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混合雲精選的架構是啥樣?

2021-09-19 18:34:48 字數 3672 閱讀 5668

現在,雲計算資源的交付和使用已經成為全球的 「新常態」,因為有了雲平台的支撐,企業可以簡化it服務,建立更多的新業務。

在傳統大中型企業開始上雲的大背景下,混合雲成為未來的主旋律,混合架構讓雲廠商通過差異化構建競爭力,促成了目前越來越多新型態雲服務模式的湧現,即 everything as a service。

新技術和雲力量正在為客戶繪製未來,但在落地中,雲服務和功能的多樣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複雜,對於使用者來說,上雲的過程充滿挑戰,既要考慮雲端應用與基礎架構的配合,還要與不同的軟體**商、硬體**商和服務商接洽,提供不同的服務介面。

構建雲服務的基礎設施是硬體和軟體的有機結合,共同的要求是強大、高效、靈活,與僵硬的、會導致高昂成本的專用基礎設施相比,高度靈活、敏捷、現代化的、軟體定義的基礎設施更有助於服務創新,產出利潤和降低成本。

混合雲的未來

每年rightscale都會對企業和中小型企業進行調查,分析雲的採用情況,此前,rightscale已經被flexera收購,今年3月的報告也是該公司被收購後的第乙份報告。

與2023年相比,混合雲的使用比例在增加,按照報告來看,混合雲的採用率增加了7%,而使用多個公共雲平台則增加4%。

企業混合雲同比增長狀況

同樣在國內,無論是idc還是gartner的報告都會提到中國是私有雲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混合雲場景依然是未來的方向,單純公有雲或者私有雲的it架構是無法滿足客戶需求。

2023年,雲計算繼續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從國家層面來說,工信部《雲計算發展三年行動計畫(2017-2023年)》指出,雲計算帶來了軟體開發部署模式的革新,並為大資料、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興領域的發展提供了基礎支撐。

「混合雲」模式減少了企業應用在雲間更換的不便和不必要成本,還能滿足企業成長不同階段的發展需求,既能提供私有雲的安全性,也能夠提供公有雲的開放性。

而從使用者的角度來說,政企市場更成為雲計算的主戰場,以往雲應用於個人娛樂和消費領域,現在雲進入了生產領域,企業的關鍵應用上雲。

混戰公升級azure stack打進資料中心

在今年的flexera報告中,azure採用率從45%增加到52%,已經逐漸接近aws。之後是谷歌云,今年使用率19%(2023年18%),其次是vmware cloud on aws(12%)、ibm cloud(12%)、甲骨文的雲服務(11%)以及阿里雲(3%)。

可以看出 ,雙a的競爭加速,混合雲都將會是未來角逐的乙個重點。

2023年,當aws宣布退出aws outposts時,立馬引起行業內所有廠商的注意力,給行業內乙個更強的訊號,這意味著混合雲市場經過了過去幾年的發展,已經逐漸形成了完整的廠商技術路線和生態圈。

事實上,在混合雲具備天然優勢的微軟,其公布和落地混合雲解決方案的時間更早,與aws的技術路線相反,作為微軟混合雲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azure stack以超融合裝置(一體機)的形式部署在使用者的私有雲一端,很多人認為,這將會是微軟azure在雲計算領域重新通知世界的一款產品。

azure stack提供的是乙個能夠與主流公有雲完全保持一致的混合型雲平台,azure stack是azure公有雲在本地資料中心的延伸,將azure雲服務的靈活性和快節奏的技術創新帶到本地資料中心——支援為azure開發的iaas和paas服務以及azure marketplace應用。

從體驗上來說,從api介面、開發工具、雲市場、運營管理等各個層面,都能提供與azure一致的混合雲平台和體驗。

對於使用者來說,使用者可以自己開發的完整的一套解決方案可以無縫的在azure stack上執行,同時將來可以擴充套件到azure的公有雲架構上,所有的應用、所有的開發,使用者只需要一次性開發就可以,這也意味著不管使用者在經驗、執行模式還是開發工具上、使用的所有方式都是保持一致的。

這樣一來,使用者可以以最短的時間、最低的成本擁有混合雲方案。

在生態構建和落地上,在azure stack一體機的推廣上,微軟採取了跟合作夥伴一起推廣的策略,在中國聯合華為、dell emc、聯想等共同推出的azure stack一體機在去年上半年就正式商用。

