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產生的目標,與普通服務及資源交付一致,使得it基礎設施具有流通特性。其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資源彈性提供。根據使用者的需求實現資源的彈性提供。
資源自主化。使用者在雲計算系統中,按照自身需求選擇資源型別。
便捷。通過網路進行訪問,變得相當便捷。
計量收費。it資源在流通過程中,根據使用者使用量進行計費。
資源虛擬化。實現資源整合,便於統一管理。
雲計算技術上的實現,需要虛擬化、平行計算、效用計算、網路儲存和負載均衡等技術。
其中,資料儲存是雲平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雲計算系統修建資料中心存放物理裝置以外,還需儲存大規模的資料,比如使用者資料、系統資料和網際網路資料等。雲儲存的目標是將儲存資源變得更加方便人們的使用。
主要分為公有雲和私有雲。但私有雲相對來說發展速度較快,其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安全性。私有雲相比公有雲來說,資料安全性會更高。
服務可靠性。公有雲可能會因為資源、網路等問題出現超負載或宕機的情況,而私有雲作為公司或企業的定製雲服務,相對來說能夠較為穩定。
服務的部署方案
簡單考慮一下問題。設計乙個**來提供http、mysql和ftp三種服務,如何進行部署更為最優呢?
方案1:簡單部署
將所有的服務集中到一台主機當中。優點是開發、除錯簡單。但是缺點更加明顯:
安全問題。當主機出現安全問題時,所有的服務都會受到影響。
可靠性。伺服器宕機,所有服務都會不可用。
擴充套件難度。
服務成本。需要同時兼顧服務,os和硬體的維護操作,成本較高。
方案2:分布式服務部署
採用三種型別的伺服器分別進行上述三種服務的搭建,相當於每個主機只執行一種服務。方案1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了保證,但擴充套件難度(隨時間變化的需求使得伺服器容易出現資源閒置,無法實現動態調整)、部署難度(分布式系統的複雜性使得部署較為麻煩)和維護難度(出現問題,修復過程緩慢)會提高。
方案3:基於虛擬化的服務部署
將服務部署到虛擬機器上,通過虛擬機器管理軟體(hypervisor)來進行管理。但是需要考慮效能損失的問題,因此需要考慮部署到虛擬機器上時,帶來的便利性是否勝過效能的損失,以及效能的損失是否在可接受範圍之內。
此種部署方案使得整個系統不直接依賴底層物理伺服器,而直接依賴虛擬機器,使得它不僅繼承了分布式的優點,而且解決了分布式部署方案的缺點。
從上述方案可以看出,整個系統可以被分為三層,分別為物理層、虛擬機器管理軟體層和服務軟體管理層,每層都可以對應相應的人員來進行管理維護,職能更加專一。
但是該方案依舊有不足之處。那就是當伺服器和虛擬機器的數量不斷公升高時,直接基於hypervisor的管理方式就不太適合了,因為人工處理大量的事務,不僅繁瑣,而且容易出現錯誤。
方案4:雲計算的服務部署
雲計算的方式就是為了解決方案3的不足之處。使用雲計算的虛擬機器管理,可以輕鬆實現對虛擬機器資源的分配、**等。同時,雲計算還包含了對儲存、網路和cpu資源的管理。
因此,整個系統結構就變成了如下三層:物理伺服器、雲計算系統、應用服務。
而對應與上述三層結構,也就出現了著名的雲計算三層機構模型,分別為iaas(基礎設施及服務)、paas(平台即服務)和saas(軟體即服務)。
上述模型的優點主要為:
資源的管理和有效利用。
快速部署中間服務。
加速網際網路應用開發。
雲計算概述
雲計算 cloud computing google首席執行官埃里克 施密特 eric schmidt 是在2006年提出 雲計算 的概念的 第一次變革,第二次變革,第三次變革,本世紀初,計算機技術發展經歷了三次重大變革 更新快,公升級快,資料量高速增長,處理能力不足 大量閒置資源等 雲計算實現資源...
雲計算概述
雲計算 cloud computing 是一種基於網際網路的超級計算模式,在遠端的資料中心裡,成千上萬臺電腦和伺服器連線成一片電腦雲。因此,雲計算甚至可以讓你體驗每秒 10萬億次的運算能力,擁有這麼強大的計算能力可以模擬核 氣候變化和市場發展趨勢。使用者通過電腦 筆記本 手機等方式接入資料中心,按自...
雲計算概述
雲計算 英語 cloud computing 是一種基於網際網路的計算方式,通過這種方式,共享的軟硬體資源和資訊可以按需求提供給計算機各種終端和其他裝置。雲計算描述了一種基於網際網路的新的it服務增加 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過網際網路來提供動態易擴充套件而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一 特徵 雲計算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