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從基礎做起,從簡單開始!
-------青花瓷講師團
本節主要介紹主磁體系統的分類。
前面「磁共振理論」中講解的磁共振現象的過程,即給處於主磁場中的人體組織乙個射頻脈衝(rf),並且射頻脈衝的頻率與人體內氫質子的進動頻率相同,rf將能量傳遞給處於低能級的氫質子,使處於低能級的氫質子獲得能量躍遷到高能級,關閉射頻脈衝後,高能級氫質子再釋放能量恢復到低能級的過程。
這個過程的實現需要磁共振成像儀的硬體支援,其中主磁場需要主磁體的支撐,射頻脈衝由射頻系統提供,氫質子進動頻率的選擇需要梯度系統的作用,mr訊號即高能級氫質子恢復到低能級過程中釋放的能量需要接收線圈來採集,但是該訊號需要整合一系列的硬體設施及相關資料的轉換才能產生影象。
磁共振硬體
磁共振的硬體主要有主磁體、射頻系統、梯度系統、冷卻系統、儲存系統及計算機系統等。
本章主要講解主磁體、射頻系統、梯度系統及冷卻系統的知識及其效能的相關評價指標,計算機系統不再涉及。
第一節主磁體系統
一、主磁體系統種類
主磁場b0是通過主磁體產生的,也就是我們平常看到的磁共振儀上的帶有大孔的硬體裝置。磁共振裝置的主磁體按磁場產生原理分為三種型別,即永磁體、常導磁體及超導磁體。目前常導磁體由於其穩定性太差,基本淘汰,臨床上使用最多的是超導磁體,其次是永磁磁體。
(一)永磁體
永磁體是由永久磁鐵的磁磚拼砌而成,常用的永久磁鐵有鐵氧體或釹鐵等,其優點是造價和維護費用相對較低,目前比較常用的是0.35t的永磁磁共振,國內的永磁場強最高達到了0.7t以上。永磁體機器存在很大的缺點,如場強低;磁場穩定性和均勻性較差;磁場不能關閉,一旦有金屬被吸附上去就會影響均勻度,進而影響影象質量。
(二)常導磁體
常導磁體,是由鋁或者銅導線按照一定的規律纏繞成幾組圓筒狀的線圈構成,常溫下通電即可產生磁場。大量導線的存在會形成明顯的電阻,大量消耗電能;此外電阻能夠產熱,因此需要大量的迴圈水進行冷卻,維護費用高。在實際應用中,常導磁體場強較低,基本在0.2-0.4t之間,其磁場均勻性受外界環境影響較大。
(三)超導磁體
超導磁體系統是利用超導體線材繞制而成,能夠產生強磁場。其中最常用的超導線圈是由表面鍍有鈮鈦合金的銅線組成。超導磁體的組成由內到外依次為超導線圈、液態氦、真空套、液態氮、真空套以及迴圈水(下圖)。最內層的線圈在超低溫的液氦環境中,鈮鈦合金電阻消失,線圈不再消耗電能,發生超導現象。
超導磁體結構圖
a:超導線圈;b:液態氦;c:真空套;d:液態氮;e:真空套;f:迴圈水。
目前超導磁體在臨床上應用廣泛,最常見的是1.5t與3.0t,其優點是場強高,磁場的穩定性高,均勻度高,受外界溫度影響較小。其缺點主要是製作成本及維護成本高,需定期補充液氦等。
液氦的揮發程度是超導磁體的乙個重要指標。液氦的消耗主要與冷頭有關,一旦冷頭停止工作,液氦將大量揮發,當液氦水平面低於65%時,則需要補充液氦,現在很多廠家已經研製出了「液氦零消耗」的磁共振儀並被廣泛應用於臨床,大大降低了液氦的消耗,延長了液氦的補充週期,可以半年甚至幾年補充一次液氦。
永磁體及超導磁體
圖 a為ge公司signa excite 0.35t ge hchs
永磁磁共振掃瞄器,
圖 b為
siemens
公司3.0t超導磁共振掃瞄器
磁共振指紋壓縮感知框架
本文是2014年的 a compressed sensing framework for magnetic resonance fingerprinting 一文的閱讀筆記。磁共振成像中的測量訊號的主要源自質子自旋的磁化動量。在單位體積元素 體素 內淨磁化向量m mx,my,m z t 是單個體素範...
磁共振神經根水成像 磁共振MR檢查的五大優勢
磁共振檢查是醫學影像放射檢查的一種,隨著醫學的發達,磁共振應用越來越廣泛,能夠有效地幫助醫生了解受檢者的病情診斷各種疾病,同時也可以輔助 疾病。那麼,磁共振檢查有哪些優勢呢?第一大優勢,無電離輻射 相比x線和ct對人體沒有輻射損傷。磁共振顧名思義屬於一種生物磁自旋成像技術,簡單的來說,磁共振是不同是...
核磁共振對人有危害嗎
核磁共振對人有危害嗎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醫學影像診斷學正朝著更精確 更全面方向發展,核磁共振成像 mri 的運用標誌著醫學科學進入了乙個新的發展階段。核磁共振成像是利用電子計算機對人體斷面進行影象分析診斷的檢查方法,它不用x線,而是磁場,其基本原理是人體所含氫原子在強磁場下給予特定的高波後會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