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因為工作需求,需要配置多系統引導,我選擇了grub2作為引導器。
配置時才發現grub2放棄了grub1時簡潔易上手的配置檔案menulist,採用了/boot/grub/grub.cfg 這個非常麻煩的檔案。
一開始的時候配置了半天,發現差不多了,grub-update一下,然後前面配的都被刷沒了。
覺得是命令用錯了。換成grub-update,又被刷沒了,才發現兩個命令是一樣的 - -
下面先說一下grub2的配置檔案更新策略吧,有三個地方用來記錄使用者配置:
1) /etc/default/grub
2)/etc/grub.d/
3) /boot/grub/grub.cfg
但是,官網不建議我們修改grub.cfg,因為每次執行update-grub時,會根據1)和目錄2)內包含的一系列配置檔案來生成 3),可能會把你手動修改的部分給刷掉。
所以我們僅需根據一定規則修改前兩個,然後執行update即可。
下面說一下前兩個檔案的配置方法:
1) /etc/default/grub
/etc/default/grub是乙個可以直接編輯的配置檔案,常用的配置網上搜一下就有,這裡就不贅述了。
這裡給出幾個網上其他教程沒有說明的,可能會用到的條目:
grub_disable_linux_uuid="true"
如果你不想在最終生成的grub.cfg中看到一大串煩人的uuid,你可以開啟它。
grub_disable_recovery="true"
如果你不想看到引導選單裡出現「*** --recovery mode」的多餘條目,那就開啟它。
grub_disable_os_prober="true"
如果你只想手動配置grub,不想讓它掃瞄所有分割槽自動作選單,就開啟它吧。
特別是工作原因需要經常切換核心的,自動掃瞄就沒什麼用了。
這兩條可以設定grub2的圖形背景,非常nb的功能。
不過我雖然配置了1080p的解析度,實際顯示卻達不到,可能是有解析度限制吧。
更多的配置可以用命令檢視
info -f grub -n '****** configuration'
2)/etc/grub.d/
/etc/grub.d/目錄內預設有這些檔案:
00_header 10_linux 20_memtest86+ 40_custom
05_debian_theme 10_lupin 30_os-prober 41_custom
06_mint_theme 20_linux_xen 30_uefi-firmware readme
先不要被嚇到,其實我們一般需要配置的沒有幾個,這些都是update-grub會自動執行並將結果輸出到grub.cfg檔案的一些指令碼。
這部分網上都能找到詳細教程,這裡我只列出我的一些配置經驗。
00:不用管,只是一些預設配置。
05:一些外觀配置,可以在這裡更改選單字型顏色blablabla。
10:自動新增當前root分割槽的引導項,我的理解就是你安裝grub2的系統的引導項,不對請指正。
可以不用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boot下有多個核心映像,它會優先選擇版本號最高的那個。
40:自定義新增的一些引導項都丟在這裡就可以了。
最後update-grub再重啟就可以了。
有興趣的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Grub2 在優盤中安裝Grub2
下面介紹linux下將優盤。安裝mbr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安裝到磁碟,即mbr,一種是安裝到分割槽,也就成了pbr。mbr會被bios識別,pbr要通過mbr來引導進入。首先使用fdisk查詢到對應分割槽,例如 dev sdb2 mount dev sdb2 mnt grub2 install roo...
Grub2 製作UEFI版本Grub2引導
首先要從grub官網下在grub2,grub2中包含所有grub2相關的命令,可以用來生成grub2引導,這裡著重介紹製作uefi版本的grub2 uefi啟動是fat fat32分割槽 efi boot bootia32.efi或者 efi boot bootx64.efi,然後程序由uefi交給...
grub2崩潰恢復
grub2在mbr下,向後占用了大約50個扇區,實現了乙個小的resume 命令列,這個命令列,可以列各分割槽的檔案目錄,載入擴充套件命令模組,當grub2不能找到 boot grub 的檔案時,就會進入這個 resume 命令列狀態,booting from hard disk.grub 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