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們對業務併發使用者數的定義,這500就是整個系統使用時最大的業務併發使用者數。當然,500這個數值只是表明在最高峰時刻有500個使用者登入了系統,並不表示實際伺服器承受的壓力。因為伺服器承受的壓力還與具體的使用者訪問模式相關。例如,在這500個「同時使用系統」的使用者中,考察某乙個時間點,在這個時間上,假設其中40%的使用者在較有興致地看系統公告(注意:「看」這個動作是不會對服務端產生任何負擔的),20%的使用者在填寫複雜的**(對使用者填寫的**來說,只有在「提交」的時刻才會向服務端傳送請求,填寫過程是不對服務端構成壓力的),20%部分使用者在發呆(也就是什麼也沒有做),剩下的20%使用者在不停地從乙個頁面跳轉到另乙個頁面——在這種場景下,可以說,只有20%的使用者真正對伺服器構成了壓力。因此,從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伺服器實際承受的壓力不只取決於業務併發使用者數,還取決於使用者的業務場景。
在實際的效能測試工作中,測試人員一般比較關心的是業務併發使用者數,也就是從業務角度關注究竟應該設定多少個併發數比較合理,因此,在後面的討論中,也是主要針對業務併發使用者數進行討論,而且,為了方便,直接將業務併發使用者數稱為併發使用者數。
(1) 計算平均的併發使用者數: c = nl/t
(2) 併發使用者數峰值: c』 ≈ c+3根號c
公式(1)中,c是平均的併發使用者數;n是login session的數量;l是login session的平均長度;t指考察的時間段長度。
公式(2)則給出了併發使用者數峰值的計算方式中,其中,c』指併發使用者數的峰值,c就是公式(1)中得到的平均的併發使用者數。該公式的得出是假設使用者的login session產生符合泊松分布而估算得到的。
例項: 假設有乙個oa系統,該系統有3000個使用者,平均每天大約有400個使用者要訪問該系統,對乙個典型使用者來說,一天之內使用者從登入到退出該系統的平均時間為4小時,在一天的時間內,使用者只在8小時內使用該系統。
則根據公式(1)和公式(2),可以得到:
c = 400*4/8 = 200
c』≈200+3*根號200 = 242
f=vu * r / t
其中f為吞吐量,vu表示虛擬使用者個數,r表示每個虛擬使用者發出的請求數,t表示效能測試所用的時間
r = t / ts
ts為使用者思考時間
計算思考時間的一般步驟:
a、 首先計算出系統的併發使用者數
c=nl / t
f=r×c
b、 統計出系統平均的吞吐量
f=vu * r / t r×c = vu * r / t
c、 統計出平均每個使用者發出的請求數量
r=u*c*t/vu
d、根據公式計算出思考時間
ts=t/r
缺陷檢測有效性百分比dde=tdft/(tdfc+tdft)×100%
其中:tdft=測試過程中發現的全部缺陷(即由測試組發現的),tdfc=客戶發現的全部缺陷(在版本交付後乙個標準點開始測量,如,半年以後)
系統的平均併發使用者數和併發數峰值如何估算
一 經典公式1 一般來說,利用以下經驗公式進行估算系統的平均併發使用者數和峰值資料 1 平均併發使用者數為 c nl t 2 併發使用者數峰值 c c 3 根號c c是平均併發使用者數,n是login session的數量,l是login session的平均長度,t是值考察的時間長度 c 是併發使...
系統的平均併發使用者數和併發數峰值如何估算
一 經典公式1 一般來說,利用以下經驗公式進行估算系統的平均併發使用者數和峰值資料 1 平均併發使用者數為 c nl t 2 併發使用者數峰值 c c 3 根號c c是平均併發使用者數,n是login session的數量,l是login session的平均長度,t是值考察的時間長度 c 是併發使...
系統的平均併發使用者數和併發數峰值如何估算
一 經典公式1 一般來說,利用以下經驗公式進行估算系統的平均併發使用者數和峰值資料 1 平均併發使用者數為 c nl t 2 併發使用者數峰值 c c 3 根號c c是平均併發使用者數,n是login session的數量,l是login session的平均長度,t是值考察的時間長度 c 是併發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