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服務商到了認真考慮「自動化」的時候了

2021-09-05 08:33:14 字數 3292 閱讀 3663

一些企業或機構在採用雲計算架構之後發現,it系統的響應速度不僅沒有顯著提高,反而變慢了,這從某種程度上影響了企業採購雲服務的積極性。造成這種狀況的乙個重要原因是雲解決方案或雲服務缺乏自動化的能力。「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當雲計算從最開始的區域性應用發展到今天的規模化,已經在很多領域得到***,雲的複雜性伴隨規模性也逐漸顯現出來,尤其對以大型資料中心為承載的綜合雲計算系統尤其如此,這時就迫切需要增強雲的自動化能力和敏捷性。」無錫華雲資料技術服務****(以下簡稱華雲資料)首席技術官鄭軍表示,這才是深化雲應用的正確途徑。

雲計算產品有很多特徵,經常被人提及的包括高效能、安全性、穩定性、可用性等,但其中非常重要但又很少有人提及的還有自動化這一特性。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雲計算從誕生到走向成熟有乙個過程,簡單概括起來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使用者最先了解雲計算的基礎架構,談論最多的是iaas和各廠商推出的雲主機產品;第二階段,使用者希望將更多的應用和資料遷移到雲中,因此廠商推出了更多種類的雲計算產品,除了雲主機以外,雲儲存、資料服務、軟體定義的網路等產品也日漸流行;第三階段,也就是當前這個階段,雲計算已經從最初的小規模嘗試發展到大規模應用,規模化是雲計算發展的必然特徵。單個雲計算產品已經很難滿足使用者的需求,使用者需要功能更豐富、部署速度更快、使用更方便的雲解決方案和服務,這就要求乙個完整的雲計算解決方案必須在後台將所有單個的雲計算產品無縫組合,根據使用者的需求實現自動部署、配置和運維,降低capex投資成本與opex運營成本。目前的技術趨勢也正在驗證這一點,從早些年的web service到分布式計算到現在諸如「微服務」概念和技術的出現。

「以前,使用者關心的是有或沒有某些雲功能。現在,使用者更關注的是如何用好已有的這些功能,充分發揮其價值。」鄭軍表示,「這和智慧型手機的發展有些相似。以前,在非智慧型手機佔據主流的時代,人們即便擁有一部功能簡單的智慧型手機就非常滿足。現在,智慧型手機已經成了主流,人們更關注哪種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更易用更流暢,更能全面滿足使用者的需求。」

gartner進行了一項調查,74%的受訪者認為,要實現業務的增長,迫在眉睫的任務是提高基礎架構的自動化程度。

企業在搭建統一資源池和虛擬化方面已經有了質的突破,現在更需要縱深化的私有雲產品,可以打通iaas和paas層,提**用驅動的綜合資源服務,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虛擬化的階段。從使用者的需求看,他們對雲的敏捷性、高效性和彈性的要求越來越高,需要更加自動化的雲。

「自動化是雲的高階功能,同時也是辨識雲計算是否成熟的重要標準。」鄭軍認為,「不管是使用者還是開發者,現在已經到了要認真考慮自動化這一問題的時候。」

為什麼現在才將自動化這個問題提上議事日程?

在雲計算應用的初始階段,主要的任務是實現虛擬化。但是現在,企業使用者對雲的需求已經遠超虛擬化,需要雲計算提供對硬體、軟體和服務等各方面的支撐已經遠遠超越了虛擬化。隨著移動計算、大資料、「網際網路+」等新應用的興起,大多數企業開始業務轉型,從乙個傳統的it管理者逐漸轉型為對外的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和對內的業務服務提供者。

「雲計算發展到一定階段,應用從簡單到複雜,如果沒有自動化,雲的運維將是非常困難的。」鄭軍一語中的,「如果沒有自動化,企業想上線乙個大資料的複雜應用,學習曲線很高,實施的難度會增加。福特汽車公司的創立者亨利·福特對於****的最大貢獻就是製造了世界上第一條汽車生產流水線。這種自動化的生產方式對於****的規模化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今天,自動化對雲的重要性也是如此。」

很多調查顯示,目前阻礙中國使用者上雲的最大問題是雲的安全性。其實,雲的安全性、可靠性並不是技術不能解決的問題,而是使用者心理上的問題。不過,雲的複雜性這個問題卻是可以通過技術手段解決的,那就是實現雲的自動化。在很多企業中,it人員是不懂業務流程的,這就在業務應用與it解決方案之間設立了一道屏障。只有讓應用與it相匹配,才能理順業務流程,創造價值。但是,要讓每個企業都配備既懂it又懂業務的人是很難的,而且培養這樣的人才成本很高。舉例來說,假如乙個企業購買乙個大型erp系統就花費了上千萬元,實施和系統整合又要花去兩年時間,那麼在乙個需要業務快速創新的時代,這樣的速度恐怕不能令企業滿意。自動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目前,國內雲服務提供商的自動化水平還有待提高。雖然各雲服務商都可以提供數十種甚至更多的雲計算產品,但並不能完全做到將這些產品的技術後台打通,實現自動化的資源供給和運維。華雲資料將發布一些與資源管理相關的新產品,不斷提公升自身雲平台的自動化水平。

