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g的級別:次要、一般、嚴重、崩潰
次要:一般存在優化類問題,建議類問題但不影響效能實現,(介面不夠美觀、存在錯別字等問題)
一般:有一些需求沒有實現,存在缺陷但不影響系統的穩定性,如操作時間過長、提交資訊沒有確認框,邊界條件錯誤
嚴重:主要的功能都沒有實現,且資料庫連線或者呼叫錯誤,使用者資訊丟失,一級選單不能使用但是不影響其他功能的呼叫
崩潰:阻礙開發或者測試類工作,導致電腦或者系統宕機。主要模組缺失,資料庫丟失。例如**錯誤、死迴圈,資料庫發生死鎖,重要的一級選單不能使用
測試用例的重要性:
1.避免程式洩露、測試進度的把控、乙個度量指標、分析缺陷的以依據、專案管理的成本
如何提高測試用例的質量
1.滿足客戶的需求
2.需要評審(同行評審、使用者評審、專案組評審)
測試用例的編寫思路
1.用例編號:
用例編號是測試用例的唯一標識,主要用來標識該測試用例的目的,
具體格式:產品名稱_需求編號_用例型別_測試子項
產品名稱:產品的簡稱s
需求編號:需求規格說明書中的需求編號
用例型別:測試所屬的型別階段:單元測試、整合測試、驗收測試等
測試子項:一般指具體的被測試的需求點
2.所屬模組
3.用例標題(側重測試用例的關注點)
4.用例優先順序
5.前提條件:跟用例存在因果關係的條件
6.測試資料
7.操作步驟
8.預期結果(操作介面的顯示、資料庫中的變化)
軟體測試分類
1.按階段劃分:單元測試、整合測試、系統測試(回歸測試和冒煙測試)、驗收測試
①單元測試
測試依據:**和注釋+詳細設計文件
測試方法:白盒測試
測試內容:路徑測試、模組介面、區域性資料結構測試、錯誤處理測試、邊界測試
②整合測試:將模組組裝起來進行測試
測試物件:模組間的介面
測試依據:單元測試的模組+概要文件
測試方法:白盒+黑盒
③系統測試
測試物件:整個系統(軟體+硬體)
測試依據:需求文件
測試方法:黑盒
④驗收測試
測試物件:整個系統
測試依據:使用者需求、驗收標準
測試方法:黑盒測試
2.按實施組織劃分
α測試:是由乙個使用者在開發環境下進行,不由測試人員和程式人員檢測
β測試:由軟體的終端使用者在開放的環境下進行,且測試環境不由開發方控制,所以α測試先於β測試
第三方測試:介於開發和使用者之間的人員進行
3.按是否執行劃分
靜態測試:不執行程式本身,分析文件還有程式內的**的邏輯結構,流程圖分析(**分析和文件測試都屬於靜態測試)
動態測試:通過執行程式,檢測結果與預期結果的差別,並分析程式的效率、**的健壯性等
包括3部分:設計測試用例、執行程式、分析結果
4.按是否手工劃分:
手工測試
優點:自動化測試無法代替的探索性測試和發散性測試
缺點:效率慢
自動化測試
5.按是否檢視**劃分
白盒測試:研究**
黑盒測試:功能測試,不關心內部結構只關心輸入輸出結果
灰盒測試:介於白盒和黑盒測試之間,一般用於繼承階段
6.按地域劃分
國際化測試:
本地測試:
軟體測試理論總結 二
白盒測試方法 檢測法 主要包括多面檢查 審查和走查,主要檢查 和設計的一致性。靜態結構分析法 測試者通過採用測試工具來分析源 的系統結構 資料結構 內部的控制邏輯,通過內部結構的分析來設計測試用例。靜態質量度量法 根據標準的質量模型作為基準,然後來構造質量的度量模型,用來評估軟體的各個方面的要素。邏...
軟體測試總結
測試根據軟體開發的階段可以分成很多種,比如單元測試,整合測試,系統和確認測試等等,測試過程中根據方法可以分為白盒測試和黑盒測試等。那麼它們分別運用於哪些階段呢?測試所針對的目的是什麼呢?1 測試目的 目的 盡可能少的時間和人力發現軟體產品中盡可能多的錯誤 測試用例 測試資料和預期結果構成的 如何衡量...
軟體測試 軟體測試經驗總結
以下部分為軟體測試藝術的總結 本書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1.測試經濟和心理學及測試原則 2.評審 3.測試基礎部分 4.開發中的除錯和測試思想 5.軟體測試最新應用 1 測試經濟和心理學及測試原則 軟體測試雖然是一種技術性工作,不可否認,他也同人類的心理息息相關。如果你在認知上確定 軟體測試是為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