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術界生存,你需要認識多少人?

2021-09-12 03:43:17 字數 3634 閱讀 6108

撰文 | 李俠(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系)

任何乙個學術人必須盡最大努力積攢學術資本和社會資本,即又要做學問,又要去社交。在學術道路上處於不同階段的人,該怎樣分配做學問和社交的精力才是合理的?乙個社會如果出現制度性的社交收益大於學術收益,學術界又會處於何種狀態?

在學術界生活的人同樣需要社會交往,而且社會交往也是乙個人積攢資本的重要方式。對於學術界的人而言,他的資本構成包括兩部分,即學術資本與社會資本。學術資本就是乙個人經年累月從事研究所積攢下的資本總和,如獲得學位、發表成果、獲得的獎勵等;而社會資本則是指個體與科技共同體成員、社會其他部門之間由於實質**往而獲得來自他人或機構的支援、認可的那部分資本。任何乙個學術人作為理性人,他在工作中必須盡最大努力積攢下兩類資本,並使之最大化,並以此在市場中獲得相應的收益和榮譽。

拋開總資本中的學術資本積累不談,我們想**一下學術界社會資本獲得的途徑與特點。由於社會資本是由人與人之間形成的一種穩定關係所帶來的,從而社會資本的積累與所交往互動的人的數量有關,從理論上說,你認識的人越多你所擁有的社會資本就越多,道理沒錯,問題是這種推論可行嗎?由於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把所有的時間都用於社會交往上,這就引申出乙個很現實的問題:在學術界生存你需要認識多少人?

學術界中人通常有多少好友

英國牛津大學的人類學家與進化心理學家羅蘋•鄧巴(robin dunbar,1947-)在2023年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曾提出乙個著名論斷:人與人之間所能維持的穩定互動關係的規模是150人左右,這個數字被稱作鄧巴數(dunbar『s number)。這個結論是鄧巴根據靈長類動物腦的大小與平均社會群體大小之間存在相關性推出來的,後來他從人類社會中的各種現存組織結構入手,證明這個數量規模在社會中具有普遍性。

由於學術界只是社會系統中的乙個子集,除了專業分工有別之外,與其他子系統在生活屬性上並沒有多大分別,考慮到人類認知的有限性是乙個普遍性現象,因此,學術界與其他領域一樣相互之間可以維持的最大認識規模仍是150人左右。這裡需要對認識進行一些簡單的界定,認識是指相互之間存在實質性的交往互動,而非僅僅知道對方的名字。按鄧巴的形象說法:如果你碰巧在酒吧裡碰見他們,加入他們陣營時你不會因為未受邀請而感到尷尬。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交往規模遠遠沒有這麼大,150人可以認為是乙個人在學術界交往規模的上限。那麼真實生活中我們實際交往的人有多少呢?它的結構又是怎樣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通常根據交往頻率與密度(親疏遠近關係)對所認識的人進行劃分,因此,這150人的群體我們可以劃分為幾個層級結構。關於這一點,鄧巴並沒有給出相應的說明,但不妨根據密切程度把社交群體劃分為三層結構:核心群體、亞核心群體與外圍群體。每個層次的群體人數又該怎樣分配呢?雖然可以簡單地把鄧巴數平均分配,即每個層級的規模為50人,但是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所認識的核心群體成員都是低於50人的。為了驗證乙個人所認識的核心群體成員的數量,通過一些實證調研,我們發現,核心群體的規模應該是30人左右,亞核心群體的規模為60人左右,外圍群體的規模約為60人左右,這樣的分布符合實際的人**往結構,人數總和也符合鄧巴數,而且,基於偏好與親疏結構劃分的三個認識層級的數量規模也與學術界的現狀相一致。

上述分析意味著乙個人在學術界所認識的核心成員在30個人以內,稍遠一點的亞群體人數在60人左右,交往比較少的外圍群體的規模以60人為上限。通常乙個人在社會交往中的精力主要投向核心群體與亞核心群體,對於外圍群體的精力投入就比較少了。一旦他遇到需要幫助的時候,首先會向所認識的核心群體成員尋求幫助,然後是亞核心群體成員,最後才是外圍群體。這種關係結構也符合美國社會學家彼得·布勞的社會交換理論的要求。

我能直接影響多少人?