可以看出,azure stack結合了雲計算的靈活性和創新性,同時又解決了某些應用場景對於資料安全和網路延遲的擔心,對於使用者來說,也是一大利好。

釋放出基礎設施的潛能

構建靈活的雲平台,在數位化轉型時代參與競爭,對於使用者來說,需要構建一套靈活的數位化平台。

flexera報告中指出,在上雲過程中成本優化是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

大企業和中小企業在雲服務方面的挑戰

而基於英特爾架構的靈活的硬體和底層的執行環境,在此時正在賦予計算、儲存和網路資源更靈活的可管理性和高階效能,還可以解決企業面臨的成本挑戰。

面向 microsoft azure stack 的英特爾精選解決方案有一大亮點就是提供全快閃儲存器配置,基礎配置為更苛刻的混合雲應用需求提供優化效能,吞吐量和低延遲至關重要。增強配置適用於客戶那些要求最苛刻的混合雲應用,這些應用需要最高效能的吞吐量和最低的延遲。

說到底,客戶和企業既可以構建統一架構的混合雲,還可以實現更低的長期總體擁有成本,因為超融合解決方案可提供更出色的價效比,並具有更好的擴充套件能力和敏捷性,以快速應對不斷變化的需求。

與此同時,彈性計算是iaas層的基礎服務,從公有雲到私有雲,目前主流的做法仍然是通過虛擬機器(vm)提供計算例項,但以docker和kubernetes(k8s)為代表的容器(container)服務正越來越流行。

同樣在flexera報告中,指出大企業的容器工具採用率呈上公升趨勢。

容器實用工具的年度對比

包括微軟azure在內,各大公有云平台都已能提供較為完善的容器服務。

將容器服務方案構建在iaas平台上的缺點是,使用者在統一的虛擬機器資源池中構建各自的應用,這種方案帶來排程效率的下降,同時也使中間層的管理變得複雜。從安全性上看,由於容器與宿主機共享作業系統核心,只要宿主機上任一容器存在安全隱患,或宿主機本身存在安全漏洞,就有可能危及所有容器的安全。

可不可以將容器與虛擬機器的優點相結合,兼具前者的輕量級和後者的隔離性?業界在這個方向上做了不少的努力,譬如在2023年推出的intel clear containers專案,通過intel vt(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虛擬化技術)在輕量級的虛擬機器中載入容器。同時英特爾vt用於確保系統中每個層級的安全,英特爾txt(可信執行技術)可用於從硬體級別開始建立信任,以便證實整個解決方案堆疊的安全性。

可以基於英特爾的平台和架構可以提高客戶基礎架構效率、敏捷開發部署應用等優點的同時,保證了應用的有效隔離,有助於加速應用容器化的程序。

當然這套方案包含採用英特爾至強可擴充套件處理器、高頻寬英特爾乙太網介面卡以及其他英特爾技術的伺服器,這些全新整合的系統可以為使用者在混合雲環境中提供強大的效能和豐富的功能。

如今,雲計算已經不再是乙個可選項,對於不同企業的來說,是否上雲已經不是問題,只是上雲的策略和路線不同而已。

雲是讓一切都實現軟體定義的地方,而基礎架構和資料中心就是資料和**存在的地方,不管使用者是應用融合、超融合還是遠端定義的資料中心,基於英特爾架構的基礎設施可以為使用者實現不同混合場景、不同混合環境下、不同混合負載的支援,最終讓使用者用智慧型的基礎架構去支撐新應用。

我們需要啥樣的雲吶

雲計算又叫喚了一年,好多網際網路公司都推出了所謂的雲服務,雖然沒啥明確的定義,但最常見的模式還是把本地的資料同步到伺服器,也就是所謂的雲端,這是針對普通使用者的。針對企業的則有以前的虛擬主機服務現在改頭換面也叫雲伺服器了,還有就是私有雲的解決方案等等。作為潛在客戶的中小企業來說,似乎還處於觀望的狀態...

總結 利用AWS搭建混合雲的架構

要實現混合it架構,需要從多個方面的努力 常見的混合雲架構應用模式 之所以定義為it混合架構中,而不是混合雲 因為企業可能是公有 私有雲的模式,也有可能是公有 私有資料中心 沒雲 的架構 gartner對混合it的定義 混合的it架構是指結合 內部和外部的服務 通常通過結合公有雲和私有雲,來實現業務...

數字澳洋背後的用友雲混合雲架構支撐

澳洋網路拓撲示意圖 用友雲ipaas服務為其提供全面解決方案。1 esb,讓所有企業內的遺留系統一招連線起來 主資料平台與erp oa 其它系統對接,採用esb的模式,連線傳統軟體及相關協議,配合esb開發配置工具,實施人員甚至客戶it人員經過簡單的培訓即可上手,快速將以往的軟體適配連線起來。2 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