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信辦公開發布《關於做好個人資訊保護利用大資料支撐聯防聯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為疫情防控、疾病防治收集的個人資訊,不得用於其他用途。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公開姓名、年齡、身份證號碼等個人資訊。
如何在防疫期間保護公民個人資訊
採集個人資訊應遵循目的限定原則,合理確定個人資訊採集範圍,避免採集與疫情防控無關的個人資訊。
使用個人資訊應嚴格限定使用範圍,為疫情排查收集的個人資訊,不用於其他用途。
對資訊系統採集的個人資訊,應採取訪問控制、加密儲存和審計等必要措施,確保採集的個人資訊,特別是個人敏感資訊不被洩露、篡改、毀損。
以紙質填表方式登記個人資訊,應嚴格管理紙質材料,妥善保管、使用、銷毀。
在發生或者可能發生個人資訊洩露、毀損、丟失的情況時,應當立即採取補救措施,按照規定及時告知使用者並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不通過資訊網路或者其他途徑發布個人資訊,但經過匿名化處理,無法識別特定個人且不能復原的除外。
對此,《通知》明確,收集或掌握個人資訊的機構要對個人資訊的安全保護負責,採取嚴格的管理和技術防護措施,防止被竊取、被洩露。
大資料是一把「雙刃劍」。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這種特徵表現得更加明顯。一方面,大資料技術深度挖掘交通資料、通訊資料、電商消費資料等不同維度資料,為相關決策部門提供寶貴參考,助力科學防治、精準施策。
另一方面,在公民個人資訊的採集、彙總、共享、披露等多個環節,還存在資料洩露、丟失、濫用等情形,不僅損傷了有關部門的公信力,更讓疫情防控工作的效果打了折扣。
從立法層面看,無論是《網路安全法》《個人資訊保安規範》,還是《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中的有關規定,都對資訊收集的主體、標準、條件和範圍有明確要求。
然而,疫情來勢洶洶,一些地方採取極端做法,過度收集大量敏感資訊,同時「牛欄關貓」,對蒐集來的資訊沒有做到妥善保管,導致個人資訊洩露,給相關人員帶來不必要的困擾乃至損失。
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緊的關鍵階段,做好有效防控和個人資訊保護之間的平衡至關重要。在借助大資料精準防控的同時,也要在各個環節注意做好個人資訊保護工作,防止出現資料洩露、丟失、濫用等情形。
比如,在疫情報告、通報工作中,注意對個人特徵的脫敏,以滿足一般公眾對疫情的知情權為限,減少個人敏感資訊的披露;在資料管理過程中,注意對不同層級人員公開不同的資料粒度,避免個人資訊濫用。
疫情面前沒有旁觀者,資訊保安也沒有局外人。在法律法規不斷完善、行政體系高效落實、個人資訊保安意識不斷提公升的過程中,大資料技術應揚長避短,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發揮更多作用。
大資料時代社交網路個人資訊保安問題研究
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社會產生和捕獲的資料量迅猛增長,統計資料量以pb 1024tb 級趨勢加增,我們已經邁進了大資料時代。社交網路風生水起,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在這個互動的時代分享自己的見聞感受,而我們通過電腦 手機等電子裝置在網上進行的每乙個操作,都被伺服器記錄了下來,社交網路中的個人資訊也成為大資料...
大資料時代,資料資訊的無處遁形
作者 小天 資料探勘,英文名叫data mining,一般是指從大型資料庫中將隱藏的 資訊抽取出來的過程,而更為精確的解釋則是 從資料中挖掘知識 這個概念乍眼一看有點懵,小天舉個栗子解釋,相信就比較容易理解 假如某東需要 使用者在未來5天內的購買需求,以達到精準營銷的目的,那麼此時完全可以借助資料探...
大資料時代,資料資訊的無處遁形
作者 資料與演算法之美 資料探勘,英文名叫data mining,一般是指從大型資料庫中將隱藏的 資訊抽取出來的過程,而更為精確的解釋則是 從資料中挖掘知識 這個概念乍眼一看有點懵,小天舉個栗子解釋,相信就比較容易理解 假如某東需要 使用者在未來5天內的購買需求,以達到精準營銷的目的,那麼此時完全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