以前,應用相對較少且部署簡單,企業的it人員可以採購軟體和硬體,然後通過人工部署和管理。但是現在,隨著應用增多,軟體公升級日益頻繁,手工配置已經跟不上應用發展的速度。it系統要具有根據應用的需求自動公升級、橫向擴充套件的能力。在非自動化的情況下,企業管理100臺伺服器裝置,可能需要幾個人甚至更多的專職團隊,但在實現自動化後,管理同樣多的裝置可能只需要一兩個人,不僅減少了人工干預可能造成的錯誤,而且運維成本更低。自動化既是使用者的需求,也是廠商努力倡導的技術發展方向。

「以前在企業中,it運維要由兩組人完成,一組負責系統運維,另一組負責網路運維,兩組人專職不同。現在,雲計算要把所有系統、軟硬體打通,實現整體運維的自動化。」鄭軍強調說。

這是乙個開源時代。為了打造更優化的雲平台,實現自動化,需要用到開源技術。使用開源技術可以避免使用者被廠商繫結。但需要注意的是,任何開源技術不能拿來就用,而要在開源技術的基礎之上針對企業的特定需求進行定製化的開發、優化和測試,這樣才能保證開源技術用到刀刃上。對於研發企業應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開源技術,鄭軍給出了建議:第一,企業要掌握一些核心的演算法,並將開源技術與公司的開發戰略緊密結合;第二,企業要在開源技術的基礎之上進行定製化開發,進行必要的系統級優化與工程測試,將開源技術融入自己的產品體系中;第三,企業要利用敏捷開發的方式,進行迭代式創新,不斷豐富產品的功能。

「openstack是乙個優秀的平台,而且也是業界的乙個標準,遵從這個標準進行開發可以保證與業界的主流趨勢同步。不過,openstack平台本身的穩定性還要再提公升,而且它只提供基本的framework框架平台,企業基於這一平台進行複雜高階功能的開發,必須掌握一定的技術方法。」鄭軍表示。

gartner的調查資料顯示:自2023年以來,混合雲在全球的採用率逐步提高,亞太和日本地區混合雲的採用率已達24%;基礎架構的自動化和基於混合雲的創新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出來。很多使用者之所以選擇混合雲,就是因為混合雲具有敏捷性和靈活性。

一些已經建立了私有雲的使用者逐漸認識到,一些非關鍵性的應用和資料可以放到公有雲中,不僅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較低。鄭軍認為,混合雲服務比拼的是可靠性和可用性。華雲資料已在全國的15個城市擁有20個資料中心,可以提供多樣化的雲化產品組合,以及領先的雲化支撐運營能力。「通過網際網路服務,雲計算不區分地域。但綜合考慮具體的實際情況,區域雲資料中心的選擇可以優化服務。比如,華雲資料在武漢的資料中心可以為當地客戶提供就近服務。而有些雲服務商由於在當地沒有資料中心,只能依靠異地的資料中心提供服務,從服務的可靠性、連線性、成本等方面綜合考慮,華雲資料佔據優勢。」鄭軍介紹說。

2023年,華雲資料的業務重點之一是不斷優化和壯大現有的雲資料中心基礎資源,同時提公升自身的研發能力,夯實雲資料中心基礎架構,為客戶提供更好網路資源、計算資源和不同種類的雲服務。

雲服務商競相爭奪市場紅利 產業雲化勢在必行

經過10年的積累沉澱,雲計算已經成為使用者構建全新基礎設施的主流架構選擇。而隨著使用者端對公有雲擁抱程度的加深,雲服務在落地層面也具備了一定規模。雲服務商競相爭奪市場紅利產業雲化勢在必行 事實上,大量中國的中小企業在雲服務這一塊的需求差異還是非常明顯的,無論是差異化還是多樣性,都使得很難有乙個企業能...

關於UI測試自動化的考慮

針對ie的測試使用.net體系是比較方便的,利用process啟動ie,再把ie程序轉換成iexplore物件,就可以隨意的操縱html dom了 針對firefox的測試使用selenium也是比較方便的,不需要額外安裝 瀏覽器driver 其實ui測試方面功能還是太弱了,鍵盤輸入,滑鼠滑動,滑鼠...

選擇雲儲存服務商的6條安全紅線

長久以來,雲已經被認為是 未來的浪潮 其實未來已經來到。選擇一家好的雲儲存服務商,不僅讓我們可以方便地隨時隨地訪問檔案 很方便地同步檔案 不論在工作還是旅途中,都可與他人共享並進行文件協作。但事實上,有 50 以上使用者所使用的雲儲存應用存在安全風險。儘管所有雲儲存服務商都宣稱可以提供比本地儲存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