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資料鏈路層
資料鏈路層負責網路中相鄰節點之間可靠的資料通訊,並進行有效的流量控制。在區域網中,資料鏈路層使用幀完成主機對等層之間資料的可靠傳輸。資料鏈路層的作用包括資料鏈路的建立、維護與拆除,幀包裝,幀傳輸,幀同步,幀的差錯控制及流量控制等。
實體地址、網路拓撲。
組幀:把資料封裝在幀中,按順序傳送。
定界與同步:產生/識別幀邊界。
差錯恢復:採用重傳的方法進行。
流量控制及自適應:確保中間傳輸裝置的穩定及收發雙方傳輸速率的匹配。
2)mac位址
用來標識主機身份的位址就是製作在網絡卡上的乙個硬體位址。這個位址就是 mac 位址,即網絡卡的實體地址。
mac位址由 48 位二進位制數組成,通常分成六段,用十六進製制表示,如 00-d0-09-a1-d7-b7。其中前 24 位是生產廠商向 ieee 申請的廠商編號,後 24 位是網路介面卡序列號。mac 位址的第 8 位為 0 時,表示該 mac 位址為單播位址;為 1 時,表示該 mac 位址為組播 mac 位址。
3)乙太網的幀格式
乙太網有多種幀格式,最為常用的 ethernet ⅱ的幀格式。
目的位址(da)包含 6 位元組。da 標識了幀的目的站點的 mac 位址。da 可以是單播位址(單個目的地)、組播位址(組目的地)或廣播位址。
源位址(sa)包含 6 位元組。sa 標識了傳送幀的站點的 mac 位址。sa 一定是單播位址(即第 8 位是 0)。
型別域包含 2 位元組,用來標識上層協議的型別,如 0800h 表示 ip 協議。
資料域包含 46~1500 位元組。資料域封裝了通過乙太網傳輸的高層協議資訊。由於
csma/cd 演算法的限制,乙太網幀不能小於某個最小長度。高層協議要確保這個域至
少包含 46 位元組。如果實際資料不足 46 位元組,則高層協議必須執行某些(未指定)
填充演算法。資料域長度的上限是任意的,但已經被設定為 1500 位元組。
幀校驗序列(fcs)包含 4 位元組。fcs 是從 da 開始到資料域結束這部分的校驗和。校驗和的演算法是 32 位的 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迴圈冗餘校驗法)。
4)交換機工作原理
交換機工作原理
減小字型 增大字型 一 概述 1993年,區域網交換裝置出現,1994年,國內掀起了交換網路技術的熱潮。其實,交換技術是乙個具有簡化 低價 高效能和高階口密集特點的交換產品,體現了橋接技術的複雜交換技術在osi參考模型的第二層操作。與橋接器一樣,交換機按每乙個包中的mac位址相對簡單地決策資訊 而這...
交換機工作原理
交換機 交換機工作於osi參考模型的第二層,即 資料鏈路層 交換機內部的cpu會在每個埠成功連線時,通過將mac位址和埠對應,形成一張mac表。在今後的通訊中,發往該mac位址的資料報將僅送往其對應的埠,而不是所有的埠 因此,交換機可用於劃分資料鏈路層廣播,即衝突域 但它不能劃分網路層廣播,即廣播域...
交換機工作原理
要想知道交換機的工作原理首先就要了解它傳輸資料的格式 這就是乙個區域網幀的基本格式,交換機讀取資料也是按照我們習慣的從左到右進行讀取的。但是交換機收到幀後會先進行迴圈校驗用尾部fcs,如果與幀資料不符,那就刪除。當交換機收到乙個區域網幀,首先檢索它的目標mac位址,然後查詢mac位址表,先不去管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