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模型(persona)是alan cooper在《about face:互動設計精髓》一書中提到的研究使用者的系統化方法。它是產品經理、互動設計師了解使用者目標和需求、與開發團隊及相關人交流、避免設計陷阱的重要工具。
但在現實中,一般只有很少的成熟公司,產品經理、互動設計師或使用者研究人員才會花時間構建使用者模型,個人認為之所以這樣,至少包含兩方面原因:
我們將嘗試提出一種基於使用者行為資料的快速構建使用者模型的方法。
alan cooper提出了兩種構建使用者模型的方法:
方法1:基於訪談和觀察的構建使用者模型(正統方法)
在alan cooper的方法中,對使用者的訪談和觀察是構建使用者模型的重要基礎。完整步驟如下圖:
第0步:對使用者的訪談和觀察(及其他研究)。將使用者當成師傅,自己作為徒弟去觀察師傅的行為,並提出問題。在整個過程中收集並研究使用者行為、環境、談話內容等資訊,以發現使用者的行為、情境和目標。(比如,某兒童社群的使用者角色大致分為孩子、媽媽、爸爸和祖輩等四類,需要分別研究)
第1步:根據角色對訪談物件進行分組。根據研究結果和理解對使用者進行大致的角色劃分,並根據角色對要訪談的使用者進行分組。
第2步:找出行為變數。把每種角色的顯著行為列成幾組行為變數。一般包括使用者的活動(行為及頻率)、(對產品及相關技術的)態度、能力、動機、技能幾個方面。
第3步:將訪談主體和行為變數對應起來。實際上就是為每個訪談使用者標註各項行為的情況。
第4步:找出重要的行為模型。發現訪談使用者中的中的顯著的行為模式組合。(比如兒童社群產品的「某些家長」會「密切關注」孩子在社群中的一舉一動,而「另一些家長」則只是「偶爾了解」一下孩子的情況)
第5步:綜合各種特徵,闡明目標。從使用者模型的行為細節中綜合/挖掘出使用者的目標和其他特性。
第6步:檢查完整性和冗餘。為每種使用者模型彌補行為特徵中重要的缺漏,將行為模式相同而僅僅是人口統計資料有差異的使用者模型合併為乙個。
第7步:指定使用者模型的型別。對使用者模型進行優先順序排序,確定主要、次要、補充和負面使用者模型。主要使用者模型是介面設計的主要物件,乙個產品的乙個介面,只能有乙個主要使用者模型。
第8步:進一步描述特徵和行為。通過第三人稱敘述的方式描述使用者模型,並為不同使用者模型選擇恰當的**。至此,使用者模型構建完成。
方法2:構建臨時使用者模型(ad hoc persona)
在缺乏時間、資源不能做對使用者的訪談和觀察時,可以基於行業專家對使用者的理解、或市場研究中獲得的人口統計資料,建立「臨時使用者模型」。
「臨時使用者模型」的構建過程與「使用者模型」的構建過程很像,只是其資料基礎乙個是來自對真實使用者的訪談和觀察,另乙個是來自對使用者的理解。二者的準確度和精度都有差別。
基於使用者行為資料快速、迭代構建使用者模型的方法
到現在,距離alan cooper首次提出使用者模型(persona)概念已經過去快20年了3。在這期間,軟體產品開發的過程方法以及公司的運作方式都發生了很大改變:以快 速迭代為特點的敏捷開發方法取代了傳統的瀑布模型,以「開發→測量→認知」反饋迴圈為核心的精益創業方法在逐步影響和改變公司的運作方式……
而傳統的使用者模型構建方法,從誕生之日起並未發生特別大的變化。對於已經習慣了敏捷、快速的產品經理和互動設計師來說:一方面,花很長時間去研究用 戶構建使用者模型需要下相當大的決心、更需要下很大力氣才能爭取到所需的時間和資源;另一方面,網際網路產品冷啟動耗費的時間越來越短,為了降低成本和風險, 產品團隊在啟動期往往會選擇盡快將產品推向使用者,盡快獲得反饋以「快速試錯」,現實和壓力迫使大多數新產品的pm不敢投入大量時間精力深入的進行使用者研 究。這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大家都覺得使用者模型很好,卻鮮有人在工作中真正運用它。
