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id(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是通用唯一識別碼,在許多領域用作標識,比如我們常用的資料庫也可以用它來作為主鍵,原理上它是可以對任何東西進行唯一的編碼的。作為新手一看到類似varchar(40)這樣的主鍵就覺得有點矇圈了,字串型也不能自增啊,這裡就應該應用uuid了。資料庫一般都有自己的辦法生成uuid,但雖然可以用,但這玩意考慮到可讀性和有點坑的長度還是盡量不要用這玩意做主鍵···咳,有點跑題···
下面就簡單說明一下python是如何生成uuid的:
python有乙個模組叫做uuid,匯入它就可以使用它的四個方法了。注意這四個方法依次是uuid1(),uuid3(),uuid4(),uuid5(),
然而並沒有uuid2()。
# -*- coding:utf-8 -*-
import uuid
print uuid.uuid1()
#bf1dfacf-67d8-11e8-9a23-408d5c985711
print uuid.uuid3(uuid.namespace_dns, 'yuanlin')
#ddb366f5-d4bc-3a20-ac68-e13c0560058f
print uuid.uuid4()
#144d622b-e83a-40ea-8ca1-66af8a86261c
print uuid.uuid5(uuid.namespace_dns, 'yuanlin')
#4a47c18d-037a-5df6-9e12-20b643c334d3
乍一看全都是36個字元,那麼他們到底有什麼不同呢,下面一一分析。
uuid1():這個是根據當前的時間戳和mac位址生成的,最後的12個字元408d5c985711對應的就是mac位址,因為是mac位址,那麼唯一性應該不用說了。但是生成後暴露了mac位址這就很不好了。
uuid3():裡面的namespace和具體的字串都是我們指定的,然後呢···應該是通過md5生成的,這個我們也很少用到,莫名其妙的感覺。
uuid4():這是基於隨機數的uuid,既然是隨機就有可能真的遇到相同的,但這就像中獎似的,機率超小,因為是隨機而且使用還方便,所以使用這個的還是比較多的。
uuid5():這個看起來和uuid3()貌似並沒有什麼不同,寫法一樣,也是由使用者來指定namespace和字串,不過這裡用的雜湊並不是md5,而是sha1.
下面再來說一下簡單的處理,uuid中間的'-'是個比較奇怪的字元,那麼應該去掉它,這其實超簡單:
uid = str(uuid.uuid4())
suid = ''.join(uid.split('-'))
**: JS生成 UUID的方法
uuid 是 通用唯一識別碼 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 的縮寫,是一種軟體建構的標準,亦為開放軟體 會組織在分布式計算環境領域的一部分。其目的,是讓分布式系統中的所有元素,都能有唯一的辨識資訊,而不需要通過 控制端來做辨識資訊的指定。如此一來,每個人都可以建立不與其...
Hutool生成UUID方法彙總
參考 下面市hutool工具類的官方參考文件,使用起來很方便 randomutil.randomint 獲得指定範圍內的隨機數 randomutil.randombytes 隨機bytes randomutil.randomele 隨機獲得列表中的元素 randomutil.randomeleset...
封裝乙個生成uuid的方法
function create uuid return uuid console.log create uuid 另外可以在vue中使用uuid外掛程式 一 什麼是 uuid uuid 指 通用唯一識別碼 三 uuid 怎麼在 vue 中引入並使用 安裝 npm install uuid 引入 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