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主題swift
自2023年6月的wwdc大會上由蘋果的大神chris lattner向我們首次展示swift至今已經大半年時間了,雖然絕大部分軟體公司**裡還都見不到一丁點swift的影子,但各路大牛早已紛紛已經對swift進行過各種挖掘了。 我總結下我的看法。主要是給還沒仔細研究swift的好奇的oc攻城獅看
1.swift句尾不需要分號 ,除非你想在一行中寫三行**就加分號隔開。
2.swift不要寫main函式 ,程式預設從上往下執行
3.swift不分.h和.m檔案 ,乙個類只有.swift乙個檔案
4.swift不在有位址的概念
5.swift資料型別都會自動判斷 , 只區分變數var 和常量let
6.強制轉換格式反過來了 oc強**(int)a swift強**int(a)
7. 整數的資料型別可以通過 .min和.max獲得最大和最小值
8.定義型別的別名語法改變 oc:typedef int myint swift:typealias myint = int
9.swift的模除取餘運算子支援小數了 。 如 5%1.5 = 0.5
10.關於bool型別更加嚴格 ,swift不再是oc的非0就是真,而是true才是真false才是假
11.與第10點相聯絡的就是, swift的賦值運算子沒有返回值 。防止誤用「=」和「==」
12.swift可以多對多賦值 。 let(x,y) = (1,2)
13.swift的 迴圈語句中必須加{} 就算只有一行**也必須要加
14.swift的switch語句後面以前只能跟整數, 現在可以跟各種資料型別了 ,如浮點字串都行,並且裡面不用寫break,
如果不想要沒break的效果 即後面的都想執行 那就寫上關鍵字 fallthrough(注意:在fallthrough後面就不能再定義常量變數了)
a...b 表示 [a,b] 如3...5 就是範圍取3,4,5
a..可以直接寫在 for-in 迴圈中,或者if判斷中 如 for x in 0...5 {}
預設情況下,當你往乙個整型常量或變數賦於乙個它不能承載的大數時,swift不會讓你這麼幹的,它會報錯。這樣,在操作過大或過小的數的時候就很安全了。
var potentialoverflow = int16.max當然,你有意在溢位時對有效位進行截斷,你可採用溢位運算,而非錯誤處理。swfit為整型計算提供了5個&符號開頭的溢位運算子。// potentialoverflow 等於 32767, 這是 int16 能承載的最大整數
potentialoverflow += 1
// 出錯了
&+,&-,&*,&/,&%
這裡用上溢位做個舉例
var willoverflow = uint8.max大概原理是 進了一位 物極必反// willoverflow 等於uint8的最大整數 255
willoverflow = willoverflow &+ 1
// 這時候 willoverflow 等於 0
就是元組名是 point ,裡面有兩個元素x和y。 有點類似於結構體但是不是
想取出裡面的x的值賦值就是 point.x = 30 或者point.0 = 30 (注:元組裡面的許多元素可以看作有陣列的下標)
可以省略內部元素的名稱 var point = (15,20.2) 但是這樣的話,想取出值就只能用point.0 = 30 這一種方法了,因為人家沒有元素名了好吧。
也可以明確指定元組內每乙個元素的型別,假如那個20.2我不想要double型別 我想要是float型別。可以 var point = (int,string) = (15,20.2)
注意:元組名稱和型別不能共存 ,比如你指定型別了 後面就不可以再指定名稱了 var point = (int,string) = (x:15,y:20.2)
如果你想列印的話就寫println(point) 列印出來就是(10,20.2)
並且在初始化的時候也可以用下劃線省略不需要的元素 如 var point = (_ ,20.2);
switch point函式原來的格式是這樣(箭頭後面是返回值) func sum (num1:int,num2:int) -->int{}
呼叫時是 sum(20,20)
加外部引數名的話在方法呼叫時可讀性更好,是寫在原引數名的前面, 呼叫時也必須書寫
即 func sum(numone num1:int,numtwo num2:int) -->int{}
呼叫時寫 sum(numone:20,numbertwo:20)
如果覺得這樣有點麻煩,可以讓外部引數名和內部引數名一樣
就是 func sum (#num1:int,#num2:int) -->int{}
呼叫時寫 sum(num1:20,num2:20)
func addstudent (name:string,age:int = 20) -->string{}
設定了預設的年齡為20 所以再呼叫時只需要寫個名字
addstudent("james")
要注意的是,使用了預設引數值, 系統會自動生成乙個外部引數名。
想改名字也就要寫外部引數名了 即 addstudent("james",age:18)
在函式宣告時就用inout代替var 這樣以後可以在函式內部修改外面的值 類似於c語言的傳入指標
func change (inout num:int)得到的結果就是10var a = 20
change(&a)
(注意:寫了輸入輸出引數就不能再用預設函式值的語法了)
用輸入輸出引數,實現多個返回值功能
func sumandminus(num1:int,num2:int,inout sum:int,inout minus:int)var sum = 0 ,minus =0
sumandminus(20,5,∑,−)
swift與OC之間不得不知道的21點
自6月的wwdc大會上由蘋果的大神chris lattner向我們首次展示swift至今已經大半年時間了,雖然絕大部分軟體公司 裡還都見不到一丁點swift的影子,但各路大牛早已紛紛已經對swift進行過各種挖掘了。我總結下我的看法。主要是給還沒仔細研究swift的好奇的oc攻城獅看 1.swift...
swift與OC之間不得不知道的21點
自6月的wwdc大會上由蘋果的大神chris lattner向我們首次展示swift至今已經大半年時間了,雖然絕大部分軟體公司 裡還都見不到一丁點swift的影子,但各路大牛早已紛紛已經對swift進行過各種挖掘了。我總結下我的看法。主要是給還沒仔細研究swift的好奇的oc攻城獅看 1.swift...
不得不知道的補碼知識
無論什麼程式語言,其 最終都會被編譯解釋成計算機可讀取和執行的二進位制資料。其中,數字在二進位制資料中可劃分成原碼 補碼和反碼。原碼 數值前面增了一位符號位 例如 10 和 10 的二進位制表示如下 10 的原碼 0000 1010 10 的原碼 1000 1010其中,最高位表示符號位,0 表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