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圖書館發現了一本由吳軍博士寫著的《數學之美》,翻閱完畢後感覺大受啟發,便將他另著的《浪潮之巔》與《大學之路》也一併借了過來。本文是對《大學之路》一書的觀後感,同時藉此回顧了自己兩年半的大學生活。希望能給後來者一些啟示,少走我走過的一些彎路。
以下是正文:
我的家鄉是坐落在江西東北部的乙個小縣城,自打我記事起家裡的長輩便一直對我說「要認真讀書,將來考乙個好的大學,這樣才能在出來後不用幹辛苦的體力活」,因此在小時候的我的想象中大學應該是乙個學習高科技知識的場所,畢業後可以利用高科技知識掙大錢。後來上了學,逐漸了解到學校教授的知識並不都和高科技有關,還有政治、歷史、地理這些與科技完全搭不上邊但也並不是完全無用的常識性的知識,因此在我的認知中對大學的定義又追加了大學是乙個讀書明理,使人不致於上當受騙的地方。可是現在,已經上了兩年大學的我發現它並不是乙個畢業後可以掙大錢的地方,在新聞報道中畢業後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生比比皆是。同樣地我發現它似乎也不是乙個可以教人不會上當受騙的地方,無腦**網路中一些具有煽動性情緒言論的同學甚至是老師也大有人在。至此,大學究竟是乙個怎樣的地方?大學生活應該怎樣度過?成為了兩年多來我一直思索的問題,在閱讀完吳軍博士寫著的《大學之路》後,我有了一些比較明晰的答案。
一、 什麼樣的大學是好大學?
俞敏洪認為大學之道應該「以良知、理性和仁愛為經,以知識、科技、創新為緯,造就面向未來的人才」,其以成功人士自居大灌特灌雞湯的為人與新東方模板化的教育體制我一直都很討厭,但對這一句話我十分認同。一方面看到中國的政治干預學術,使得學生普遍缺乏批判性思維;另一方面,自己大一大二時也曾一度盲目愛國迷信各種權威,現在想起來覺得很是羞愧,因為未經檢驗,任由別人的觀點在自己腦子裡亂跑是極其危險的,任何乙個受過嚴謹邏輯訓練的大學生不應是這個樣子。
回到書中,作者在考查了哈佛、mit、斯坦福等世界一流大學後給出了如下觀點「一所好的大學,應該扮演四個角色。首先,他是培養人才的地方,將那些有潛力有志向的年輕人培養成對未來社會有所貢獻的人;第二,它是乙個研究的中心,引領世界科技的發展,並且會對乙個國家、乙個地區產生積極正面的影響;第三,他是乙個新思想、新文化的發源地,能推動社會的進步;第四,它是年輕人的家,是他們度過人生最好時光的地方」
在中國,公認的好的大學通常在向學生灌輸知識這塊上做得不錯(吳軍說,他在清華也有這樣的感覺),而差的大學,則連這點也做不到。
大學在傳授知識這塊不行,直接原因在老師。作者認為專業課講得不錯的老師大概有兩類,第一類是即在這個領域有很高的造詣,又善於深入淺出把複雜問題講得簡單直白,這類老師即便在清華也很少;第二類老師是某一門課講了很多年,他們不斷思考如何改進上課的效果,並且營造乙個輕鬆的課堂環境,這類老師也很有限,結合過去兩年多經驗,在我所接觸的海大老師中這方面比較突出的是大二上學期教我們《微觀經濟學》的劉玲老師,因此該門課程是我在除了《高數》、《概率論》等數學科目外為數不多的取得滿績點的課程。
其實很多時候教學質量不高也並不完全是老師的原因,現在,大學對老師的評定嚴重偏向其成果易於量化的科研,因此很多老師即便自身有著很高的教學水平,但科研任務太重,也無法傾注太多時間在教學上。吳軍在書中說:「教授的專業水平高,未必就能保證其教學***,因為他不一定善於表達,或者未必善於把控課堂節奏,或者心思根本不在教學上。但是,教授的專業水平不高,課則一定教不好,用中國的老話講,就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的確如此。
二、 大學生涯應該怎樣度過?
