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d flash按照內部儲存資料單元的電壓的不同層次,也就是單個記憶體單元中,是儲存1位資料,還是多位資料,可以分為slc和mlc:
1. slc,single level cell:
單個儲存單元,只儲存一位資料,表示成1或0.
就是上面介紹的,對於資料的表示,單個儲存單元中內部所儲存電荷的電壓,和某個特定的閾值電壓vth,相比,如果大於此vth值,就是表示1,反之,小於vth,就表示0.
對於nand flash的資料的寫入1,就是控制external gate去充電,使得儲存的電荷夠多,超過閾值vth,就表示1了。而對於寫入0,就是將其放電,電荷減少到小於vth,就表示0了。
關於為何nand flash不能從0變成1,我的理解是,物理上來說,是可以實現每一位的,從0變成1的,但是實際上,對於實際的物理實現,出於效率的考慮,如果對於,每乙個儲存單元都能單獨控制,即,0變成1就是,對每乙個儲存單元單獨去充電,所需要的硬體實現就很複雜和昂貴,同時,所進行對塊擦除的操作,也就無法實現之前的,一閃而過的速度了,也就失去了flash的眾多特性了。
// 也就是放電的思路還是容易些。1->0
2. mlc,multi level cell:
與slc相對應,就是單個儲存單元,可以儲存多個位,比如2位,4位等。其實現機制,說起來比較簡單,就是,通過控制內部電荷的多少,分成多個閾值,通過控制裡面的電荷多少,而達到我們所需要的儲存成不同的資料。比如,假設輸入電壓是vin=4v(實際沒有這樣的電壓,此處只是為了舉例方便),那麼,可以設計出2的2次方=4個閾值,1/4的vin=1v,2/4的vin=2v,3/4的vin=3v,vin=4v,分別表示2位資料00,01,10,11,對於寫入資料,就是充電,通過控制內部的電荷的多少,對應表示不同的資料。
對於讀取,則是通過對應的內部的電流(與vth成反比),然後通過一系列解碼電路完成讀取,解析出所儲存的資料。這些具體的物理實現,都是有足夠精確的裝置和技術,才能實現精確的資料寫入和讀出的。
單個儲存單元可以儲存2位資料的,稱作2的2次方=4 level cell,而不是2 level cell;
同理,對於新出的單個儲存單元可以儲存4位資料的,稱作2的4次方=16 level cell。
SLC和MLC的區別
slc全稱是single level cell,即單層單元快閃儲存器,而mlc全稱則是multi level cell,即為多層單元快閃儲存器。它們之間的區別,在於slc每乙個單元,只能儲存一位資料,mlc每乙個單元可以儲存兩位資料,mcl的資料密度要比slc大一倍。1.mlc 可是slc的儲存空間...
NAND FLASH的MLC和SLC架構區別
目前業內最具爭議的話題莫過於nand快閃儲存器的兩大架構mlc和slc了,這兩種架構最大的區別是訪問技術不同,由此也帶來了製造成本 工藝要求 輔助電路 訪問次數上的迥異。從短期發展來看,slc架構在使用上優勢較為明顯,也因此成為了部分廠商炫耀產品的資本。然而mlc架構具有成本低廉 單片容量較slc成...
Nandflash之MLC和SLC的區別
許多人對快閃儲存器的slc和mlc區分不清。就拿目前熱銷的 隨身聽來說,是買slc還是mlc快閃儲存器晶元的呢?在這裡先告訴大家,如果你對容量要求不高,但是對機器質量 資料的安全性 機器壽命等方面要求較高,那麼slc快閃儲存器晶元的首選。但是大容量的slc快閃儲存器晶元成本要比mlc快閃儲存器晶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