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自然觀

2021-08-20 12:21:39 字數 1377 閱讀 4042

生態自然觀

人與自然的關係是自古以來哲學的永恆話題。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人類社會的進步,特別是近年以來,自然生態環境的惡化所引起的人類生存的危機,要求人們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係。人類是自然界發展到高階階段的產物。人類一方面要認識自然,受自然的支配;另一方面又要能動的支配自然、改造自然,力爭做自然的主人,於是就形成了人與自然的矛盾關係。從自然支配人、人是自然的奴隸的採集漁獵時代到原始農業的產生,人從自然的奴隸逐漸成為自然的主人,出現產業革命即創造農業生態系統、農業文明和創造工業生態系統的工業文明時期,人類與自然抗爭,並逐漸取得對自然的支配地位。現代生產活動從根本上改變了原始的自然生態環境系統,引起了人與自然的尖銳對立,時至今日,才認識到人既不是自然的奴隸也不是自然的主人,而是共存共榮的夥伴關係。

我國最大的生態環境問題是自然生態的惡化,這源於人們思想觀念和行為的偏差。由於近代「人類中心主義」的產生和主導地位的形成,把人類看成為超自然的存在體,傲然凌駕於自然之上,將人與自然之間視「對立、對手、對抗」的關係。在這種思想的主導下,人類完全以自己的需要為軸心去對待自然,任意地,無節制地向自然索取,造成了對自然的極大破壞,導致了生態危機。今天,我們必須進行嚴肅的反思,建立起新的生態自然觀:人是自然長期進化的產物,是自然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生物屬性,受生物學規律的制約;人類的生存離不開自然,他必須從自然獲得生活的資源,時刻與自然進行著物質和能量交換;人與自然是乙個相互作用,相互影響、高度相關的統一體,如果我們傷害了自然,就是傷害人類自己;人類必須跟 自然「共生、共存、共榮」和諧相處,人類又是智慧型生物,應該以自己的智慧型去促進和維護自然的穩定,自覺成為人與自然和諧的調節者,使人類與自然共同進化協調發展。  

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念是:肯定人是自然界的相對主體,人類的社會經濟必須繼續向前發展。同時,要清醒認識自然界的客觀規律和自然資源的有限性,努力做到在與自然和諧共處中,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人類社會是在認識、利用、改造和適應自然的過程中不斷發展的,人與自然和諧的歷史演變是乙個從和諧到失衡,再到新的和諧的螺旋式上公升過程。

人與自然的關係因人的活動而遭受破壞,亦可由人的活動來協調。而協調人與自然關係就需要改變人們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使人們建立起尊重自然、減少浪費、保護生物圈的新的發展觀、價值觀和自然觀。建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文明,是一種崇高的社會理想,也是一項艱鉅、持久的挑戰性工作。在新世紀,我們要把這種理想作為指引經濟社會發展的燈塔,積極探索,大膽實踐,不斷推陳出新,實現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新飛躍。

生態自然觀是可持續發展的指導觀念和哲學基礎,是可持續發展思想的出發點和邏輯起點。生態自然觀要求將人與人的倫理關係擴充套件到人與一切生命之間,把自然也作為人類道德的物件,這是實踐可持續發展的道德基礎。隨著經濟、社會、科技和文化的發展,我們必將越來越加深對人與自然的研究與理解,越來越自覺而及時的調整人與自然的關係,走出一條符合國情的現代化道路,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建立新的人與自然和諧關係,使我國真正成為發達的世界強國。

自然 接納 內觀 為所當為

自然是什麼,就是一切的存在。順其自然是什麼,就是不要去改變一切的存在,不要去阻止一切的存在。就如江河之水奔流向海,我們不要去逆之,也根本逆之不了,我們只是站在岸邊看著一江春水向東流而已。接納是什麼,就是承認,就是不改變什麼,就讓它如此。任何試圖改變什麼的,都不是接受。這仍如江河之水奔流向海,我們不要...

從助力智慧型交通看英特爾的物聯網生態觀

英特爾如何助力智慧型交通?近年來,打造智慧型城市正在全球範圍內形成浪潮,不僅歐美發達城市正在打造智慧型城市,在國內包括北上廣深等上百個城市也提出將要打造智慧型城市的計畫。而建設智慧型交通顯然成為打造智慧型城市的關鍵一步,因此智慧型交通也成為了各大物聯網廠商爭相競逐的重要市場。而作為國內不少物聯網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