因為自己本身就是個直到大三才意識到自己失敗的失敗人士,所以這個問題我並沒有資格給任何人建議或者答案,以下內容只是我的一些看法。
一些世界名校,比如哈佛與耶魯,不強調考試成績的重要,他們認為,培養學生的各種優秀品質更為重要,是為」通才教育"。所謂通才教育即是教育重心並不在於要求學生對某一學科掌握的深度而在於對所接觸學科的廣度,目的旨在培養出的學生能夠獲取良知並且在關鍵時刻表達出自己的觀點、有能力服務於社會,而不是為了獲取名譽或者賺大錢。當然採用與通才教育相對應的專才教育的名校也有很多,最著名的的莫過於麻省理工學院並且從畢業前十年的薪酬與影響力來看mit都明顯優於哈佛,但畢業十五年後哈佛畢業生的這兩項指標則將mit甩在後邊。
而我們中國的大學,基本上進行的是」專才教育」,並且把整個教育體制的考核指標全面量化了。
美國搞通才教育的不少私立大學本科不分專業,本科生的課程大部分由可以自己選擇的選修課組成,畢業後所有本科畢業生拿的都是同樣的學位,通常要到大三,學生才開始在校方和教授的引導下關注於不同的領域,向不同的方向發展,真正的專業教育,是在研究生階段開始的。
我們中國大學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
首先,高中生在報考大學時,其專業基本上都是由家長包辦,因為高中三年的高強度學習使得他們無暇分心尋找自己感興趣的專業,不過,隨著網路的普及,這個情況有所好轉,但仍有作弊端,即學生在填志願前只花了乙個月或者更少的時間便倉促決定了自己今後一生大致的方向。家長選倒也罷了,關鍵是家長多半也只是熟悉他自己從事的行業和領域,對其他行業和領域也是所知不多,只能」跟風」選,其實還是盲目,於是,造就了中國大學的所謂「熱門」專業,例如會計就被稱為「媽媽最喜歡的專業」,而這些專業的「熱門」,其實可能並非社會的真實需求,是相對扭曲的。在網路上,當前流行這種調侃:
條條大路通cs(computer science,計算機就業好,工資高,從業者多如過江之鯽),生物通條條大路(生物專業學生畢業出路堪憂,於是紛紛轉行)。在選專業這一塊我非常認可我們市場營銷系鐘科老師所說的「根據自己的興趣選專業」以及中山大學何云老師說的「諮詢目標專業專業人士的意見」。
咳咳,有點扯遠了。接下來繼續談一談大學生活應該怎樣過的問題。在書中,這一問題作者同樣並沒有直接給出自己的答案,而是引用了牛津大學的創立者紐曼在一次演講中說的一段話——
「先生們,如果讓我必須在那種由老師管著、選夠學分就能畢業的大學和那種沒有教授、考試,讓年輕人共同生活、互相學習三四年的大學(比如過去的幾十年裡牛津大學就是這麼做的)中選擇一種,我將毫不猶豫的選擇後者……為什麼呢?我是這樣想的:當許多聰明、求知慾強、富有同情心而又目光敏銳的年輕人聚在一起,即使沒有人教,他們也能互相學習。他們互相交流,了解到新的思想和看法,看到新鮮事物並且掌握獨到的行為判斷力。」
當然,紐曼培養人的出發點是訓練和塑造乙個年輕人,開闊他的視野,讓他能夠承擔起世俗的責任,成為更好的社會上的人,對全人類有益的人,能夠名垂青史的人。但看到這段話的同時我想起了在另一篇文章中看到的「乙個人的水平大約是與他交往最多的五個人的平均值」,這樣來看這句話似乎又有了新的含義,即你在大學裡的人際圈決定了你畢業時自身的水平。這是全書中最為觸動我的一點,沒有之一。
高考錄取結果出來後,我曾一度猶豫是否應該選擇回去復讀。一方面是自己高三一年確實不夠努力,另一方面則是出於對學歷的擔憂。在那個暑期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我都在思考「到底為什麼一定要上一所好大學呢?」在當今社會「學歷無用論」早已不再是新鮮事。比如,最顯而易見的是,當今很多商界精英、行業領袖都沒鑲過頂尖大學的金邊:馬雲,馬化騰,董明珠……更別提娛樂圈與文藝圈的一眾人生贏家了。而比爾蓋茨和馬克扎克伯格即使進了哈佛,也是在輟學之後才開創了各自的事業帝國。因此我最終做出了乙個現在來看後悔萬分的決定。
三、 後記
最後,引用吳軍博士在回顧自己大學生涯時的一段話作為結尾「教育是一輩子的事情,我們不必簡訊輸在起跑線上,因為世界上大部分人跑到一半就不會再跑了,這就給了我這樣的長跑者以機會」當然即便同樣是失敗,吳軍博士在清華的失敗也是我這種就讀於100本學校的學生難以企及的,他已經用自己的行動跑過了大多數人,而我還在剛剛起跑的路上……
就這些,背單詞去了
對教學模式,教育的一些思考
工作學些這麼多年了,驀然回首,發現很多在學乙個東西的時候,我都被深入而繁瑣的細節繞的雲裡霧裡,為了搞清這些細節窮盡精力,都未曾取得較好的效果。因為在糾纏這些細節的時候,已經迷失了方向,感覺到處都是重點,到處都是難點,有好多地方都抓不住,認為自己怎麼能掌握好,怎麼能學好,於是心底是否定自己掌握了這個東...
最近看的一些讀書一
c primer,c 標準庫,泛型程式設計與stl,設計模式,uml精粹,stl原始碼分析,敏捷軟體開發 原則 模式與實踐 以上是我近3個月來讀的一些書,下面談談讀書的體會。總想跟上時代的發展,這是程式設計師的普遍想法。作為c程式設計師,想公升級為c 程式設計師的想法由來已久。我有大概5年以上的c ...
我是一名程式設計師 關於IT行業的一些想法
我是一名程式設計師,每天在電腦面前工作十幾個小時,不知道是因為喜歡還是剛畢業年輕氣盛,就算坐到再晚,都感覺不到累。現在心裡沒想很多,就是抱著只要奮鬥就能撥開眼前的雲霧,讓前途一片光明的信念在奮鬥。我知道我可能生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裡。但是我認為只要在坐自己喜歡的事情,以後就不會後悔。這一路上,聽過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