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系統分析與設計 作業
作業內容
簡述瀑布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含原型方法)的優缺點(從專案特點、風險特徵、人力資源利用角度思考)
一、 瀑布模型的優點和缺點
從專案特點的角度思考,它為專案提供了按階段劃分的檢查點。且提供了一種模版,能夠使得分析、設計、編碼、測試和支援的方法在該模版下有乙個共同的指導。因此對於需求明確的大規模專案是十分有力的。
從人力資源利用的角度:當前一階段的完成後,就只需要關注後續階段,因此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資源到其他專案上。
從專案特點的角度思考,各個階段的劃分是完全固定的,而且階段之間會產生大量的文件,增加工作量,因此對於小專案來說是十分不利的。
從風險特徵的角度思考,開發模型是完全線性的,使用者只有到整個過程的末期才能夠看到產品,存在很大的開發風險。
從人力資源的角度思考,專案通過過多的強制完成日期和里程碑來跟蹤專案的各個階段,如果規劃不善,會存在很大的工期壓力。
二、 增量模型的優點和缺點
從專案特點的角度思考,增量模型將待開發的軟體系統模組化,有利於分批次的提交軟體製品,這樣子有利於需求不明確的專案和一些比較小的專案。
從風險特徵的角度思考,因為是較小的元件為單位進行開發,就算是乙個開發周期內出現了錯誤,也只是損失乙個開發有誤的迭代而不會影響到整體。
從人力資源的角度,因為開發順序靈活多變,開發人員可以對元件的實現順序進行優先順序排序,先完成需求穩定的核心部件,因此趕工期之類的管理問題的發生可能性會降低。
從專案特點來說,只能夠應對允許分批交付的軟體專案且能夠模組化的系統,對於需要完整製品的軟體專案,增量模型可能要花費更長的時間來進行模組之間的對接。
從風險特徵來說,雖然每乙個迭代沒有風險,但是模組與模組之間的對接上是可能存在問題的。
人力資源的角度上,要求專案管理人員能夠把握全域性,要求比較高。
三、 螺旋模型的優點和缺點
從專案特點上來說,因為螺旋模型中客戶參與每個階段的開發,因此比較適用於需要與使用者進行密切互動的專案。特別適合與需求不明確的新專案。
從風險特徵來說,因為客戶參與了每個極端的開發,這樣可以保證專案不偏離正確的方向。且以小的分段來構成最終的系統會讓成本計算變得更加的容易。
從人力資源的角度,因為分成了多個部分,所以對開發人員的要求也降低了,開發人員不再需要像以前一樣需要對系統有整體的認知。
從專案特點來說,建設週期會更長,而且迭代次數也可能變得不可控制。
從風險的角度,儘管沒有偏離正確的方向,但是由於開發時間較長的原因,可能開發出來的產品已經過時了,無法滿足使用者的需求。
從人力資源的角度,對專案管理者的要求也不低。需要有合格的系統工程師提供整體的指導和把控。
簡述統一過程三大特點,與物件導向的方法有什麼關係?
統一過程的三大特點:
軟體開發是乙個迭代過程。
軟體開發是由use case驅動的
軟體開發是以架構設計為中心的。
與物件導向的方法的關係:
統一過程是乙個物件導向的軟體開發方法,它給出了有關軟體開發過程組織及實施的指導。
簡述統一過程四個階段的劃分準則是什麼?每個階段關鍵的里程碑是什麼?
里程碑:生命週期目標(lifecycle objective)里程碑
里程碑:初始執行能力(initial operational capability)里程碑
里程碑:產品發布(product release)里程碑
軟體企業為什麼能按固定節奏生產、固定週期發布軟體產品?它給企業專案管理帶來哪些好處?
因為軟體統一過程將軟體開發過程劃分為4個極端,通過階段劃分使得企業能夠按照固定的節奏來進行生產,每個專案組可以周期性地產出交付物,因此可以固定週期地發布軟體產品。
好處:
系統分析與設計第三次作業
c.對比兩個時代 不同地區產品的用例圖,總結在專案早期,發現創新的思路與方法 通過對比兩個時代不同地區的產品的用例圖,在專案初期,創新主要是通過簡化使用者操作,盡量提供乙個更加方便操作的系統給使用者。同時根據使用者的不同的和更加具體的需求來更新和增加系統的功能。並利用發展成熟的技術支援系統的功能,為...
系統分析與設計第三次作業
用例建模 c.對比兩個時代 不同地區產品的用例圖,總結在專案早期,發現創新的思路與方法 兩者在基礎功能上沒有太大的差別,滿足使用者的基本需求是沒有問題的,當然新時期的特性更多,比如收藏酒店 根據星級選擇酒店等等。這是根據網際網路的發展慢慢發現的使用者需求,一方面受益於技術發展提供更加優越的服務,一方...
系統分析與設計第三次作業
增量模型 螺旋模型 簡述統一過程三大特點,與物件導向的方法有什麼關係?使用者為中心 描述使用者使用產品的故事 架構為重心 軟體產品分解的領域最佳實踐 風險驅動 早期暴露風險 統一過程是乙個物件導向且基於網路的程式開發方 軟體企業為什麼能按固定節奏生產 固定週期發布軟體產品?它給企業專案 管理帶來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