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需要風險的管理?任何時候。
很多人做專案是保持的樂觀的狀態來作:這個簡單,弄一弄就行了;那個不難,找個人做就行了。
有這麼一句話:思想上輕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
沒錯,我們可以保持樂觀的狀態來做專案,但是戰術上則千萬不能樂觀。正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當乙個專案開始的時候,除了明確工作內容之外,首先就要去找風險。其實每個專案都有風險,就看你能不能找的到。
找到了,那麼風險造成的損失就會降低;找不到,那麼在後期,這個風險隨時可以造成乙個**煩。
我們曾經做過乙個專案,這個專案的特點是誰都沒有掌握業務邏輯。因為我們要在乙個既存的系統上做該修開發,而這個既存的系統又是如此複雜,我們沒有掌握,onshore也沒有掌握,就連有些功能客戶也搞不明白。
於是我們就開始開發了。我們做影響分析,做設計,寫**,測試。過程是辛苦的,結果也是痛苦的:最終在產品環境出現了5個bug。
當然onshore不會滿意,客戶也不會滿意。但是我們已經盡力了。
這裡面出現的最大問題就是我們沒有進行有效的風險管理。
其實offshore也是人,並非乙個個都是天才,面對如此複雜的系統,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大規模的改修開發是非常困難的。
我們最初應該就去分析這個風險,如果能識別出來這個風險,那麼要報告上去,報告給誰呢?報告給所有負責的人:領導,onshore,甚至是客戶。
目前這個風險就是:沒有誰真正掌握這個系統。如果以當前的成本,當前的期限,最後難免會有bug。我們最終需要的結論是:
如果客戶能接受,那麼我們就做。否則,就需要增加成本和時間。
如果客戶不能增加成本和時間,但是還要保證質量,那麼onshore是否有什麼方法避免這個風險,例如找個專家。
如果onshore也沒有辦法,那麼領導是否有辦法,如果增加人手,加班,當然最後這個專案利潤會降低。
如果領導也沒有辦法,那我們也沒有辦法了,總之風險已經共享給所有有責任的人了,大家都了解這個風險,如果風險仍然不能規避,那我們就需要承擔這個風險,責任者也就不單單是開發人員了,領導,onshore,客戶,都會分擔一部分責任。
在之後的專案,我們學會了風險管理。專案一開始,我們就會建立乙個管理風險的檔案。
後來的乙個專案,同樣是我們誰都不會的系統,我們只是掌握了皮毛,要進行開發的話,可以參考既存的一些功能。但是內在的實現,是否會有問題就很難把握了。
這個專案一開始,我們就分析到了這個風險,並且及時的把這個風險與onshore共享了。
onshore通常來說不會拒絕這種積極的態度,他們和我們一起想規避風險的辦法。最後決定使用使用者提供的資料在使用者環境測試。如果使用者提供的測試資料測試沒問題,我們就認為我們的開發沒問題。
onshore把這個風險和方案向客戶進行了說明,客戶也表示理解,同意了這種方式。
當然,這個專案進行的過程中,也有一些其他的風險,我們都及時發現,並且分析規避方法。最終,我們得以順利的完成這個專案。
不過,風險管理是要修築乙個銅牆鐵壁來保護自己的利益嗎?
例如有乙個專案,offshore考慮到了各種風險,每種風險都與onshore進行了說明。最後的效果就是不管出任何問題,責任都是onshore的。
這種風險意識與自我保護好是好,但是從onshore的角度來看,與offshore的合作太累了,最重要的是offshore體現出的價值太小了。
不要只是把風險管理當成是保護傘,同時思考、提出解決方案才是正確的方式。
風險管理,是一種有效的保護措施,保護了自己,保護了專案,保護了自己團隊和onshore之間的信任關係。
企業進行風險控制的重要意義
風險管理又被稱作危機管理,它是乙個管理過程。它包括了對企業風險的乙個確定 評估 度量以及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應付風險的相關策略。風險管理的目的,顧名思義,主要是要把能夠可以避免的風險減至最小,其成本和損失能夠最小化。一般來說,理想的風險管理是一連串排好優先次序的乙個過程,使得能夠可以引起最大損失和最有可...
會計的思考(30) 象鴕鳥一樣進行風險管理
鴕鳥在我們的印象中是只傻大個,遇到事情就把頭埋進沙子來個自欺不欺人,可人家在大事上不糊塗,在傳種接代時風險意識特強。近日看了央視的動物世界,說的是鴕鳥下蛋的事。這傢伙有個特點 從不在自己窩裡把蛋下完,而是在下蛋前到處去找其他鴕鳥的蛋窩,看到後就跑過去下乙個,從而這只鴕鳥的蛋就遍布四處。這樣的話,就免...
搭建離岸架構,對財富進行管理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淨值人士選擇搭建離岸架構,為什麼要搭建離岸架構呢?如此受高淨值人群青睞的離岸架構有什麼作用呢?離岸架構有著控制和節約稅務成本的重要功能,還可以隱蔽投資者資訊,規避政策壁壘 分散投資的商業風險。同時,上市公司及投資 公司傾向於選擇離岸結構,根本原因就在於為滿足 海外重組 規避非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