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模型,即開放式通訊系統互聯參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osi/rm,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是
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提出的乙個試圖使各種計算機在世界範圍內互連為網路的標準框架,簡稱osi。
osi網路模型按照其不同功能可以劃分為七層,如下圖所示
在osi模型中,通訊實體的對等層之間不允許直接通訊,各層之間是嚴格單向依賴,上層使用下層提供的服務(service user),下層向上層提供服務(service provider)。osi各層所使用協議如下:
osi網路模型是最為經典的網路模型,但是由於其結構過於複雜,我們常用的網路模型為tcp/ip模型,現在tcp/ip已經成為internet上通訊的工業標準,tcp/ip總共有四層結構應用層、傳輸層、網路層和網路介面:
應用層:各種服務及應用程式通過該層利用網路,常用協議:http,ftp,smtp
傳輸層:確認資料傳輸進行糾錯處理,常用協議:tcp udp
網路層:負責資料傳輸、路徑及位址選擇,常用協議:ip arp(位址解析協議)
網路介面:是針對不同物理網路的連線形式的協議:erthernet
下圖是tcp/ip與osi參考模型的對應關係:
為了標識通訊實體中進行通訊的程序,tcp/ip協議提出了協議埠(protocol port)的概念。埠是一種抽象的網路結構(包括一些資料結構和i/o緩衝區)。應用程式通過系統呼叫與某埠號建立連線後(binding),傳輸層傳給該埠的資料都被相應的程式接收,相應程式傳送給傳輸層的據都通過該埠輸出。
七層網路模型 OSI七層模型與TCP IP四層模型
計算機通訊和internet網路通訊的基本結構模型 各層的一些簡單介紹 重點 前四層的知識 第一層 物理層 physical 資料傳輸的介質 線纜,網絡卡 線纜,介面 資料傳輸速度 第二層 資料鏈路層 data link mac位址 第三層 網路層 network 三層的ip編址,路由的功能 第四層...
OSI七層模型與TCP IP模型
在網路上,乙個協議對應於管理系統之間如何相互通訊的規則。乙個協議族是一系列協同工作的協議的集合。osi模型和tcp ip模型是現在網路中常用的協議。應用層 為應用程式提供網路服務 表示層 資料格式化 加密 解密 會話層 建立 維護 管理會話的連線 傳輸層 建立 維護 管理端到端連線 網路層 ip定址...
OSI七層網路模型與TCP IP四層模型
1 osi七層結構圖 2 tcp ip四層結構圖 osi網路模型和tcp ip網路模型對應關係 如果有人問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 二層交換機工作在osi的第二層資料鏈路層,由於它們要對幀解碼並使用幀資訊將資料傳送到正確的接收方,所以它們是工作在資料鏈路層的。三層交換機是工作在osi的網路層,因為三層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