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保證測試的結果是正確的?
最終結果是正確的,沒有錯誤日誌?這樣只能測試到開發者已經**到的異常,並不能保證程式是沒有bug的。
我們不僅要關注最終結果是否正確,還要對關鍵步驟進行跟蹤。
比如,假設有10個連線,每個連線上的包有序列號。那麼我們不僅要看每個連線上的包的序列號是公升序就ok了,
還需要確認所有連線上的包的總數,和返回包的序列號的總數也要一致,除此之外,還需要確認,每個連線上的包
的序列號和返回包的序列號是一致的,排除將這個連線上的包由於錯誤,處理的時候變成了另乙個連線的包的可能性。
此外,由於連線是有狀態改變的,我們也要關注狀態的變換,防止由於狀態轉換的錯誤,導致本來處理後結果應該是
錯誤的,但是,最終結果卻變成了正確的。
2、對於多執行緒的公平性的測試。
不僅僅只看每個執行緒內對每個連線處理的是否公平,還需在乙個大的絕對軸上進行比較。因為,可能出現每個
執行緒對每個連線的處理是公平的,但是,多個執行緒處理後的結果在時間軸上累加的結果可能就不是公平的。
3、測試時連線的資料,也要根據線上的實際資料進行測試,或者是實際資料乘乙個係數進行測試。防止,測試資料沒有參考價值。
同時,也能防止由於資料的量級不同導致的程式的處理結果不同。
對測試這事的一些看法
4年的測試職業經歷讓我對測試 這件事 和 做這件事的人 有了較明朗的認識。測試這件事 既然是一件事,那麼就幾個問題 目的是什麼?目的就是保證被測系統的質量。這沒什麼可說的,測試的職責就是這個,一切都圍繞這個主題進行。幹些什麼?說到幹些什麼,這裡就出現了很多任務作,不同的組織環境裡有不同的工作,我見過...
對產品初期測試的一些認識
對於乙個剛弄出來的新產品雛形,會有很多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很多功能點沒有按照既定的需求加以細化 很多流程只是粗略的調通,在系統聯調時會有很多調不通的問題。一般都是由於專案週期有限,為了能盡量按期完成指定的目標,我們會盡快的讓產品早點切入到測試中,一邊測試,一邊修復bug,甚至讓一些小的功能點在測試過...
對測試轉開發的一些想法
首先需要引兩個外鏈 其實我這兩天,重新審視了一下我的內心,我想從乙個測試轉開發的真實動機到底是什麼?那絕對不是因為我愛開發技術愛的痴狂,雖然我確實適合做技術。根本原因就是,我受夠了做乙個功能測試。功能測試對乙個人的成長沒有任何幫助。產品經理去了解業務,設計系統流程,然後與開發討論實現的問題,然後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