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腦」指有機生命形式的腦或神經系統;「機」指處理或計算的裝置;「介面」指用於資訊交換的中介物;腦機介面(bci系統)可定義為人或動物腦與外部裝置間建立的用於資訊交換的連線通路
實現:訊號採集》訊號預處理》特徵提取》分類識別》反饋
訊號採集:採集eeg(腦電訊號),用於採集的bci系統分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兩種。侵入式bci需要將電極植入顱內,可以獲得具有高訊雜比的腦電訊號,但是具備很大的危險性;非侵入式bci具備無創特點,將電極置於被試者的頭皮,安全無損傷,但是易受到肌電訊號和眼電訊號,訊雜比較低;根據實際情況,目前研究主要採用非侵入式bci。
訊號預處理:主要指濾波,包括對訊號進行時域、空域、頻域等進行濾波,目的是減少訊號中的偽跡與干擾,降低雜訊對腦電訊號的影響,提公升與受試者思維活動任務相關的腦電訊號的佔比,以便進行後續分析。
特徵提取:是bci技術最為關鍵的部分,對預處理的腦電訊號進行時、空、頻域的分析,將原始腦電訊號不易被觀察和檢測的特徵提取出來,以供分類器學習和分類,特徵提取方法包括fft、小波變換以及功率譜估計等。
分類識別:是bci技術另一項重要組成部分,分析提取的訊號特徵進行分類器的構建,再使用分類器對不同類別的腦電訊號進行分類,將其轉化為控制命令輸出給控制器,分類方法有knn分類器、線性判別分類器、fisher分類器、支援向量機和bp神經網路等。
腦電訊號
腦電訊號分為自發性和誘發性兩種,自發性eeg是在沒有特定外界刺激的情況下大腦皮層的神經元自發性的進行電活動;誘發性eeg指由感官刺激引起的大腦皮層某一區域的電位的節律性變化。
自發性的eeg變化範圍一般在1-30hz之間,一般根據頻率分為4個波段:
delta波:0.5-4hz,一般在大腦皮層的額葉和枕葉出現,振幅為20-150uv,只有在極度疲乏、器官病變或者深度睡眠的情況下才會出現;
theta波:4-8hz,一般在大腦皮層的額葉和頂葉出現,振幅為20-150uv,正常人在疲倦或缺氧時可以產生,精神類疾病患者也可以檢測到該波;
alpha波:8-13hz,一般在大腦皮層的枕骨區出現,振幅為20-200uv,人在精神放鬆狀態並且閉眼時可以檢測到該節律,睜眼時消失,一般將其作為人睜眼閉眼的依據;
beta波:14-30hz,一般在大腦皮層的枕骨區出現,振幅為5-20uv,醫學上一般認為在人受到驚嚇或高度緊張狀態時出現,該節律與事件相關電位聯絡緊密,在bci系統的研究中佔據著重要地位;
此外,u波在關於運動想象思維任務的bci研究中佔據著重要地位,該節律主要出現在大腦的運動感覺皮層,頻率範圍是8-12hz,與人的軀體運動有著密切關係。
研究難點:
第一,系統的穩定性和抗噪能力
第二,實時性及分類的正確率
css 運動背景
css 運動背景 原理 animation name bgmove animation duration 100s animation timing function linear animation delay 0 animation iteration count infinite animat...
運動背景下的運動目標檢測
各種目標檢測方法介紹 懶人可以直接略過 目標檢測是乙個老話題了,在很多演算法當中都有它的身影。目標檢測要做的就兩件事 檢測當前中有沒有目標?如果有的話,在哪?按照先驗知識和背景運動來劃分的話,目標檢測方法大概可以分為兩大類 第一,已知目標的先驗知識。在這種情況下檢測目標有兩類方法,第一類方法是用目標...
運動目標檢測 背景減法
一 原理 背景減法 background subtraction 是當前運動目標檢測技術中應用較為廣泛的一類方法,它的基本思想和幀間差分法相類似,都是利用不同影象的差分運算提取目標區域。不過與幀間差分法不同的是,背景減法不是將當前幀影象與相鄰幀影象相減,而是將當前幀影象與乙個不斷更新的背景模型相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