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這段時間休假,今年試用期員工成立工作學習互助小組的組長很是困惑,不知道怎麼評估專案進度。和他在郵件中溝通過幾次,大致整理如下:
很多時候,單一的資料評估會有欺騙性。作為乙個專案負責人,評估、掌控並匯報出專案進度,是核心中的核心。那麼專案進度,有那些維度呢?
一、工作單位量
工作單位量有可能是子模組、需求數量、硬體批次等等。用工作單位量作為專案進度評估,只是很小的適用範圍。
比如傳統的生產製造部門行業,固定的流水線生產冰箱,電腦。舉例:10w的生產量,每天計算生產數目,就可以很精準的反饋這筆單子的專案進度。
但是很多專案不一定是按照單位量直接衡量。
比如測試6款軟體。你們測試完成1個軟體,專案進度就是1/6,測試2個,就是1/3……因為可能每款軟體的測試週期不一樣。
或者需求單位量,有可能小需求,一天就能實現十個八個,同樣,乙個需求,可能乙個團隊做兩個禮拜都不一定搞的定。再特殊點,賈伯斯「只要乙個按鍵」的需求,折騰了整個蘋果多久?
二、時間
既定的時間結束,專案完成。這是唯一的交集,在過程中,時間軸和專案進度軸可能完全不搭界。作為新手的專案負責人,一定要注意,不能用時間作為專案評估的標準。
比如乙個新專案是三個月的週期,但是為了了解新業務,可能最初兩個星期就是單純的學習、摸索,也就是傳統的磨刀不誤砍柴工。兩個星期過去了,專案進度是零——如果project上把預研、探索時間也作為專案內容,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匯報:單項任務進度:100%,專案進度:xx%。
同樣,乙個維護專案是三個月的週期,可能乙個半月時,所有的需求都已經實現,後面的乙個半月是效能、壓力、公升級測試,以及bug的修復期。所以可能乙個半月時,專案進度就是90%,然後慢慢爬向100%。
三、人月
呃,關於人月,《人月神話》的作者最有發言權。
新人需要旪間學習才能上手
新人一開始參與時,會需要對這個系統有經驗的老手來加以指導,這會減少老手投入開發的時間。
人數增加後,溝通的成本會呈幾何級數地增加。
生乙個孩子要花十個月,即使找來十個人,也不可能乙個月就把小孩子生出來。
人數多了,可是現在可以讓他們做的工作一下子沒有這麼多,專案經理得要想辦法生工作讓這些人都有事做。這樣子反倒會讓專案經理沒有心力與注在真正該做的事情上。
如果有人沒事做,就會很害怕自己被裁員,就會做一些看起來像是工作的事情。於是做一些抵銷人工作的事情。
成功的專案,依賴於時間和思考,依賴於一步步的積累。成功是積累出來的。原來我第一次帶專案,比你們更不堪,硬著頭皮做,現在不是熬出來了麼。當你感到迷茫不知如何下手的時候,先硬著頭皮做。做一段時間,思路自然就有了——反而依賴於空想,不去行動,會達不成目標。
那麼,你作為乙個新鮮出爐的專案負責人,會認為自己需要了解多少,才是對專案的掌握得力呢?你認為自己應該回報多少,才能讓你的領導清晰直觀的做到視覺化管理專案?
你盡力了麼
轉貼自小四的一篇文章,每次讀來都有新的感受,感到了和高手的差距 值得收藏。內容 很多人問如何入門如何入門,我卻不知道要問的是入什麼門。很少把某些好文章耐心 從頭看完,我這次就深有體會。比如袁哥的sniffer原理,一直以為自己對sniffer原 理很清楚的,所以也就不曾仔細看過袁哥的這篇。後來有天晚...
iOS開發幾年了,你清楚OC中的這些東西麼
zeroj 前言 oc中的物件的建立 首先會通過 id alloc 動態的分配所有的變數以及父類定義的變數所需要的足夠記憶體,同時會清除所有的分配的記憶體空間,全部置為0 同時接著需要呼叫class的 id init 方法,這個方法給每個變數設定初始值 返回的型別為id,id是乙個可以指向任意型別的...
iOS開發幾年了,你清楚OC中的這些東西麼1
前言 1.oc中的物件的建立 首先會通過 id alloc 動態的分配所有的變數以及父類定義的變數所需要的足夠記憶體,同時會清除所有的分配的記憶體空間,全部置為0 2.同時接著需要呼叫class的 id init 方法,這個方法給每個變數設定初始值 3.返回的型別為id,id是乙個可以指向任意型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