這種感覺的時候只會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書中闡述的思想和我多年形成的思想相悖,但是作者又講的很有道理,讓我無法反駁又不太好接受。另外一種是作者的觀點是錯誤的,一定是作者在推理的時候忽略了某種很小的因素,而這個很小的因素導致作者推理出了乙個不那麼正確的觀點。當我最近讀毛選中的《實踐論》才恍然大悟,以前看的那些思維縝密、推理嚴密的結論猶如鏡中花,水中月一般,只要你輕輕觸碰一下,就會碎成一地,而這個輕輕的一碰便是指導實踐。印象最深的當屬《耶魯大學公開課:死亡》,作者的進行各種假設,然後用嚴密的推理進行驗證,然而再嚴密的推理也沒用,因為它不能指導實踐,無法進行驗證。這些書給人的感覺就是很有道理,但是並沒什麼用。
一切真理都是從直接經驗發展來的。直接接觸而產生的認識也即感性認識,我們會在此基礎上進行合理的抽象也就產生了理性認識,當然理性認識可能和事實有偏差,甚至說錯誤,但這並沒有關係,因為我們會用它來指導實踐,然後根據具體的實踐而產生的感性認識去修正這個理性認識,接著繼續實踐,也即我們通過理性認識->感性認識->指導實踐,這三者不斷的重複迴圈,不斷的修正這個模型,最終我們將得到乙個接近真理的結果。為什麼是接近真理而不是真理本身?因為受限於實踐和當前的認知水平,我們只能接近真理而不能認知真理本身。就像牛頓的萬有引力在他那個時代是最接近真理的,而後來的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又更進一步的發展,將來還會有更好的理論來解釋世界,這就是接近而不能達到真理。當然不可知論的思想我也是不贊成的。
當然這並不是說我從此就不看那些書了,我依然還是會看的,因為他們本身很有趣。
關於DDD的認識
引用自http www.jdon.com jivejdon forum messagelist.shtml?thread 32093 count 15 start 30 什麼是dao,repository?在repository情況下,dao其實是多餘的,repository可以完全替代dao。以j...
關於粒度的認識
構建資料倉儲時,如何描述事實表的單個行?答案就是粒度。粒度定義意味著對各事實錶行實際代表的內容給出明確的說明,傳遞了同事實表度量值相聯絡的細節所達到的程度方面的資訊。實際應用中我們一般會這樣定義粒度,比如 顧客購物券上掃瞄裝置一次拾取的分列項內容 醫生開出的單據專案內容 銀行帳號的月快照 手機使用者...
關於指標的認識
在寫圖的鄰接矩陣轉化為圖的鄰接表儲存時,碰到了乙個問題,為每個節點建立好vnode之後,每個節點的arcnode無法正確建立。在除錯的過程中,發現程式有新建節點的操作,但是沒有與之前的鍊錶指標關聯,這個問題本質上是線性表的建立問題。尋找程式的錯誤,發現首先是新建操作的p節點沒有回到起始位置,也就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