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osi模型各層詳解
iso七層模型由下至上為1至7層,分別為:
www.2cto.com
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
表示層(presentation layer)
會話層(session layer)
傳輸層(transport layer)
網路層(network layer)
資料鏈路層(data link layer)
物理層(physical layer)
其中上三層稱之為高層,定義應用程式之間的通訊和人機介面。什麼意思呢,就是上三層負責把電腦能看懂的東西轉化為你能看懂的東西,或把你能看懂的東西轉化為電腦能看懂的東西。
下四層稱之為底層,定義的是資料如何端到端的傳輸(end-to-end),物理規範以及資料與光電訊號間的轉換。
應用層,很簡單,就是應用程式。這一層負責確定通訊物件,並確保由足夠的資源用於通訊,這些當然都是想要通訊的應用程式幹的事情。
表示層,負責資料的編碼、轉化,確保應用層的正常工作。這一層,是將我們看到的介面與二進位制間互相轉化的地方,就是我們的語言與機器語言間的轉化。資料的壓縮、解壓,加密、解密都發生在這一層。這一層根據不同的應用目的將資料處理為不同的格式,表現出來就是我們看到的各種各樣的副檔名。
會話層,負責建立、維護、控制會話,區分不同的會話,以及提供單工(******x)、半雙工(half
duplex)、全雙工(full duplex)三種通訊模式的服務。我們平時所知的nfs,rpc,windows等都工作在這一層。
傳輸層,負責分割、組合資料,實現端到端的邏輯連線。資料在上三層是整體的,到了這一層開始被分割,這一層分割後的資料被稱為段(segment)。三次握手(three-way handshake),面向連線(connection-oriented)或非面向連線(connectionless-oriented)的服務,流控(flow control)等都發生在這一層。
網路層,負責管理網路位址,定位裝置,決定路由。我們所熟知的ip位址和路由器就是工作在這一層。上層的資料段在這一層被分割,封裝後叫做包(packet),包有兩種,一種叫做使用者資料報(data packets),是上層傳下來的使用者資料;另一種叫路由更新包(route update packets),是直接由路由器發出來的,用來和其他路由器進行路由資訊的交換。
資料鏈路層,負責準備物理傳輸,crc校驗,錯誤通知,網路拓撲,流控等。我們所熟知的mac位址和交換機都工作在這一層。上層傳下來的包在這一層被分割封裝後叫做幀(frame)。
物理層,就是實實在在的物理鏈路,負責將資料以位元流的方式傳送、接收。
tcp/ip協議並不完全符合osi的七層參考模型。傳統的開放式系統互連參考模型,是一種通訊協議的7層抽象的參考模型,其中每一層執行某一特定任務。該模型的目的是使各種硬體在相同的層次上相互通訊。這7層是:物理層、資料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話路層、表示層和應用層。而tcp/ip通訊協議採用了4層的層級結構,每一層都呼叫它的下一層所提供的網路來完成自己的需求。這4層分別為:
應用層:應用程式間溝通的層,如簡單電子郵件傳輸(smtp)、檔案傳輸協議(ftp)、網路遠端訪問協議(telnet)等。
傳輸層:在此層中,它提供了節點間的資料傳送服務,如傳輸控制協議(tcp)、使用者資料報協議(udp)等,tcp和udp給資料報加入傳輸資料並把它傳輸到下一層中,這一層負責傳送資料,並且確定資料已被送達並接收。
互連網路層:負責提供基本的資料封包傳送功能,讓每一塊資料報都能夠到達目的主機(但不檢查是否被正確接收),如網際協議(ip)。
網路介面層:對實際的網路**的管理,定義如何使用實際網路(如ethernet、serial line等)來傳送資料。
ip 網際協議ip是tcp/ip的心臟,也是網路層中最重要的協議。
ip層接收由更低層(網路介面層例如乙太網裝置驅動程式)發來的資料報,並把該資料報傳送到更高層---tcp或udp層;相反,ip層也把從tcp或udp層接收來的資料報傳送到更低層。ip資料報是不可靠的,因為ip並沒有做任何事情來確認資料報是按順序傳送的或者沒有被破壞。ip資料報中含有傳送它的主機的位址(源位址)和接收它的主機的位址(目的位址)。高層的tcp和udp服務在接收資料報時,通常假設包中的源位址是有效的。也可以這樣說,ip位址形成了許多服務的認證基礎,這些服務相信資料報是從乙個有效的主機傳送來的。ip確認包含乙個選項,叫作ip source routing,可以用來指定一條源位址和目的位址之間的直接路徑。對於一些tcp和udp的服務來說,使用了該選項的ip包好像是從路徑上的最後乙個系統傳遞過來的,而不是來自於它的真實地點。這個選項是為了測試而存在的,說明了它可以被用來欺騙系統來進行平常是被禁止的連線。那麼,許多依靠ip源位址做確認的服務將產生問題並且會被非法入侵。
tcp
如果ip資料報中有已經封好的tcp資料報,那麼ip將把它們向『上』傳送到tcp層。tcp將包排序並進行錯誤檢查,同時實現虛電路間的連線。tcp資料報中包括序號和確認,所以未按照順序收到的包可以被排序,而損壞的包可以被重傳。 tcp將它的資訊送到更高層的應用程式,例如telnet的服務程式和客戶程式。應用程式輪流將資訊送回tcp層,tcp層便將它們向下傳送到ip層,裝置驅動程式和物理介質,最後到接收方。 面向連線的服務(例如telnet、ftp、rlogin、x windows和smtp)需要高度的可靠性,所以它們使用了tcp。dns在某些情況下使用tcp(傳送和接收網域名稱資料庫),但使用udp傳送有關單個主機的資訊。