接下來,我們將提出一種基於使用者行為資料的快速、迭代構建使用者模型的輕量方法。
首先,在開始時,整理和收集已經獲得的任何對使用者的認知、經驗和資料。
您可以將這些資訊對映成為使用者的描述資訊(屬性)或使用者的行為資訊,並儲存起來形成使用者檔案(最終形成的結果如下圖示意)。
注意:從這一步開始,你就需要乙個儲存了使用者資訊和使用者行為資訊的資料庫系統,它能夠支援你快速的進行接下來的各種分析和探索,直至形成使用者模型。
然後,根據已獲得的認知和經驗對使用者分群,這些使用者群是進一步研究的基礎。比如,你覺得使用者也許可以分為孩子、媽媽、爸爸和祖輩等四類,或者你認為購物的使用者可以分為男女兩類,那就根據資料劃分好了。
接下來,您就要對上一步的使用者群逐個進行分析,並嘗試從中發現顯著的行為模式。
對於每個使用者群,分析步驟如下:
對上一步形成的候選使用者模型(使用者群),對其屬性和行為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初步驗證您的猜想。
接下來,對上面形成的每個候選使用者模型,進一步完成其目標和動機的推測。同樣,在過程中有任何不解之處,請記錄下來。
從每個使用者模型中選取少量具有代表性的使用者,進行訪談或調查,以消除您在前面研究中遇到的不解之處。在這一步, 如果您有足夠的時間和資源,那麼可以多選一些使用者,並盡可能的做現場的訪談和觀察;如果您時間和資源有限,那麼可以少選一些使用者,或者採用**、問卷等方 式完成訪談,對於配合度較高的使用者,可以考慮採用錄屏或qq遠端協助之類的工具觀察使用者的真實行為。因為您在前面的步驟中已經對使用者的真實行為有了一定的 了解,所以在這一步,您可以不必嚴格的執行alan cooper的使用者研究方法,從而節省大量的時間和資源。但是,如非特殊情況,請盡量不要跳過這一步。記住:哪怕是與使用者進行很少量的溝通,也有助於發現未知的問題,這是非常值得的。
在完成了上面的工作之後,接下來,您就可以對候選使用者模型進行逐個的審視和修正。合併相似的,補充不完整的,採用敘述的方式描述每個使用者模型,並為其選擇適當的**,這樣就得到了本次迭代的使用者模型(如下圖示例,來自網路)。您可以用這個模型指導介面設計、與團隊溝通……
最後,根據您的認知變化和產品需要,可以在合適的時機對之前得到的模型進行新一輪的修正。 修正的過程和前面相同,可能您會在幾次產品迭代中穿插進行一輪使用者模型的迭代,時間越久,使用者模型就越接近真實的使用者情況。
如何基於資料快速構建使用者模型(Persona)?
使用者模型 persona 是alan cooper在 about face 互動設計精髓 一書中提到的研究使用者的系統化方法。它是產品經理 互動設計師了解使用者目標和需求 與開發團隊及相關人交流 避免設計陷阱的重要工具。但在現實中,一般只有很少的成熟公司,產品經理 互動設計師或使用者研究人員才會花...
基於大資料的使用者畫像構建(理論篇)
alan cooper 互動設計之父 最早提出了 persona 的概念 personas are a concrete representation of target users.persona 是真實使用者的虛擬代表,是建立在一系列真實資料 marketing data,usability d...
思路 步驟 方法,三步教你如何快速構建使用者畫像
前面在用美女舉例的時候,對美女從內在和外在兩個方面進行了判斷,使用者畫像的構建思路其實也是從這兩個方面進行展開。在這裡我們稱之為 顯性畫像和隱性畫像兩個方面,具體的思路都是圍繞這兩個方面進行展開。以下可做思路的參考 為了讓整個使用者畫像的工作有秩序,有節奏的進行,我們可以將使用者畫像分為以下三個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