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射功率為a的手機,經歷了漫長的傳輸和損耗之後到達基站,已經變成了小小的a-b(雜訊什麼的)-c(隨路徑長度平方的導數正相關的乙個量),臥槽快不行了要跪了,基站的大增益天線給它補了一口血,接收機低噪放又補了一口,訊號活過來啦。
但是,如果傳的距離實在太遠,訊號的功率跟雜訊差不多了,那就完啦,不太好分辨出來啦。這裡基站和手機的區別就體現出來了:基站分辨訊號的能力更好一點兒,裝置好嘛。
假設空間通道模型一樣,衰減也一樣,那最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基站的接收靈敏度更好,換句話說就是可以容忍更差的訊雜比。
基站接收端用上的濾波、lna、vga、adc等等都比手機強。現在整合的晶元能力也比較強。
如果技術更先進,如當時的cdma,可以使用擴頻增益等,那解調門限降低很多,發射功率也可以降低。
電信入門級選手。
總的來說是有這麼回事,不過日常生活中往往不會出現這類情況。
首先為了滿足通訊需求,訊號強度並不一定非要維持在乙個很高的數量上。舉個栗子,維持lte通話的下限大約是-95~-85dbm左右(free space/手持通話)熟悉電磁波傳播的盆宇應該知道這是個小量級。因此我們並不是十分需要那麼大的下行功率(從bs到ms),因此,各種active power control機制可以被有效地採用,基站所發射的訊號強度就會依據使用者使用環境相應變化。同等的,手機所發射出的射頻功率也並非定值,也舉個栗子,在cdma網路中,運營商常常採用的乙個簡易power control機制是:p發射+p接受=-76,(慄中栗,假設某使用者手機接收到的訊號強度,rss,為-97dbm,根據這個-76準則,那麼該使用者手機的發射功率將被設定為21dbm。通常的手機製造商對於射頻發射功率的設計目標都是24.5dbm左右(cdma),因此儘管這是乙個不怎麼良好的接收環境,但是維持正常通訊還是稍有盈餘。)
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做飯而不喜歡洗碗?
一 我沒有科學資料,只是瞎掰。二 用e e c 來解釋。1 缺乏價值,缺少獎勵。把碗洗得乾淨,但沒有誰會感謝這個洗碗的。吃到好吃的,一下子就知道。但是餐具很乾淨,吃飯的 不知道 2 術。洗碗洗得好,不需要技術。飯做得好,才叫本事。真的是這樣嗎?三 解決辦法。家庭協作 1 拒絕洗碗。2 換位思考不管用...
MTP效率這麼低,為什麼還被眾多手機採用?
比如檢視手機上的 資料夾,mtp要幾分鐘才顯示完畢所有檔案。傳大量小檔案的速度更是慘不忍睹。如果android手機的sdcard以mtp模式掛載到pc機上,sdcard的控制權其實還是屬於手機。只不過智慧型手機通過mtp協議向pc機構建了乙個虛擬檔案系統。pc機操作其中的檔案時,都會通過標準mtp協...
我為什麼用Android 手機而不用 iPhone
最重要的因素肯定是 android大部分的市場份額還是千元幾或者兩千多的機子撐起來的。像我這種學生階段的iphone的 實在太高。android這麼低的入門門檻決定了它的市場份額肯定會很好看。android系統的開源使得玩機的空間很大,熱門機型隨意一搜連rom都能有上千個。有個笑話說android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