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需要物聯網和大資料?

2021-06-19 22:03:33 字數 1370 閱讀 6514

一批產品,裝配過程中,發現裝配很慢。一開始想辦法提高裝配速度,但是發現究其原因是元件間的尺寸造成裝配人員,裝配過程消耗時間。由於,外殼,連線線,電池,以及電路板之間尺寸的配合有問題,使他們不能很順利的完成一次裝配。單獨來看,每乙個元件都是完好的,都是沒有問題的。但問題就是它們之間,不能彼此配合很好。問題本源在於,設計時沒有考慮到彼此間的協作。此時要求裝配人員提高裝配速度,只能是揚湯止沸,而不是釜底抽薪。

就像在模擬電路中,每一級單獨來看都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當級聯的時候,前一級的輸出阻抗與後一級電路的輸入阻抗之間的配合,前一級輸出與下一級輸入之間耦合方式的選擇,都會直接影響最後的輸出結果達不到要求。要保證這個模擬電路,各個模組組合在一起也能得到預期的結果,就要在每乙個模組再設計的時候,都考慮如何與前後級的連線與耦合,還要考慮整體使用的電源情況,是否適合每一級模組。還要注意,因為組合起來之後,電源線長了,地線長了,各個模組的對地阻抗是否一致(同樣於模組內部),各個模組各自的干擾是否會在級聯後影響其他模組的正常工作。電源去耦,接地處理,干擾處理,都要在設計每乙個模組的時候考慮,而不能在級聯後再去考慮,那樣會造成除錯更加難以處理。

同樣的也發生在,軟體整合中。每乙個軟體模組在設計之初,都會首先設計和其他模組的介面,以及一些通訊方式。如果設計之初沒有介面間的介面設計,沒有模組間通訊方式的確定。那麼設計出來的各個模組,雖然各自工作看似都沒有問題,但是它們在一起工作的時卻是一團亂麻,得不到正確的輸出,甚至於得到錯誤的結果。單看每個模組設計而言,都是十分好的。但是彼此間不能配合,卻也注定了它們只能孤芳自賞(unix設計哲學——小即是美。但,彼此間的通訊是前提)。

產品與產品間的配合也是如此。所以,晶元與晶元之間,有了ttl電平標準,有了coms電平標準,有了lvds;移動通訊,有了gsm通訊標準,有了3g標準,有了4g標準,有了藍芽標準,有了zigbee標準,有了wifi標準;網際網路,

有了tcp/ip標準……

人與人之間的語言,亦是如此。如果沒有語言,每乙個人也只是單一的個體,而沒有社會。

乙個部分單一的作用十分有限,但是如果它成為乙個整體的一部分,雖然只是整體的一小部分,它卻影響了整個整體。通訊,讓每一部分將自身的資訊傳播出去。而每一部分的資訊匯聚在一起,構成了乙個整體的巨大資訊池。由量變引起質變。

區域性的資訊,奠定了區域性存在的意義。通訊,構建了整體的資訊池。

大資料在於對整體的資訊池進行分析,但是網路提供了資訊匯聚構建整體資訊池的可能。

資訊的匯聚,構建的資訊池的價值遠遠大於資訊在區域性資訊點的價值,也會產生資訊在區域性所能達不到的效果,相當於量變引起質變。

這應該是大資料,有價值的所在。當網際網路已經成熟,分析網際網路上的資料,已經成為可能。但是,如何對現實世界進行分析,則需要一套通訊方式,將物理世界區域性的資訊傳入已經成熟的網際網路,並形成乙個新的網路,構建乙個現實世界的資訊池。而物聯網,就是這個新的網路。

一切,源於資訊,成於通訊,終於分析。

什麼是物聯網,變成物聯網,需要幾個步驟?

何為物聯網 internet of things 即物物相聯而變成的網路,是利用射頻識別 紅外感測器 雷射掃瞄器 全球定位系統等資訊感知裝置和技能,將所有物品與網際網路聯合起來,變成乙個可對任何物品進行識別 跟蹤 監控和管lide巨型智慧型網路 物聯網也被稱為感測網,比爾 蓋茨早在1995年的 未來...

物聯網 大資料和人工智慧,為什麼總是「抱團出現」?

作者 陳楓 蔣馨怡 讀芯術 表弟,00後,剛上大學的青年才俊,21世紀電子產品消費主力軍,新科技的狂熱愛好者。前兩天華為mate 20 x 5g版首發,他聯合全家七大姑八大姨幫搶新機。就算明年5g機鐵定降價也擋不住他要 搶頭柱香 的熱情。10 08,全家各大平台聚精會神拼手速,就那麼老眼昏花般的一秒...

認識物聯網系列 物聯網與雲計算 大資料

物聯網與雲計算 全球資料和資訊服務企業ihs報告稱,到2030年,將有1250億台連網裝置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物聯網的規模正在變得越來越大。在解決了效率與計算問題之後,人們漸漸發現這個能力也可以提供給外部使用,因此就出現了公共雲計算 把計算機的計算能力直接放在網上賣出去。雲計算相當於人的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