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看康震教授講《賣油翁》有感

2021-09-08 07:25:50 字數 1368 閱讀 9444

昨晚,康震教授重新詮釋了歐陽修的《賣油翁》,聽後結合現在的工作感觸很大。《賣油翁》在語文課本中可以找到:

陳康肅公堯諮,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嘗射於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但微頷之。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它,但手熟耳!」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於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溼。因曰:「我亦無它,惟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

簡單來說就是乙個「射箭很nb的被乙個倒油很nb的老翁鄙視」的故事,最後總結為「惟手熟爾」、「熟能生巧」云云。

實際上語文課本少了最後一句,我認為這是「畫龍點睛」的一句:

此與莊生所謂解牛斲輪者何異?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嚮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 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目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第二個可能比較少接觸叫「輪扁斲輪」:

桓公讀書於堂上。輪扁斲輪於堂下,釋椎鑿而上,問桓公曰:「敢問,公之所讀者何言邪?」公曰:「聖人之言也。」曰:「聖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 「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讀書,輪人安得議乎!有說則可,無說則死。」輪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觀之。斲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斲輪。古之人與其不可傳也死矣,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庖丁解的不是牛而是「零件」,輪扁斲輪得心應手,粗看兩則故事都是「熟能生巧」,最終卻帶出了「養生之道」、「古人之糟魄」 這兩個的大道理, 這與賣油翁有什麼關係?康教授用「境界」這個詞道破個中玄機,專家級的庖丁領悟出了「順應自然」的養生「境界」;大師級的輪扁深知「徐疾之數「僅靠聖賢書所不能傳授的道理。

搞it的人和庖丁、輪扁一樣都是靠手藝吃飯,有些人寫的程式、做的方案就是經不起折騰,有些人卻能造就經典;有些人讀n多權威的官方文件,實施時還是磕磕碰碰,有些人看兩眼文件就能實施得很好,為什麼呢?追求「熟能生巧」只是乙個階段,領悟出「境界」才是最終努力的方向,現在網路條件很好,做到「惟手熟爾」不難,達到「熟能生巧」也不太難,但要掌握輪扁所說的連自己兒子都學不來的「徐疾之數」才是至高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