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在linux下頻繁訪問檔案後,物理記憶體會很快被用光,當程式結束後,記憶體不會被正常釋放,而是一直作為caching
因此我們很有必要手動清理系統快取釋放記憶體。
我們在清理快取前應該先
sync下
因為系統在操作的過程當中,會把你的操作到的檔案資料先儲存到buffer中去,因為怕你在操作的過程中因為斷電等原因遺失資料,所以在你操作過程中會把檔案資料先快取。
所以我們在清理快取先要先把buffe中的資料先寫入到硬碟中,sync命令
sync
手動執行sync命令(描述:sync 命令執行 sync 子例程。如果必須停止系統,則執行sync 命令以確保檔案系統的完整性。sync 命令將所有未寫的系統緩衝區寫到磁碟中,包含已修改的 i-node、已延遲的塊 i/o 和讀寫對映檔案)
最後,輸入手動釋放記憶體的命令
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
drop_caches的值可以是0-3之間的數字,代表不同的含義:
0:不釋放(系統預設值)
1:釋放頁快取
2:釋放dentries和inodes
3:釋放所有快取
free -h
free -h #看記憶體是否已經釋放掉了。
total——總物理記憶體
used——已使用記憶體,一般情況這個值會比較大,因為這個值包括了cache+應用程式使用的記憶體
free——完全未被使用的記憶體
shared——應用程式共享記憶體
buffers——快取,主要用於目錄方面,inode值等(ls大目錄可看到這個值增加)
cached——快取,用於已開啟的檔案
Linux記憶體清理
第一類單位引數 1 b,bytes,以byte為單位顯示記憶體使用情況 2 k,kilo,以kb為單位,這也是預設值 3 m,mega,以mb為單位顯示內容使用情況 4 g,giga,以gb為單位顯示記憶體使用情況 第二類引數 1 h,human,自動將數值轉換為人類易讀形式 2 c,count,展...
Linux 記憶體清理
1.clear pagecache only.sync echo 1 proc sys vm drop caches 2.clear dentries and inodes.sync echo 2 proc sys vm drop caches 3.clear pagecache,dentries ...
清理linux記憶體cache
1.top中的buffers和cached cached快取了對檔案的讀寫,buffers快取了inode,dentry等檔案系統metadata。顯然,metadata大小遠遠小於檔案記憶體,所以buffers一般也遠小於cached。cached的部分叫page cache,buffers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