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使用者的角度看,作業是系統為完成乙個使用者的計算任務【或一次事務處理】所做的工作總和。例如,對於使用者編寫的源程式,需要經過對源程式的編譯、連線編譯或連線裝入及執行產生計算結果。這其中的每乙個步驟,常稱為作業步,作業步的順序執行即完成了乙個作業。
從系統的角度看,作業則是乙個比程式更廣泛的概念。它由程式、資料和作業說明書組成。系統通過作業說明書控制檔案形式的程式和資料,使之執行和操作。而且,在批處理系統中,作業是佔據記憶體的基本單位。
使用者的作業可以通過直接的方式,由使用者自己按照作業步順序操作;也可以通過間接的方式由使用者率先編寫的作業步依次執行的說明,一次交給作業系統,由系統按照說明依次處理。前者稱為聯機方式,後者稱為離線方式。
乙個作業從交給計算機系統到執行結束退出系統,一般都要經歷提交、後備、執行和完成4個狀態。其狀態轉換如下:
提交狀態。作業由輸入裝置進入外儲存器的過程稱為提交狀態。處於提交狀態的作業,其資訊正在進入系統。
後備狀態。當作業的全部資訊進入外存後,系統就為該作業建立乙個作業控制塊jcb。系統通過jcb感知作業的存在。jcb主要內容包括作業名、作業狀態、資源要求、作業控制方式、作業型別及作業優先權等。
執行狀態。乙個後備作業被作業排程程式選中而分配了必要的資源並進入了記憶體,作業排程程式同時為其建立了相應地程序後,該作業由後備狀態變成執行狀態。
完成狀態。當作業正常執行結束,它所占用的資源尚未全部被系統**時的狀態稱為完成狀態。
使用者介面也稱為使用者介面,其含義有兩種,一種指使用者與作業系統互動的途徑和通道,即作業系統的介面;另一種是指這種互動環境的控制方式,即操作環境。
作業系統的介面。作業系統的介面又可分成命令介面和程式介面。命令介面包含鍵盤命令和作業控制命令;程式介面又稱為程式設計介面或系統呼叫,程式經程式設計介面請求系統服務,即通過系統呼叫程式與作業系統通訊。系統呼叫是作業系統提供給程式設計人員的唯一介面。系統呼叫對使用者遮蔽了作業系統的具體 動作而只提供了有關功能。系統呼叫大致分為裝置管理、檔案管理、程序管理、程序通訊和儲存管理等。
操作環境。操作環境支援命令介面和程式介面,提供友好的、易用的操作平台。作業系統的互動介面已經從早期的命令驅動 方式,發展到選單驅動方式、圖符驅動方式和視窗操作環境。
系統架構師 作業系統 檔案管理
作業系統對計算機的管理包括兩個方面 硬體資源和軟體資源。硬體資源的管理包括cpu管理 儲存器管理 裝置管理等,主要解決硬體資源的有效和合理利用問題。軟體資源包括各種系統程式 各種應用程式 各種使用者程式,也包括大量的文件材料 庫函式等。每一種軟體資源本身都是具有一定邏輯意義的相關資訊的集合,在作業系...
系統架構師學習筆記 作業系統(三)
目錄 儲存管理 位址變換機構 分頁和分段的主要區別 段頁式儲存管理 頁面置換演算法 作業管理 段表 為使程式正常執行,須在系統中為每個程序建立一張段對映表,簡稱 段表 每個段在表中占有乙個表項。段表可以存放在暫存器中,但更多的是存放在記憶體中。段表用於實現從邏輯段到物理記憶體區的對映。在系統中設定段...
系統架構 系統架構師
一 什麼是架構師 是乙個既需要掌控整體又需要洞悉區域性瓶頸並依據具體的業務場景給出解決方案的團隊領導型人物。架構師需要能夠識別定義並確認需求,能夠進行系統分解形成整體架構,能夠正確地技術選型,能夠制定技術規格說明並有效推動實施落地。按 togaf 的定義,架構師的職責是了解並關注實際上關係重大但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