tcp/ip網路七層協議、iso七層模型?iso的作用 iso七層模型由下至上為1至7層,分別為: 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 表示層(presentation layer) 會話層(session layer) 傳輸層(transport layer) 網路層(network layer) 資料鏈路層(data link layer) 物理層(physical layer) 其中上三層稱之為高層,定義應用程式之間的通訊和人機介面。什麼意思呢,就是上三層負責把電腦能看懂的東西轉化為你能看懂的東西,或把你能看懂的東西轉化為電腦能看懂的東西。 下四層稱之為底層,定義的是資料如何端到端的傳輸(end-to-end),物理規範以及資料與光電訊號間的轉換。 應用層,很簡單,就是應用程式。這一層負責確定通訊物件,並確保由足夠的資源用於通訊,這些當然都是想要通訊的應用程式幹的事情。 表示層,負責資料的編碼、轉化,確保應用層的正常工作。這一層,是將我們看到的介面與二進位制間互相轉化的地方,就是我們的語言與機器語言間的轉化。資料的壓縮、解壓,加密、解密都發生在這一層。這一層根據不同的應用目的將資料處理為不同的格式,表現出來就是我們看到的各種各樣的副檔名。 會話層,負責建立、維護、控制會話,區分不同的會話,以及提供單工(******x)、半雙工(half duplex)、全雙工(full duplex)三種通訊模式的服務。我們平時所知的nfs,rpc,windows等都工作在這一層。
答案補充傳輸層,負責分割、組合資料,實現端到端的邏輯連線。資料在上三層是整體的,到了這一層開始被分割,這一層分割後的資料被稱為段(segment)。三次握手(three-way handshake),面向連線(connection-oriented)或非面向連線(connectionless-oriented)的服務,流控(flow control)等都發生在這一層。 網路層,負責管理網路位址,定位裝置,決定路由。我們所熟知的ip位址和路由器就是工作在這一層。上層的資料段在這一層被分割,封裝後叫做包(packet),包有兩種,一種叫做使用者資料報(data packets),是上層傳下來的使用者資料;另一種叫路由更新包(route update packets),是直接由路由器發出來的,用來和其他路由器進行路由資訊的交換。 補充
資料鏈路層,負責準備物理傳輸,crc校驗,錯誤通知,網路拓撲,流控等。我們所熟知的mac位址和交換機都工作在這一層。上層傳下來的包在這一層被分割封裝後叫做幀(frame)。 物理層,就是實實在在的物理鏈路,負責將資料以位元流的方式傳送、接收。tcp/ip協議並不完全符合osi的七層參考模型。傳統的開放式系統互連參考模型,是一種通訊協議的7層抽象的參考模型,其中每一層執行某一特定任務。該模型的目的是使各種硬體在相同的層次上相互通訊。這7層是:物理層、資料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話路層、表示層和應用層。而tcp/ip通訊協議採用了4層的層級結構,每一層都呼叫它的下一層所提供的網路來完成自己的需求。這4層分別為: 應用層:應用程式間溝通的層,如簡單電子郵件傳輸(smtp)、檔案傳輸協議(ftp)、網路遠端訪問協議(telnet)等。
補充網際協議ip是tcp/ip的心臟,也是網路層中最重要的協議。 ip層接收由更低層(網路介面層例如乙太網裝置驅動程式)發來的資料報,並把該資料報傳送到更高層---tcp或udp層;相反,ip層也把從tcp或udp層接收來的資料報傳送到更低層。ip資料報是不可靠的,因為ip並沒有做任何事情來確認資料報是按順序傳送的或者沒有被破壞。ip資料報中含有傳送它的主機的位址(源位址)和接收它的主機的位址(目的位址)。高層的tcp和udp服務在接收資料報時,通常假設包中的源位址是有效的。也可以這樣說,ip位址形成了許多服務的認證基礎,這些服務相信資料報是從乙個有效的主機傳送來的。ip確認包含乙個選項,叫作ip source routing,可以用來指定一條源位址和目的位址之間的直接路徑。對於一些tcp和udp的服務來說,使用了該選項的ip包好像是從路徑上的最後乙個系統傳遞過來的,而不是來自於它的真實地點。這個選項是為了測試而存在的,說明了它可以被用來欺騙系統來進行平常是被禁止的連線。那麼,許多依靠ip源位址做確認的服務將產生問題並且會被非法入侵。
tcp/ip只有四層,分別是(應用層,傳輸層,互連層,主機—網路層)。
osi模型有七層(應用層、表示層、會話層、傳輸層、網路層、資料鏈路層、物理層)。
osi協議晚於tcp/ip協議
caffe網路模型各層詳解(一)
一 資料層及引數 caffe層次有許多態別,比如data,covolution,pooling,層次之間的資料流動是以blobs的方式進行 首先,我們介紹資料層 資料層是每個模型的最底層,是模型的入口,通常資料的 預處理 如去均值,放大縮小,裁剪和映象等 也在這一層設定引數實現。層次例項如下 1 l...
OSI模型 各層功能
osi模型 1 物理層 該層是網路通訊的資料傳輸介質,由連線不同節點的電纜與裝置共同構成。利用傳輸介質為資料鏈路層提供物理連線,負責處理資料速率並監控資料出錯率,以便實現資料流的透明傳輸 2 資料鏈路層 在物理層提供的服務基礎上,資料鏈路層在通訊的實體間建立資料鏈路連線,傳輸以 幀 為單位的資料報,...
OSI 模型 各層作用
osi模型,即開放式通訊系統互聯參考模型,是國際標準化組織提出的乙個試圖是各種計算機或者通訊系統在世界範圍內互聯為網路的標準框架。整個模型分為七層,物理層,資料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應用層。osi七層模型 功能對應的網路協議 tcp ip四層概念模型 應用層檔案傳輸,檔案管理,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