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以cfo的視角來看身邊的一些事物時,會有驚人發現。因為cfo需要掌控公司所有的錢財的流向,錢從**來?錢又會到**去?cfo需要知道公司每一分錢的流向。所以cfo需要非常清楚的知道整個公司的商業模式,公司是怎麼運作的,公司的盈利模式等。如果平時我們能夠以cfo的視角思考我們遇到的一些問題,會有意外的發現。
我們假設她每個月能夠淨賺3000塊錢,平均一天賺100塊。 用我們最熟悉的電商gmv公式:
gmv = 流量 * 轉化率 * 客單價
按照上面的公式開始倒推,假設普通商品的利潤率為10%,每單的客單價為100塊,那每單能夠賺10塊,一天賺100塊需要賣10單。進一步,如果轉化率是1%(每100個朋友有乙個訂單),我們需要有1000個朋友,並且每天向他們推送商品資訊才可能達到我們的目標。
在觸達人群受限&轉化率不高的情況下,直觀上怎麼樣才能快速達成我們的目標?
提高客單價,比如賣1000塊的東西,一單就能賺100塊。但是客單價越高,顧客做決定的時間越長,轉化率一般就越低。
提高利潤率,比如賣利潤率高的化妝品,美容產品等。50%甚至80%貨更高的利潤率意味著每天賣出的商品數可以不要那麼多也可達成目標。
提高複購率,讓朋友每週買,甚至每天買
為了達到目標,選品會有限制。考慮到大品牌控渠道控**,所以在朋友圈基本不大可能去賣大品牌的東西(除了二手,庫存尾貨)。
由於去中心化,無法像pdd這樣將所有人的購物需求集中在一起獲取**鏈議價能力。因而在朋友圈一般只能賣不是太有名的品牌的商品,或者生鮮水果等弱品牌心智的品類。而且,商品的售後也比中心化平台難一些。
總的來說,私域變現在人、貨、場三個方面都會受到較大的限制。
雖然s2b2c的模式在理想情況下非常美好,人人都可以通過社交關係賺錢。每個人都會有很多的朋友,但是每個人的需求會很不一樣 – 可能有的朋友想買化妝品,有朋友想買衣服等。
因而,直接的商品推薦不一定擊中大家的需求痛點,因為在朋友圈也無法收集使用者行為,也無法給使用者精準畫像。但對於中心化的平台,情況就不一樣了,大家是有需求而來的。再者,私域模式不大可能做到中心化平台的貨品豐富度,這就限定了只能在有限的商品裡面做推薦。
需求的不一致和供給/推薦場景的限制,我們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基於社交關係的私域效率不高。而私域本質就是去中心化的也可以說明這一點。
回顧一下歷史發展,人類最開始的時候是由各個部落散落而成的,每乙個部落都是乙個小小的私域,但是後來到**集權的時候,社會才發展的越來越快,這是乙個歷史規律,中心化的效率比去中心化的效率要高。私域只能做到區域性最優,但是中心化可以做到全域性最優。現在國家提到的內迴圈+外迴圈,而不僅僅是內迴圈,也是同樣的道理。
另外乙個例子就是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效率。位元幣最開始設計的的理論交易數速度只有每秒7單,沒法做到像支付寶每秒處理幾十萬比交易,因為位元幣是去中心化的。
策略一:精準人群
對於品牌來說,品牌需要針對特定人群來設計商品,否則品牌沒心智,效率就很低,因為大家對品牌的認知不一樣。精準的人群會讓大家的需求趨於一致而提公升交易效率。
策略二:建立信任所有的活動(包括賣貨)都不應該損害信任,即使是靠社交關係來變現。因而無論是服務還是貨品,都需要精挑細選並且服務到位,否則信任被破壞之後很難重建。
信任的建立,可以是通過細緻的服務,專業的選品(直播電商的一**寶)等來實現。
策略三:共同目標
目標不一致的時候,效率一定不高。對於品牌來說,品牌需要精準的人群,也就是需要滿足客戶在品牌認知基礎上的需求。如果想要做到私域高效傳播,那就是使用者與使用者之間的目標一致,只有認知一致的時候才能傳播更快更遠。
雙贏的例子也非常多,uber大戰滴滴的時候,每邀請乙個使用者可以獲得30塊錢,傳播者和接受者都受益。另外的乙個例子就是拼多多的拼團,最開始的時候是拼團完成團長免單,而且拼的人越多,**越低,所有的人都受益。
然而,對於普通人來說,要實現目標一致難度都比較大,因為流量基本上只有自己的朋友圈。在這過程中賣方肯定受益,買方一定會受益嗎?這就需要更強的信任關係,更好的**鏈品質。現在的分銷強繫結賣方與買方,一致的利益只在關係鏈上(下游靠拉人頭才能躺賺),需要有更好的機制來關注滿足需求本身上來。
提公升私域運營效率的關鍵點,就是信任、共贏、並且找到需求相近的使用者。
像外行一樣思考,像專家一樣實踐
像外行一樣思考,像專家一樣實踐,不只是說說而已。題記 看了試讀的章節有些日子,看完了試讀部分,其中一部分是能和我共鳴,還有一部分觀點,自己也比較贊成,但貌似又有些抽象。我想,書不單是用來讀的,讀一本好書,就像吃肉一樣,吸收書中的營養,把營養轉換為自己的血液,直到骨髓中,成為生命中的一部分。像外行一樣...
《像外行一樣思考,像專家一樣實踐》
這本書是在看 暗時間 時收集到的,書的副標題是科研成功之道,自己是個資訊工作者,也號稱科研工作者,雖然經常忙著一些雜活,沒有時間認真思考和做實驗。但從中找點立項 研究 演講 總結的經驗也是有益的。這本書的目錄比較有特點,竟然佔了12頁,基本上看了目錄也能了解了書的主要思想和內容。專家由於他受固有思想...
像顧問一樣思考
工作中問題層出不窮,疲於奔命而又不斷受到抱怨和批評,有沒有辦法將錯綜複雜的問題理出頭緒,使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日酬萬金的諮詢顧問,真有那麼神奇?他們是如何工作的?應該怎麼利用?企業能否借鑑諮詢公司的方法培養自己的內部顧問?課程特色 與其他思維提公升的課程不同的是,結構化思維不僅僅是針對問題的分析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