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1月15日電 (韓璐 劉流)重慶大學15日發布訊息稱,隨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背面的生物科普試驗載荷內生長出植物嫩芽。這是人類在月球上種植出的第一株植物嫩芽,實現了人類首次月面生物生長培育實驗。
據重慶大學副校長、科普載荷專案總指揮劉漢龍介紹,本次實驗中的生物科普試驗載荷罐是乙個高度密封的抗壓容器。生物科普試驗載荷由特殊的鋁合金材料製成,直徑173公釐,高198.3公釐,內部除了6種生物,還有18毫公升水,以及土壤、空氣、熱控以及兩個記錄生物生長狀態的相機,總重量為2.608公斤,生物生長空間為1公升左右。生物科普試驗載荷內搭載了棉花種子、油菜種子、土豆種子、擬南芥種子、酵母和果蠅蟲卵六種生物,它們形成乙個簡單的微型生態系統。
據了解,載荷內搭載的6種生物構成乙個含有「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的微型生態系統。其中,植物生產氧氣和食物,供所有生物「消費」;作為消費者的果蠅和分解者的酵母,通過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碳,供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此外,酵母可以分解植物和果蠅廢棄物而生長,酵母又可以作為果蠅的食物。
「生物科普試驗載荷於嫦娥四號登陸月球第一天(1月3日)23:18加電開機並啟動主相機拍照,23:48在地面控制中心傳送放水指令後,植物種子和果蠅蟲卵結束休眠狀態,進入生物月面生長發育模式。1月5日晚8點,地面接收資料顯示載荷內種子已經發育為胚根。」劉漢龍說,1月12日20:03:34地面傳送了生物科普試驗載荷斷電指令,載荷正常關機。
「從開機至斷電,生物科普試驗載荷在軌工作狀態良好,累計工作時間長達212.75小時,主副相機累計拍照34次,下傳**170多幅。與整器保持良好的持續通訊狀態,並實時傳回溫度、電壓、氣壓等各項遙測資料。通過**資料和遙測資料分析,裝置內部水已完全浸潤土壤,溫度、壓力等完全符合生物生長發育的要求,達到設計指標,部分指標超過預期。」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副主任、生物科普試驗載荷總設計師、重慶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謝更新教授介紹說。
「這是人類第一次在月面上做生物生長試驗,以前科學家在空間站以及其他太空飛行器上開展過多次生物試驗,但月球上還從未有過。生物科普試驗載荷已初步實現人類首次月面生物試驗,在荒蕪的月球上培育出第一株植物嫩芽,並隨時間的推移,成功實現人類有史以來第一片在月球生長的綠葉。對人類今後建立月球基地提供研究基礎和經驗,具有重大意義。」謝更新說。
據介紹,生物科普試驗載荷在月面注水進行發芽和生長實驗以後,經過9天時間進入月夜期。目前,生物科普試驗載荷已進入斷電狀態,載荷內部在月夜溫度零下52℃的情況下,所攜帶的六種生物將結束本次科普試驗使命,處於冷凍狀態。待下乙個月晝期溫度上公升後,在全封閉狀態的生物科普試驗載荷罐中,六種生物將被慢慢分解成無害的有機物,並將被永久封存在生物科普試驗載荷內部。
醒了!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巡視器度過月夜
嫦娥四號著陸器和 玉兔二號 巡視器順利度過月夜開展第二月晝工作 客戶端北京1月31日電 孫自法 郭超凱 記者從中國國家航天局獲悉,1月30日20時39分,嫦娥四號著陸器接受光照自主喚醒。此前,玉兔二號 巡視器於29日20時許完成自主喚醒。兩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經受極低溫環境考驗,根據太陽高度角變化擇機自...
由嫦娥四號的中繼衛星鵲橋,談談拉格朗日點
本文大多內容系 在引力計算中,兩體問題可以得到完美解決。可是一涉及到三體,那就傻眼了。怎麼辦?找一些特殊條件的解。比如說,三體中乙個天體質量非常小時 地 月 衛星 有五個特解,叫做拉格朗日點,屬於限制性三體問題 普遍性三體問題沒有通解 1767年,大數學家尤拉發現三體 地 月 衛星 問題中的3個限制...
天問一號飛出近1億公里 嫦娥四號幹滿600天
今天是七夕佳節,除了讓人遙望千年的 牛郎織女 火星 月球也正在被我們一點點征服。最新資料顯示,8月25日22時45分,天問一號 火星探測器與地球的距離突破了1000萬公里,www.cppcns.com飛行里程則達到約9300萬公里,目前一切正常。而在月球背面,嫦娥四號 著陸器和 玉兔二號 月球車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