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4網路使用32位位址,以點分十進位制表示,如192.168.0.0。位址格式為:ip位址=網路位址+主機位址 或 ip位址=網路位址+子網位址+主機位址。
最初設計網際網路絡時,為了便於定址以及層次化構造網路,每個ip位址包括兩個標識碼(id),即網路id和主機id。同乙個物理網路上的所有主機都使用同乙個網路id,網路上的乙個主機(包括網路上工作站,伺服器和路由器等)有乙個主機id與其對應。ip位址根據網路id的不同分為5種型別,a類位址、b類位址、c類位址、d類位址和e類位址。如下圖所示
目前,只有型別 a、b、c 用於商業用途。通常情況下,判斷乙個 ip 是屬於哪種網路,只需要看首位元組的大小,按照上表對比判斷即可。如:
166.111.4.129 為 b 類網路(清華)。
202.112.93.51 為 c 類網路(師大)。
4.10.255.38 為 a 類網路(cisco公司)。
子網掩碼不能單獨存在,它必須結合ip位址一起使用。子網掩碼只有乙個作用,就是將某個ip位址劃分成網路位址和主機位址兩部分。
子網掩碼的設定必須遵循一定的規則。與ip位址相同,子網掩碼的長度也是32位,左邊是網路位,用二進位制數字「1」表示;右邊是主機位,用二進位制數字「0」表示。其中,「1」有24個,代表與此相對應的ip位址左邊24位是網路號;「0」有8個,代表與此相對應的ip位址右邊8位是主機號。這樣,子網掩碼就確定了乙個ip位址的32位二進位制數字中哪些是網路號、哪些是主機號。這對於採用tcp/ip協議的網路來說非常重要,只有通過子網掩碼,才能表明一台主機所在的子網與其他子網的關係,使網路正常工作。
ip位址的子網掩碼設定不是任意的。如果將子網掩碼設定過大,也就是說子網範圍擴大,那麼,根據子網尋徑規則,很可能發往和本地機不在同一子網內的目的機的資料,會因為錯誤的判斷而認為目的機是在同一子網內,那麼,資料報將在本子網內迴圈,直到超時並拋棄,使資料不能正確到達目的機,導致網路傳輸錯誤;如果將子網掩碼設定得過小,那麼就會將本來屬於同一子網內的機器之間的通訊當做是跨子網傳輸,資料報都交給預設閘道器處理,這樣勢必增加預設閘道器的負擔,造成網路效率下降。因此,子網掩碼應該根據網路的規模進行設定。 如果乙個網路的規模不超過254臺電腦,採用「255.255.255.0」作為子網掩碼就可以了,現在大多數區域網都不會超過這個數字,因此「255.255.255.0」是最常用的ip位址子網掩碼。
計算IP位址及子網掩碼
首先談談何為子網掩碼 子網掩碼 遮蔽乙個ip位址的網路部分的 全1 位元模式。對於a類位址來說,預設的子網掩碼是255.0.0.0 對於b類位址來說預設的子網掩碼是255.255.0.0 對於c類位址來說預設的子網掩碼是255.255.255.0。利用子網掩碼可以把大的網路劃分成子網,即vlsm 可...
ip位址及子網掩碼換算
一 ip 位址 是由四個0 255的數字組成,即0.0.0.0 32個0 到255.255.255.255 32個1 數字0,1表示 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255.255.255.255 11111111.11111111.11111...
IP位址及子網掩碼計算
1 網路位址 2 廣播位址 3 位址範圍 4 本網有幾台主機 一 分步驟計算 1 將ip位址和子網掩碼換算為二進位制,子網掩碼連續全1的是網路位址,後面的是主機位址。虛線前為網路位址,虛線後為主機位址 2 ip位址和子網掩碼進行與運算,結果是網路位址 3 將上面的網路位址中的網路位址部分不變,主機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