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月的一期《南方周末》上有這樣一篇報道,標題為——「父母皆禍害?」這個驚悚的名字來自豆瓣網乙個小組的組名,該小組的組員都是些與父母關係不佳的孩子,以80後、90後居多,小組簡介如下:
反對不是目的,而是一種積極手段,
為的是個人向社會化進一步發展,達到自身素質的完善。
我們不是不盡孝道,我們只想生活的更好。
在孝敬的前提下,抵禦腐朽、無知、無理取鬧父母的束縛和戕害。
這一點需要技巧,我們共同**。
在這個討論組裡,帖子的主題幾乎都是對他們父母的抱怨、痛斥,互相傾訴自己的苦難成長史,交流對付父母的辦法……看去觸目驚心,非常震動。在《南方周末》報道此事後,我也出於好奇去看了這個小組,瀏覽了一些帖子,不禁感慨大千世界果真無奇不有。有很多父母不是在教孩子,而是徹底的在毀孩子。順帶讓我想起前些天看到的乙個熱貼——手把手教你如何毀掉乙個孩子。而中國的很多父母,恰恰就是照著裡面的方法做的,比如拿自己孩子與別人家的比、命令孩子、當眾羞辱孩子等等,我想80後的我們幾乎人人都曾有過這樣的經歷吧,只是遭遇程度有所不同而已。
看這些帖子的時候,我就想起了曾經看過的一本書《媽媽是一盞明亮的燈》,內容就是成功人士談自己的母親。這也是中國社會的流行文化之一,認為每個成功人士的家長都是了不起的,包括那些教出了優秀孩子的家長也會四處宣傳自己的教子經。實事求是地說,對這種現象不能一味地推崇或完全否認,還是得辯證地看。就拿這本書來說,給我印象很深的是李開復的故事,他的媽媽確實與眾不同。
1、李開復的媽媽在42歲高齡孕育了他,當時很多人勸他媽媽放棄這個孩子,擔心生產的危險或孩子先天不足,但他媽媽堅定自信地生下了他。
2、李開復小時候非常頑皮,但他媽媽完全容忍並且欣賞這些。有次他為了多睡一會,將全家的鐘錶調慢了一小時,結果第二天媽媽上班遲到了。但他媽媽不但不生氣,反而認為非常有趣。
3、李媽媽總是和孩子打成一片。有個鄰居誇口說自己養了100條魚,李開復和哥哥姐姐都不信。於是有天趁著鄰居不在家,他們把鄰居的水池放乾,數數到底有多少魚。最後證實只有50多條。事後鄰居非常生氣,李媽媽一邊道歉一邊偷笑。其實,這整件事都是李媽媽親自策劃並帶著孩子們做的……
4、李開復上幼兒園時,沒幾天就膩煩了,回家說:「太無聊了,整天都是唱歌吃東西,老師教的東西太簡單了,我要上小學。」於是李媽媽讓他去參加私立小學考試,果真考了第一名,於是5歲的李開復提前就進入了小學。
5、李開復10歲時,他的大哥從美國回台灣探親,提到台灣的嚴格的教育抹殺了孩子的靈氣,提出讓李開復去美國念書。從來都接受傳統中國教育的李媽媽,聽從了這個建議,放手讓小小的李開復去了美國接受教育。
……
拋開李開復的成就不論,他媽媽這種開明有趣的教育方式,真的很值得讚賞,乙個能陪孩子玩樂、欣賞孩子的童真的媽媽(何況還是那樣大的年齡)實在太難得了。試問有幾個家長能做到呢?對比那些送孩子到網癮**中心的家長,簡直乙個天上,乙個地下,不對,應該說是地獄。明明是自己教育的失職,卻只怪是孩子不學好,甚至將孩子送到乙個陌生的「專家」手中去接受「**」,這是何等的愚昧!你們若是能陪孩子玩,聽孩子的要求,孩子又怎麼會沉溺於網路中呢?再說了,你們都不一定了解網路為何物,就忙著懲戒孩子,真是不可理喻。
但李開復的媽媽也和很多典型的中國家長一樣,對孩子要求很嚴,學習一定要好,甚至每件事都要做到最好的程度;考試成績差了會拿竹板打。這些我覺得就不一定要借鑑了,對孩子沒必要那麼嚴厲啦~中國的傳統教育理念已經很約束孩子的天性了,還是讓孩子成長得更自由更快樂些吧,學習成績差不多就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也不是一定要像李開復那樣才幸福快樂呀,對吧!
李開復的媽媽是怎樣教育孩子的
今年七月的一期 南方周末 上有這樣一篇報道,標題為 父母皆禍害?這個驚悚的名字來自豆瓣網乙個小組的組名,該小組的組員都是些與父母關係不佳的孩子,以80後 90後居多,小組簡介如下 反對不是目的,而是一種積極手段,為的是個人向社會化進一步發展,達到自身素質的完善。我們不是不盡孝道,我們只想生活的更好。...
李開復的媽媽是怎樣教育孩子的
今年七月的一期 南方周末 上有這樣一篇報道,標題為 父母皆禍害?這個驚悚的名字來自豆瓣網乙個小組的組名,該小組的組員都是些與父母關係不佳的孩子,以80後 90後居多,小組簡介如下 反對不是目的,而是一種積極手段,為的是個人向社會化進一步發展,達到自身素質的完善。我們不是不盡孝道,我們只想生活的更好。...
孩子快抓緊媽媽的手
孩子快抓緊媽媽的手 為 死去的孩子們而作 感謝作者 孩子,快 抓緊媽媽的手 去天堂的路 太黑了 媽媽怕你 碰了頭 快 抓緊媽媽的手 讓媽媽陪你走 媽媽 怕 天堂的路 太黑 我看不見你的手 自從 倒塌的牆 把陽光奪走 我再也看不見 你柔情的眸 孩子 你走吧 前面的路 再也沒有憂愁 沒有讀不完的課本 和...