還有乙個基礎性問題需要解決,即把乙個人所認識的群體根據偏好、親疏遠近做劃分是否有道理呢?哈佛大學的社會學教授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提出的「三度影響力」原則可以支援我們對群體結構的劃分。按照尼古拉斯的說法:我們所做或所說的任何事情,都會在網路上泛起漣漪,影響我們的朋友(一度)、我們朋友的朋友(二度),甚至我們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三度)。如果超出三度分隔,我們的影響就逐漸消失。尼古拉斯的「三度」分別對應我們的核心群體、亞核心群體與外圍群體。但是對於網路傳遞過程中的影響力衰減模式,尼古拉斯並沒有給出具體的說明。聯絡到前期的一些觀察,我們給出影響力逐級衰減的比例是減半規則。為了形象地說明這個問題,下面給出個體在群體中影響力衰減的示意圖:

該花多大精力社交?

維持乙個群體的穩定關係是需要花費大量投入的,由於時間和精力的硬性約束,不是認識的人越多越好,隨著認識的人數的快速增加,維護成本也隨之快速上公升。按照經濟學的說法,最大的認識人數規模的邊界條件是群體邊際收入等於邊際成本的那一刻,超過這個邊界,再多認識人就不划算了。對於學術界而言,畢竟主業是科研活動,標誌其學術成色的還是其所取得的學術成就和貢獻,而這些業績的取得都是需要投入巨大的時間與精力的,因此,社會資本對於學術界而言只是一種輔助性資本,切不可本末倒置,把社會交往作為共同體成員追求的主要目標。通過實證資料分析,我們發現乙個有趣的現象:成就越大者,越容易擴大核心成員的規模,從而增加由影響力帶來的社會資本,並處於影響鏈的上游;反之,成就小者,則處於影響鏈的下游,核心成員規模較小,交往占用時間即便很多,所增加的社會資本也有限。

燈塔模型圖中符號的意義分別是:abc的面積就是乙個人所積攢的社會資本總量,t線就是影響力線,當個人能力提公升的時候,影響力線從t1向 t2上移,覆蓋的面積增大,意味著積攢的社會資本也越多。這張圖很好地揭示了提公升個人成就對於影響力提公升和社會資本積累的重要意義。另外,區域的社會平均水平線st0也會影響個體積攢社會資本難易程度。在水平高的地方混出名堂不容易,原因就在於社會平均水平較高的緣故。

由於個人積攢的資本總量=學術資本+社會資本,所以在積攢資本的過程中要避免兩種走極端的路線:要麼完全放棄社會資本,全身心投入學術資本積累;要麼大幅縮減學術資本積累的投入,無限制地加大對社會資本積累的投入,乙個理性的資本積累模式應該是合理分配時間與精力資源在兩個領域的投入比例,在學術界生活,學術是主業,這部分投入應該永遠佔大頭。如果學術界出現制度性的社會資本收益大於學術資本收益,那麼這個社會的學術界一定是處於退化狀態,這種趨勢將極大地遏制學術的發展,如跑部錢進、拉關係等都屬此類現象。社會資本的形成應該是一種自生自發秩序的結果,也就是說是順其自然形成的,而非刻意建構,否則會出現社會資本的泡沫現象。

對於社會資本的積累而言,重要的是改變你所認識的人的群體結構,畢竟對於影響力而言,核心成員的數量與質量才是最關鍵的,從核心群體到亞核心群體已經占用你影響力的75%,這也是形成社會資本的主要區間,再拓展認識的人的規模就會面臨邊際收益遞減的局面。因此,在學術界生存,認識90以內的人足矣!

Rust語言成為趨勢,在學術界也一樣風靡

aws 將 rust 編譯器團隊負責人收入麾下的新聞讓開發者們再次聚焦於這門兼具安全性與高效能的程式語言。近日,著名科學期刊 nature 刊登了一篇文章,表明 rust 語言也正在成為學術界最受歡迎的程式語言之一。2015 年,德國生物資訊學家 johannes k ster 曾用 python ...

技術討論 國內學術界中的極限程式設計

我的結對程式設計的 最近終於可以開始尋找期刊發表了,因為合作的弟兄得到了第一筆 支援,這樣 的發表就容易一些了。今天按照他的要求我檢索了四種國內期刊,檢索結果如下 軟體學報中xp,極限,極限程式設計等關鍵字都沒有檢索到相關資訊 計算機學報中xp和極限程式設計都沒有檢索到任何 計算機研究與發展中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